一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386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包括:具有前端及后端的可弯曲本体;置于可弯曲本体一端并异于所述可弯曲本体截面积的变径段;位于所述可弯曲本体另一端并用于紧固所述变径段的空间;所述变径段插入所述空间后则可弯曲本体与变径段共同形成能够环绕于食管上的封闭牵引环。本装置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外套于食管上,然后将本装置从胸部切口推送至颈部切口,再从颈部切口借助本装置将食管牵引至体外,进而大幅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手术时间。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对食管癌的病因、病理、临床以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现,食管癌的多中心起源已经被确认,为了避免食管癌切除术后残端癌的阳性发生率,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对食管癌患者应采用全食管胸段切除,经食管床全胃移植,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将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即可获得足够的食管切除长度,又可较彻底清除位于颈、胸、腹的各组淋巴结,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提高远期治疗效果。因此,本术式已逐步取代胸内吻合,目前已成为治疗胸中、上段食管癌以及部分胸下段食管癌的标准术式。
[0003]图1是纵隔左侧面附图,图2是上纵隔横断面示意图。由图1和图2能够看出,食管是位于咽和胃之间的肌性管道,为消化道中最狭窄的部分。目前在临床上,将食管分为食管颈段和胸段两部分。食管颈段短且深,位于颈椎前面,与颈椎之间只有一层易于解离的疏松脂肪组织。食管前面与气管关系十分密切,两者之间借肌纤维束相连,无血管走行易于游离。
[0004]如图1所示,经左胸入路的食管癌手术中,胸上段食管即位于上纵隔区域的食管段,由于受到特殊解剖的限制,基本被胸主动脉弓及分支血管、神经及纵隔组织等结构遮挡,前侧紧贴气管,且胸顶部空间狭小,直视下游离是比较困难的,且该区域的食管胃吻合难度也较大,往往需要术者在直视游离胸中段食管后,采用紧贴食管壁钝性游离的方法,游离胸上段食管达到胸锁关节平面,而这个区域恰好位于胸部和颈部交界的区域,是手术者游离的盲区,经胸部切口是看不到的,采用经颈部切口游离也很难深达该交界区域,将食管从颈部深层间隙自气管后方牵引至切口外的过程中,若食管周边游离不充分,仍有营养血管支、神经分支以及纤维条索样结构相连,颈部想牵出食管来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术者很好的评估食管胸段游离的程度及游离的平面,无疑手术存在一定的难度。
[0005]在进行食管癌颈部的手术过程中,难度相对较大的部分就是将食管从颈部深层间隙牵引至切口外,其具体原因为:
[0006]食管的直径约为1.5_2cm,受解剖结构限制,在颈部游离食管时,往往需要术者用手指环绕食管全周钝性分离而后从食管床牵拉出食管,操作过程比较费力。且食管在体内的深度较深。
[0007]若采用器械牵引,极易撕裂食管肌层,且反复分离、揉搓、勾拉食管,破坏食管血运,影响到后续的食管胃吻合,增加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风险。对于部分肥胖、颈部短粗或食管位置偏深的病人来说,食管牵引就变得更为困难。
[0008]同时,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借助测量尺对肿瘤大小、切缘距离进行测量,以满足手术的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
[0009]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全新的装置,来解决手术过程中食管牵引至体外较为困难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函需解决的。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本装置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快速方便的实现病人颈部食管的游离牵引操作,大幅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并缩短了手术时间。
[001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包括:
[0013]可弯曲本体;
[0014]置于可弯曲本体一端并异于所述可弯曲本体截面积的变径段;
[0015]位于所述可弯曲本体另一端并用于紧固所述变径段的空间;
[0016]所述变径段插入所述空间后则可弯曲本体与变径段共同形成能够环绕于食管上的封闭牵引环。
[0017]优选的,所述变径段上设置有若干个凸缘,空间内设置有与所述凸缘相适配的凹槽。
[0018]本发明还提供了第二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包括:
[0019]具有前端及后端的可弯曲本体,
[0020]所述可弯曲本体的前端具有能够用于容纳后端的空间,以便于后端在受到外力发生形变后插入所述空间后使得可弯曲本体形成能够环绕于食管上的封闭牵引环。
[0021]本发明还提供了第三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包括:
[0022]具有前端及后端的可弯曲本体,
[0023]所述可弯曲本体的前端内嵌有第一磁力部件,可弯曲本体的后端内嵌有第二磁力部件,第一磁力部件与第二磁力部件相吸合后使得可弯曲本体形成能够环绕于食管上的封闭牵引环。
[0024]优选的,所述第一磁力部件和第二磁力部件均为磁铁。
[0025]本发明还提供了第四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包括:
[0026]具有前端及后端的可弯曲本体,
[0027]所述可弯曲本体的前端设置有粘性材料层,
[0028]粘性材料层将前端与后端粘接后使得可弯曲本体形成能够环绕于食管上的封闭牵引环。
[0029]优选的,所述可弯曲本体可为圆柱状结构。
[0030]优选的,所述可弯曲本体内嵌有能够使可弯曲本体在放射性光照射下进行定位的定位部件。
[0031]优选的,所述定位部件为金属丝。
[0032]优选的,所述可弯曲本体上设有刻度区。
[00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外套于食管上,然后将本装置从已游离的食管胸段上推送至胸顶部食管的高位,再从颈部切口借助本装置将颈部食管从深层组织间隙中牵引出来,由于胸上段食管游离恰好位于胸部和颈部交界的区域,是手术者游离的盲
[0034]区,借助本装置可以帮助术者准确判别、评估食管游离的程度及游离平面,同时借助本装置牵引食管,可以减少以往颈部食管游离存在的血运受损、肌层撕裂的问题,降低术后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的风险;本装置操作简便、灵活,借助本装置可降低食管癌颈部手术操作难度,进而大幅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35]图1是本发明中【背景技术】部分提及的纵隔左侧面附图;
[0036]图2是本发明中【背景技术】部分提及的上纵隔横断面示意图;
[0037]图3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8]图4是图3的反面结构图;
[0039]图5是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40]图6是图5的反面结构图;
[0041]图7是本发明中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8是本发明中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9是本发明中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0044]其中:1、可弯曲本体,2、变径段,3、刻度区,4、空间,5、定位部件,6、凸缘,8、第一磁力部件,9、第二磁力部件,10、粘性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
[004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46]实施例1:一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其结构如图3-4所示,包括:
[0047]可弯曲本体I ;
[0048]置于可弯曲本体I 一端并异于所述可弯曲本体I截面积的变径段2 ;
[0049]位于所述可弯曲本体I另一端并用于紧固所述变径段2的空间4 ;
[0050]所述变径段2插入所述空间4后则可弯曲本体I与变径段2共同形成能够环绕于食管上的封闭牵引环。
[0051]所述变径段2上设置有若干个凸缘5,空间4内设置有与所述凸缘6相适配的凹槽。
[0052]所述可弯曲本体I可为圆柱状结构。
[0053]所述可弯曲本体I内嵌有能够使可弯曲本体在放射性光照射下进行定位的定位部件5。
[0054]所述定位部件5为金属丝。
[0055]所述可弯曲本体I上设有刻度区3。
[0056]牵引前,将本装置从食管胸段套入,然后将变径段2插入所述空间4中,则空间4就会依靠自身弹性,将变径段2挤压,使得可弯曲本体I及变径段2构成封闭牵引环。
[0057]游离完食管胸段后,将本装置套在食管胸段上,然后向上推送,置于已游离食管的高位,另取颈部切口游离食管时就很容易触及组织间隙深面的与食管近乎垂直的本装置,然后提拉本装置,极易自颈部切口牵出食管,如此可简化手术操作步骤、创伤也较小,且方法简单、易学。
[0058]另外,只有当食管胸段周边游离比较充分、无组织条索附着时牵引环才能相对容易地置放于食管高位,如此可以评估食管胸段游离的平面,确保食管胸段游离充分、完整,以利后续手术操作。
[0059]若食管胸段游离不充分,则将本装置回退,继续进行游离,再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0060]若在游离过程中,医护人员无法确定本装置推送的具体位置(即本装置位于主动脉弓以上的食管处于术者游离的盲区)时,可使用床旁X光拍片来判断本装置的位置,则定位部件5即可将本装置的位置显示。
[0061]条状牵引带I及变径段2均为聚乙烯材质。聚乙烯无毒,且具有一定的塑性、韧性及强度,能够良好的保持自身圆环状形态。
[0062]采用了上述结构后,本装置能够快速的实现食管与气管的分离和食管的体外牵弓丨,大幅降低了手术难度,且减少手术时间至少30分钟。
[0063]作为另一种更加的选择,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游离装置中,可通过刻度区3来大致确定癌变区的尺寸,来减少在更换手术用具上所消耗的时间。
[0064]实施例2:本发明还提供了第二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其结构如图5-6所示,包括:
[0065]具有前端及后端的可弯曲本体1,
[0066]所述可弯曲本体I的前端具有能够用于容纳后端的空间4,以便于后端在受到外力发生形变后插入所述空间后使得可弯曲本体I形成能够环绕于食管上的封闭牵引环。
[0067]所述可弯曲本体I为聚乙烯材质。
[0068]所述可弯曲本体I可为圆柱状结构。
[0069]所述可弯曲本体I内嵌有能够使可弯曲本体在放射性光照射下进行定位的定位部件5。
[0070]所述定位部件5为金属丝。
[0071]所述可弯曲本体I上设有刻度区3。
[0072]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游离牵引装置,是通过外力挤压,将前端插入所述后端中,形成封闭牵引环。
[0073]实施例3:—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其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
[0074]具有前端及后端的可弯曲本体1,
[0075]所述可弯曲本体I的前端内嵌有第一磁力部件8,可弯曲本体I的后端内嵌有第二磁力部件9,第一磁力部件8与第二磁力部件9相吸合后使得可弯曲本体I形成能够环绕于食管上的封闭牵引环。
[0076]所述可弯曲本体I为聚乙烯材质。
[0077]所述第一磁力部件8和第二磁力部件9均为磁铁。
[0078]所述可弯曲本体I可为圆柱状结构。
[0079]所述可弯曲本体I内嵌有能够使可弯曲本体在放射性光照射下进行定位的定位部件5。
[0080]所述定位部件5为金属丝。
[0081]所述可弯曲本体I上设有刻度区3。
[0082]实施例4:一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其结构如图8所示,包括:
[0083]具有前端及后端的可弯曲本体1,
[0084]所述可弯曲本体I的前端设置有粘性材料层10,
[0085]粘性材料层10将前端与后端粘接后使得可弯曲本体I形成能够环绕于食管上的封闭牵引环。
[0086]所述可弯曲本体I为聚乙烯材质。
[0087]使用时,利用粘性材料层10将可弯曲本体I粘接成封闭牵引环即可。
[0088]实施例5:本发明还提供了第五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其结构如图9所示,包括:
[0089]具有前端及后端的可弯曲本体1,
[0090]所述可弯曲本体I为中空结构,以便于后端在受到外力发生形变后插入所述空间后使得可弯曲本体I形成能够环绕于食管上的封闭牵引环。
[0091]所述可弯曲本体I为聚乙烯材质。
[0092]所述可弯曲本体I可为圆柱状结构。
[0093]所述可弯曲本体I内嵌有能够使可弯曲本体在放射性光照射下进行定位的定位部件5。
[0094]所述定位部件5为金属丝。
[0095]所述可弯曲本体I上设有刻度区3。
[0096]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游离牵引装置,是通过外力挤压,将前端插入所述后端中,形成封闭牵引环。
[0097]本方案中提及的空间,可以是通孔、盲孔或者其他能够用于容纳可弯曲本体端部来使可弯曲本体形成封闭牵引环。
[009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如端及后端的可弯曲本体; 置于可弯曲本体一端并异于所述可弯曲本体截面积的变径段; 位于所述可弯曲本体另一端并用于紧固所述变径段的空间; 所述变径段插入所述空间后则可弯曲本体与变径段共同形成能够环绕于食管上的封闭牵引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离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段上设置有若干个凸缘,空间内设置有与所述凸缘相适配的凹槽。
3.一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前端及后端的可弯曲本体, 所述可弯曲本体的前端具有能够用于容纳后端的空间,以便于后端在受到外力发生形变后插入所述空间后使得可弯曲本体形成能够环绕于食管上的封闭牵引环。
4.一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前端及后端的可弯曲本体, 所述可弯曲本体的前端内嵌有第一磁力部件,可弯曲本体的后端内嵌有第二磁力部件,第一磁力部件与第二磁力部件相吸合后使得可弯曲本体形成能够环绕于食管上的封闭牵引环。
5.一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前端及后端的可弯曲本体, 所述可弯曲本体为中空结构,以便于后端在受到外力发生形变后插入所述空间后使得可弯曲本体形成能够环绕于食管上的封闭牵引环。
6.一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前端及后端的可弯曲本体, 所述可弯曲本体的前端设置有粘性材料层, 粘性材料层将前端与后端粘接后使得可弯曲本体形成能够环绕于食管上的封闭牵引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游离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曲本体为圆柱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游离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曲本体内嵌有能够使可弯曲本体在放射性光照射下进行定位的定位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游离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为金属丝。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游离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曲本体上设有刻度区。
【文档编号】A61B17/00GK104382619SQ201410778592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5日
【发明者】张永明, 李辉, 李兆敏, 张爱新, 刘阳, 张百江 申请人:张永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