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海绵敷材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1981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海绵敷材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纤维海绵敷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伤口治疗方式中,一般认为伤口保持干燥可以提供伤口愈合较佳的环境,使伤口更容易愈合,故传统上多用医用纱布来避免伤口受到感染,并保持伤口干燥及清洁。然而,近年来,研究指出反而在湿润环境下,治愈伤口的效果较佳,并根据此研究成果开发出数种湿式先进敷材,例如水凝胶敷材(Hydrogel)、亲水性胶体敷料(Hydrocolloid)、透明半透性敷料(Semi-permeablefilm)、海藻胶敷材(Alginate)、亲水性纤维敷材(Hydrofiber)、泡棉敷材(Foam)及胶原蛋白敷材(Collagens),其中胶原蛋白敷材具有生物可分解、可吸收、维持湿润以及可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的等优点,为湿式先进敷材中的标杆产品。然而,目前市面上的胶原蛋白敷材售价高,难普及化,且有动物病原组织免疫方面的疑虑。另,胶原蛋白敷材的分解速度过快,故于治疗伤口时需一再填补,使用不便。有鉴于此,目前需要一种纤维海绵敷材,其中纤维海绵敷材是生物可分解,且具有能配合组织修复时间的分解时程、于治疗伤口的过程中不需更换、方便使用以及成本较胶原蛋白低廉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纤维海绵敷材,该敷材基本上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陷,而具有生物可分解,且具有能配合组织修复时间的分解时程、于治疗伤口的过程中不需更换、方便使用以及成本较胶原蛋白低廉等优点。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纤维海绵敷材,包含海绵状纤维结构、多醣体以及甲壳素分解酶。海绵状纤维结构包含甲壳素纤维以及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且甲壳素纤维占3重量份,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占1~9重量份。多醣体散布于海绵状纤维结构中,且占1.33~20重量份。甲壳素分解酶散布于海绵状纤维结构中,且含量为1~100U。其中1U代表于pH值6.0且温度25℃下,甲壳素分解酶分解甲壳素,于一小时释出1.0mg的N-乙酰葡糖胺所需的酶量。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甲壳素的结晶度小于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甲壳素的分子量为5~100kDa。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甲壳素的去乙酰度大于9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的乳酸与甘醇酸的共聚比为50:50~75:2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5~100kDa。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甲壳素纤维及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的直径为1~20μm。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多醣体包含透明质酸以及海藻酸。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透明质酸占0.8~12重量份,海藻酸占0.53~8重量份。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纤维海绵敷材更包含交联剂,占0.68~3重量份。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甲壳素分解酶的含量为1~20U。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纤维海绵敷材的基重为100~300g/m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纤维海绵敷材的厚度为0.5~20mm。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纤维海绵敷材为仿真皮层组织结构的纤维海绵敷材。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制造纤维海绵敷材的方法,包含将甲壳素纤维3重量份、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1~9重量份、多醣体1.33~20重量份以及甲壳素分解酶1~100U于水中混合,以形成复合纤维液,其中1U代表于pH值6.0且温度25℃下,甲壳素分解酶分解甲壳素,于一小时释出1.0mg的N-乙酰葡糖胺所需的酶量。接着,冷冻干燥复合纤维液以形成纤维海绵敷材。其中,甲壳素纤维与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形成纤维海绵敷材的海绵状纤维结构,且多醣体与甲壳素分解酶散布于海绵状纤维结构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多醣体包含透明质酸以及海藻酸。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透明质酸占0.8~12重量份,海藻酸占0.53~8重量份。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甲壳素分解酶的添加量为1~20U。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制造纤维海绵敷材的方法更包含添加0.68~3重量份的交联剂于水中混合,以形成复合纤维液。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纤维海绵敷材为仿真皮层组织结构的纤维海绵敷材。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具有海绵状的纤维结构,且其于治疗伤口的过程中为梯度降解,故可提供伤口组织适当的生长环境。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为生物分解性敷材,约于治疗1~3个月后被完全分解。附图说明为使本发明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图1是显示习知的胶原蛋白海绵敷材的显微镜影像图;图2是显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纤维海绵敷材的显微镜影像图;图3是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制造纤维海绵敷材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绘示本发明实施例与比较例的降解率-时间关系图;图5是绘示本发明实施例与比较例的伤口愈合率-时间关系图;其中,符号说明:110、120:步骤210、220、230、240、250、260、270、310、320、330、340、350:线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揭示内容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下文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态样与具体实施例;但这并非实施或运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唯一形式。以下所揭露的各实施例,在有益的情形下可相互组合或取代,也可在一实施例中附加其他的实施例,而无须进一步的记载或说明。在以下描述中,将详细叙述许多特定细节以使读者能够充分理解以下的实施例。然而,可在无此等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本发明的实施例。目前市面上的生物分解性海绵敷材标杆产品为胶原蛋白海绵敷材。请参照图1,其是显示习知的胶原蛋白海绵敷材的显微镜影像图。由图可知,胶原蛋白海绵敷材为具有多个圆孔洞的海绵结构,然而,胶原蛋白海绵敷材的结构稳定性不佳,且会受体内胶原蛋白酶(Collagenase)分解,使其分解速率太快,约1周就完全分解。因而使得于治疗伤口时,需重复填补胶原蛋白海绵敷材,使用不便。由于胶原蛋白单价高,而胶原蛋白海绵敷材需重复填补,故整体疗程的经济成本高。另,由于胶原蛋白海绵敷材分解速度快,故在组织再生至海绵结构内之前海绵敷材即被分解,无法作为组织生长的支架,因而无法提供适当的组织再生环境。因此,使用胶原蛋白海绵敷材治疗伤口,其分解速度大于伤口的愈合速度,易使肉芽组织(Granulation)及新生成的胶原蛋白组织结构不均,而伤口愈合后容易有疤痕的产生。此外,胶原蛋白的来源多为动物来源,使得胶原蛋白有动物病原(例如:狂牛症、口蹄疫、禽流感)组织免疫方面的疑虑。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海绵敷材,其生物分解时程可配合组织修复时间调整约为1~3个月,于治疗伤口的过程中不需更换。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藉由调整纤维海绵敷材的成分,使纤维海绵敷材可阶段性的降解,且纤维海绵敷材具有仿组织的海绵状纤维结构,可提供适合细胞生长与组织再生的生长环境。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包含海绵状纤维结构、多醣体以及甲壳素分解酶。海绵状纤维结构包含甲壳素纤维以及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且甲壳素纤维占3重量份,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占1~9重量份。多醣体散布于海绵状纤维结构中,且占1.33~20重量份。甲壳素分解酶散布于海绵状纤维结构中,且含量为1~100U。其中1U代表于pH值6.0且温度25℃下,甲壳素分解酶分解甲壳素,于一小时释出1.0mg的N-乙酰葡糖胺所需的酶量。甲壳素(Chitin),又名几丁质,为一种长链状聚合物,是由N-乙酰葡糖胺为单体聚合而成。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甲壳素的结晶度小于5%,例如可为1%、2%、3%或4%。甲壳素的结晶度越小,制得的纤维海绵敷材越容易被分解。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甲壳素的分子量为5~100kDa,例如可为5kDa、10kDa、20kDa、30kDa、40kDa、50kDa、60kDa、70kDa、80kDa、90kDa或100kDa。甲壳素的分子量较佳控制于此范围内,若甲壳素的分子量过大,则制得的纤维海绵敷材不容易被分解。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甲壳素的去乙酰度大于95%,例如可为96%、97%、98%、99%或100%。甲壳素的去乙酰度越大代表甲壳素的氨基量越多,带有正电,因而具有抗菌效果。带正电的甲壳素会干扰细菌表面的负电荷,改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导致菌体内的物质外流而造成细菌死亡。值得注意的是,甲壳素的结晶度及分子量的选择是为了控制纤维海绵敷材的生物分解时间在于1~3个月的范围内。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copolymer,PLGA)为乳酸与甘醇酸的共聚物。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的乳酸与甘醇酸的共聚比为50:50~75:25,例如可为50:50、55:45、60:40、65:35、70:30或75:25。当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中乳酸链段含量较高时,被分解的速度较快。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的共聚比为50:50时,其分解速度较共聚比为75:25时快。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5~100kDa,例如可为5kDa、10kDa、20kDa、30kDa、40kDa、50kDa、60kDa、70kDa、80kDa、90kDa或100kDa。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的分子量较佳控制于此范围内,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的分子量越大,制得的纤维海绵敷材越不容易被分解,其分解的时间越长。值得注意的是,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的共聚比及分子量的选择是为了控制纤维海绵敷材的生物分解时间在于1~3个月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甲壳素纤维及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的直径为1~20μm。多醣体是散布于由甲壳素纤维与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组成的海绵状纤维结构中。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添加多醣体的一目的在于提升纤维海绵敷材的生物相容性及促愈功能。另一目的在于使纤维海绵敷材于治疗伤口的过程中呈现梯度降解。纤维海绵敷材敷于伤口后,首先,伤口处的新生细胞以海绵状纤维结构为支架进行贴附生长,当海绵状纤维结构中的多醣体于数日内逐渐被体内酶分解时,其分解后所留的空间是用以提供新生组织生长。接着,海绵状纤维结构逐渐被分解,而再生的组织也逐渐生长至海绵状纤维结构内,并取代海绵状纤维结构所占的空间。如此渐进诱导组织再生,进而促进伤口愈合。纤维海绵敷材约于治疗1~3个月后被完全分解,在治疗期间内不需更换敷材。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相较于习知的胶原蛋白海绵敷材具有较长的生物分解时程,故于细胞/组织再生时作为生长支架的时间较长,可提供适当的组织生长环境。因此,使用本发明的海绵状纤维结构进行治疗的伤口,愈合后组织再生的外观较为平整及均匀,可减少疤痕的产生。在一实施方式中,多醣体包含透明质酸以及海藻酸,且透明质酸占0.8~12重量份,海藻酸占0.53~8重量份。此处所指的海藻酸包含海藻酸及其衍生的海藻酸盐,海藻酸盐例如海藻酸钠及海藻酸钙。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纤维海绵敷材更包含交联剂,占0.68~3重量份。在一实施方式中,多醣体包含海藻酸钠时,交联剂可为具有二价离子的交联剂,例如氯化钙(CaCl2)。于制备纤维海绵敷材时,交联剂的二价钙离子取代海藻酸钠的钠离子形成具有海藻酸钙的纤维海绵敷材。海藻酸钙结构稳定,使纤维海绵敷材于使用前不容易被分解。当具有海藻酸钙的纤维海绵敷材用于治疗伤口时,体内的钠离子会取代钙离子,使海藻酸钙变回海藻酸钠,而于体内被分解。由于体内并不具有可分解甲壳素的酶,故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包含甲壳素分解酶,使纤维海绵敷材中的甲壳素于使用时可被分解。甲壳素的分解速度是由甲壳素分解酶的含量所控制,其中酶的含量是由酶单位(Unit,U)表示。甲壳素分解酶的含量越高,甲壳素的分解速度越快。在一实施方式中,甲壳素分解酶的含量为1~100U,较佳为1~20U,例如可为1U、5U、10U、15U或20U。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可另包含功能性成分,例如包含抗菌物,如银等,使纤维海绵敷材具有抗菌效果,或者包含生长因子以助于伤口愈合。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纤维海绵敷材的基重为100~300g/m2。纤维海绵敷材的厚度可为0.5~20mm。纤维海绵敷材的面积可为10cm×10cm(±0.2mm)。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为仿真皮层组织结构的纤维海绵敷材。仿真皮层组织的结构可创造适合伤口处组织再生的环境。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的主体是由甲壳素纤维及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复合而成,具有海绵状的结构,可提升纤维海绵敷材的结构稳定性,而多醣体是散布于海绵状纤维结构中。请参照图2,其是显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纤维海绵敷材的显微镜影像图。图2中的纤维结构是壳素纤维及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而散布于其中的片状结构是多醣体。由图可知,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是由两种纤维交错而形成具有多个孔洞的海绵状结构,且孔洞并非为圆孔状。相较于图1的胶原蛋白海绵敷材的结构,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为纤维状海绵结构,其与皮肤组织的结构类似。因此,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可提供较佳的组织再生环境。请参照图3,其是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制造纤维海绵敷材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的制造纤维海绵敷材的方法首先将甲壳素纤维、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多醣体以及甲壳素分解酶于水中混合,以形成复合纤维液(步骤110)。甲壳素纤维的添加量为3重量份,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的添加量为1~9重量份,多醣体的添加量为1.33~20重量份,以及甲壳素分解酶的添加量为1~100U。其中1U代表于pH值6.0且温度25℃下,甲壳素分解酶分解甲壳素,于一小时释出1.0mg的N-乙酰葡糖胺所需的酶量。接着,冷冻干燥复合纤维液以形成纤维海绵敷材(步骤120)。其中,甲壳素纤维与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形成纤维海绵敷材的海绵状纤维结构,且多醣体与甲壳素分解酶散布于海绵状纤维结构中。甲壳素纤维的制造方式可为将甲壳素以高浓度碱进行碱化于冰水中膨润溶解后,中和析出甲壳素,使甲壳素的结晶度降低,结晶度降低的甲壳素较容易被分解。更具体地说,甲壳素的结晶度是控制在小于5%,分子量控制在5~100kDa,且去乙酰度控制在大于95%。接着,将甲壳素纤维化以形成甲壳素纤维。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的制造方式可为将乳酸单体与甘醇酸单体共聚,并将共聚比控制在50:50~75:25,且分子量控制在5~100kDa,以形成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接着,将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化以形成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在一实施方式中,多醣体包含透明质酸以及海藻酸,且透明质酸的添加量为0.8~12重量份,海藻酸的添加量为0.53~8重量份。纤维海绵敷材是由复合纤维液经冷冻干燥去除水分所形成,甲壳素分解酶因敷材不具有水分而丧失活性,故纤维海绵敷材中的甲壳素于使用前并不会被分解。当纤维海绵敷材用于治疗时,敷材吸收伤口处的水分,因而使甲壳素分解酶恢复活性并开始分解甲壳素。在一实施方式中,甲壳素分解酶的添加量为1~20U。在一实施方式中,步骤110更包含添加0.68~3重量份的交联剂于水中混合,以形成复合纤维液。交联剂可为具有二价离子的交联剂,例如氯化钙(CaCl2)。本发明的制造纤维海绵敷材的方法可在步骤110中额外添加功能性成分于水中混合,以形成复合纤维液。举例而言,添加银可使制得的纤维海绵敷材具有抗菌效果,或者添加生长因子可提升制得的纤维海绵敷材的伤口促愈效果。纤维海绵敷材是由含有甲壳素纤维及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的复合纤维液经冷冻干燥所形成,形成的纤维海绵敷材具有由两种纤维交错而成的海绵状纤维结构。在一实施方式中,纤维海绵敷材为仿真皮层组织结构的纤维海绵敷材。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具有海绵状纤维结构,其是由甲壳素纤维以及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两种纤维复合而成,藉由交错的纤维形成具有多个孔洞的海绵状结构。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的生物分解时程约为1~3个月,且于治疗伤口的过程中为梯度降解,故可提供新生细胞/组织较完整的支撑,利于组织再生,且伤口愈合后外观较为平整及均匀。此外,由于生物分解时程较长,故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适用于治疗愈合时间较长的深层伤口,例如:褥疮及糖尿病深层伤口。另,甲壳素及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的原料成本相对低廉,医药级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的单价约为医药级胶原蛋白单价的1/10~1/100。相较于习知的胶原蛋白海绵敷材,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具有成本低廉、不需重复更换敷材、减少疤痕产生等优点。以下列举数个实施例以更详尽阐述本发明的方法,然其仅为例示说明的用,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实验例一、结构稳定度测试本实验例是针对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纤维海绵敷材的结构进行稳定度的测试。结构稳定度的测试方法为将样品浸在37℃的二次水中过夜之后,观察样品的结构是否溃散,测试的结果列于下表1。本实验例的制造纤维海绵敷材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将甲壳素纤维、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透明质酸以及海藻酸以及交联剂于二次水中混合,以形成复合纤维液。在此实施方式中,甲壳素纤维的分子量为18,560Da,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的分子量为56,241Da,共聚比为75:25,且交联剂为氯化钙(CaCl2)。2.将步骤1的复合纤维液冷冻干燥,以形成实施例1~7的纤维海绵敷材。各实施例的组成配比请参照表1,其中的PLGA纤维是代表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以未添加海藻酸以及交联剂的纤维海绵敷材作为比较例1,其组成配比请参照表1。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例中使用的纤维海绵敷材并未添加甲壳素分解酶是为了避免于进行结构稳定度测试的过程中,因纤维海绵敷材中的甲壳素被分解而影响测试的结果。表1由结构稳定度测试的结果得到,实施例2的纤维海绵敷材各成份的组成配比较适合成型。以实施例2各成份的组成配比,并采用不同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以及不同甲壳素分解酶添加量,以制成不同规格的实施例2-1~2-5的纤维结构海绵敷材进行后续实验例,其组成配比请参照表2。实施例2-1~2-4所使用的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的分子量为56,241Da,共聚比为75:25。实施例2-5所使用的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的分子量为14,145Da,共聚比为75:25。实施例2-1~2-5所使用的甲壳素纤维的分子量为18,560Da。实施例2-1~2-5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类似,惟于步骤1中另添加甲壳素分解酶以形成复合纤维液。以未添加甲壳素纤维、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海藻酸以及交联剂的透明质酸海绵敷材作为比较例2;未添加甲壳素纤维、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以及透明质酸的海藻胶海绵敷材作为比较例3;以及未添加甲壳素纤维以及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的透明质酸/海藻胶复合海绵敷材作为比较例4,其组成配比请参照表2。另,以Smith&Nephew公司所贩售的胶原蛋白海绵敷材为比较例5,进行后续实验。表2实验例二、膨润倍率测试本实验例采用EN13726-1:2002的测试方法对实施例与比较例于生理食盐水中进行膨润倍率测试,结果纪录于下表3。表3样品膨润倍率比较例416.85±0.90比较例58.74±0.36实施例2-116.08±0.70实施例2-215.86±0.28实施例2-315.64±0.35实施例2-415.31±0.50实施例2-513.21±0.31由表3的结果可知,实施例的膨润倍率约为13~16倍,优于市面贩售的产品(8.74倍)。实验例三、体外降解试验本实验例采用ASTMF1635-04a的测试方法对实施例与比较例进行体外降解试验(invitro)。请参照图4,其是绘示本发明实施例与比较例的降解率-时间关系图,其中分别以线条210、220、230、240、250、260及270代表比较例5、比较例4、实施例2-1、实施例2-2、实施例2-3、实施例2-4及实施例2-5的结果。由图4可知,敷材降解90wt%所须时间为:比较例5()约5天;比较例4约10天;实施例2-1大于90天;实施例2-2约84天;实施例2-3约70天;实施例2-4约42天;以及实施例2-5约28天。因此,可藉由调整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的共聚比与分子量、甲壳素分解酶的含量以及敷材的组成与配比,调控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的降解速率。实验例四、植入降解试验本实验例采用ISO10993-6的测试方法对实施例与比较例进行植入降解试验(invivo),将样品植入大鼠皮下,并观察样品被降解所需的时间。比较例5的材料植入大鼠皮下后第7天,大鼠组织外观已无法观察到植入物。比较例4的材料在植入后第7天,尚可观察到部分植入物,但植入后第30天大鼠组织外观已无观察到植入物。实施例2-1的敷材在植入后第7、30及90天皆可观察到植入物,且敷材外观随时间逐渐缩小。实施例2-4的敷材在第7及30天后可观察到部分植入物,且敷材外观随时间逐渐缩小;第90天大鼠组织外观已无法观察到植入物。实施例2-5的敷材在第7及30天后可观察到部分植入物,且敷材外观随时间逐渐缩小;植入后第90天大鼠组织外观已无法观察到植入物。此实验例的结果显示与体外降解趋势相符,可控制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于生理环境(例如:皮下)中分解时间约在1~3个月的范围内。实验例五、伤口愈合综效评估本实验例使用糖尿病猪的深层伤口,藉以评估实施例与比较例的敷材使伤口愈合的功效。实验方式是在伤口处分别放置比较例5、实施例2-2、实施例2-4或实施例2-5的敷材,并于比较例或实施例的敷材上覆盖外层保湿或抗菌敷材使内层敷材保持湿润,并观察伤口外观及愈合速度。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比较例5于数天内即被完全降解,故需定时置换或补充。保湿或抗菌敷材例如:医用纱布、Convatec公司所贩售的Ag等,需定时更换。以比较例5为内层敷材,且外层覆盖Ag作为比较例5-1,并以比较例5为内层敷材,且外层覆盖医用纱布作为比较例5-2。实施例2-2的外层是覆盖Ag,而实施例2-4及实施例2-5的外层是覆盖保湿敷材。请参照图5,其是绘示实施例与比较例的伤口愈合率-时间关系图,其中分别以线条310、320、330、340及350代表比较例5-1、比较例5-2、实施例2-2、实施例2-4及实施例2-5的结果。由图5可知,伤口愈合80%所须时间为:比较例5-1约25天;比较例5-2约26天;实施例2-2约19天(较比较例5-1缩短24%);实施例2-4约19天(较比较例5-1缩短24%);以及实施例2-5约17.5天(较比较例5-1缩短30%)。实施例的愈合时间(伤口80%愈合)较市售标杆产品(比较例5-1)缩短约24~30%。此外,由于使用比较例5治疗的伤口需定时置换或补充内层敷材,故伤口愈合慢、组织再生结构不均、易有疤痕产生。另,由于比较例的内、外层的敷材皆需时常更换,故整体疗程经济成本高。使用实施例的纤维海绵敷材治疗后的伤口愈合呈现较湿润与平整,组织再生结构较均匀,故可减少疤痕产生。另,治疗过程中仅须更换外层敷材,故经济成本较低。將前述实验例三至实验五的结果整理于下表4,其中实验例三是测试比较例与实施例的敷材于体外降解90wt%所须的时间;实验例四是测试比较例与实施例的敷材于大鼠皮下降解所须的时间;实验例五是测试比较例与实施例的敷材使伤口愈合80%所须的时间,并观察治疗后的愈合组织的外观。表4由表4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不论是在体外或体内皆具有较长的生物分解时程(约1~3个月)。此外,以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处理的伤口愈合速度较快,且愈合的伤口组织外观较为平整与均匀,不易产生疤痕。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包含由甲壳素纤维以及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纤维复合而成的海绵状纤维结构及多醣体。海绵状纤维结构是藉由交错的纤维形成具有多个孔洞的结构,以提升纤维海绵敷材的结构稳定性,并作为细胞生长的支架,诱导组织再生。多醣体是提升纤维海绵敷材的生物相容性及促愈功能,且使纤维海绵敷材在治疗伤口的过程中呈现梯度降解,故可提供再生的细胞适当的生长环境与组织再生的空间,且伤口愈合后的外观较为平整及均匀。此外,由于生物分解时程较长(约1~3个月),故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适用于治疗愈合时间较长的深层伤口。相较于习知的胶原蛋白海绵敷材,本发明的纤维海绵敷材具有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不需重复更换敷材)以及减少疤痕产生等优点。此外,本发明的制造纤维海绵敷材的方法是将混有各个成份的复合纤维液经冷冻干燥即可制得纤维海绵敷材,制程简单。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