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铲式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575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铲式担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铲式担架,其包括碳纤维板左组件、碳纤维板右组件和头支撑板;所述头支撑板固定安装在碳纤维板左组件和碳纤维板右组件的前端,所述碳纤维板左组件和碳纤维板右组件的后端通过锁紧结构固定连接,锁紧后的碳纤维板左组件和碳纤维板右组件由后至前依次活动布置有胸部锁紧带和肩部锁紧带;所述头支撑板的底部活动设置有头部保护带。该铲式担架主要采用碳纤维材质制成,其重量轻、刚度高,医护人员能够非常轻松、快速地实现患者的转运;再将铲式担架放置在CT、MRI、DR等处实施影像诊断,其能够防磁,射线透过率高,不产生伪影。
【专利说明】一种铲式担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的转运工具,具体涉及转运患者的铲式担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医院临床实践中,经常需要将ICU、病房、急救车、手术室等处的患者转移至CT、MR1、DR等处实施影像诊断或如术中放疗等其它治疗时,转运时,转运人员都不希望由于过大的搬动动作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而现实是这些患者转移工作都是家属和护工在进行,这种非专业的转移方式常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和伤害,即便由护士来进行,也由于体力的不足和操作不方便,同样无法完全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为此,一套简单实用的设备以实现轻松、便捷无伤害的患者转移方式,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医疗风险的转运装置亟待被研发。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目前大部分医院使用的转运装置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铲式担架,其能够轻松、便捷、无伤害的实现患者的转移,转运过程中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和降低了医疗风险。
[0004]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铲式担架,其包括碳纤维板左组件、碳纤维板右组件和头支撑板;所述头支撑板固定安装在碳纤维板左组件和碳纤维板右组件的前端,所述碳纤维板左组件和碳纤维板右组件的后端通过锁紧结构固定连接,锁紧后的碳纤维板左组件和碳纤维板右组件由后至前依次活动布置有胸部锁紧带和肩部锁紧带;所述头支撑板的底部活动设置有头部保护带。
[0005]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板左组件包括碳纤维板、碳纤维管、锁扣凹头和碳管弯头;所述碳纤维管安装在碳纤维板的套管内,所述碳纤维管的前端设置有一插销,碳纤维管的后端与碳管弯头固定连接;碳管弯头分别与碳纤维板的后端和锁扣凹头固定连接;所述锁扣凹头上设置有定位销。
[0006]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板右组件包括碳纤维板、碳纤维管、碳管弯头和锁扣凸头;所述碳纤维管安装在碳纤维板的套管内,所述碳纤维管的前端设置有一插销,碳纤维管的后端与碳管弯头固定连接;碳管弯头分别与碳纤维板的后端和锁扣凸头固定连接;所述锁扣凸头的端部安装有挂钩。
[0007]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结构为锁扣凹头和挂钩通过定位销扣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挂钩的下表面与锁扣凸头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弹簧结构,所述弹簧结构包括顶紧帽,所述顶紧帽上套设有弹簧,顶紧帽的一端卡装有垫片。
[0009]进一步地,所述肩部锁紧带、胸部锁紧带和头部保护带均采用柔软皮革制成。
[0010]与目前医院使用的转运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1]1、该铲式担架主要采用碳纤维材质制成,其重量轻、刚度高,医护人员能够非常轻松、快速地实现患者的转运;在将铲式担架放置在CT、MR1、DR等处实施影像诊断,其能够防磁,射线透过率高,不产生伪影。
[0012]2、在转运患者时,通过头部保护带、肩部锁紧带以及胸部锁紧带对患者体位进行可靠固定,确保转移的安全性;头部保护带、肩部锁紧带以及胸部锁紧带采用柔软皮革制成,确保患者固定部位接触会很舒适,且长度可调。
[0013]3、该铲式担架能够非常方便地放置在转运车和其他转运装置上对患者进行平稳安全的转运,其也能够非常方便的通过治疗设备床面上放置的适配器转移至治疗设备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铲式担架的立体图;
[0015]图2为碳纤维板左组件的俯视图;
[0016]图3为碳纤维板左组件的主视图;
[0017]图4为碳纤维板左组件的左视图;
[0018]图5为碳纤维板右组件的俯视图;
[0019]图6为碳纤维板右组件的主视图;
[0020]图7为碳纤维板右组件的左视图;
[0021]图8为沿图5中A-A线方向的放大图。
[0022]1、碳纤维板左组件;11、碳纤维板;111、套管;12、碳纤维管;13、碳管弯头;14、锁扣凹头;15、插销;16、碳管连接管;17、定位销;2、碳纤维板右组件;21、锁扣凸头;22、挂钩;23、弹簧;24、顶紧帽;25、垫片;3、头支撑板;4、膨胀插销;5、头部保护带;6、肩部锁紧带;7、胸部锁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所示,该铲式担架包括碳纤维板左组件1、碳纤维板右组件2、头支撑板3、膨胀插销4、头部保护带5、肩部锁紧带6和胸部锁紧带7。
[0024]如图2至图4所示,碳纤维板左组件包括碳纤维板11、碳纤维管12、锁扣凹头14和碳管弯头13 ;碳纤维管12安装在碳纤维板11的套管111内,碳纤维管12的前端设置有一插销15 ;碳管弯头13通过碳管连接管16安装在碳纤维管12的后端,碳纤维板11的后端与碳管弯头13通过两个定位销17固定连接;碳纤维板11的前端与插销15通过定位销17固定连接;碳管弯头13与锁扣凹头14通过定位销17连接,其中一个定位销17置于锁扣凹头14的孔内。
[0025]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碳纤维板右组件2包括碳纤维板11、碳纤维管12、碳管弯头13和锁扣凸头21 ;碳纤维管12安装在碳纤维板11的套管111内,碳管弯头13通过碳管连接管16安装在碳纤维管12的后端,碳纤维管12的前端设置有一插销15 ;碳纤维板11的后端与碳管弯头13通过两个定位销17固定连接;碳纤维板11的前端与插销15通过定位销17固定连接;碳管弯头13与锁扣凸头21通过定位销17连接,锁扣凸头21的端部安装有挂钩22,所述挂钩22的下表面与锁扣凸头2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弹簧结构。
[0026]如图8所示,所述弹簧结构包括顶紧帽24,所述顶紧帽24上套设有弹簧23,顶紧帽24的一端卡装有垫片25。
[0027]如图1所示,所述头支撑板3通过膨胀插销4安装在碳纤维板左组件I和碳纤维板右组件2前端的插销15上,所述碳纤维板左组件I后端的锁扣凹头14与碳纤维板右组件2的后端的挂钩22对接后通过定位销17以实现两者的锁紧。碳纤维板左组件I和碳纤维板右组件2锁紧在一起后,将胸部锁紧带7和肩部锁紧带6由后至前套设在碳纤维板左组件I和碳纤维板右组件2的碳纤维管12上。在头支撑板3的底部粘接有头部保护带5。其中,肩部锁紧带6、胸部锁紧带7和头部保护带5均采用柔软皮革制成。
[0028]使用该铲式担架转运患者时,首先将锁扣凸头21和锁扣凹头14脱开,两片碳纤维板张开,然后插入患者身体两侧,再将锁扣凸头21和锁扣凹头14扣合锁紧,用头部保护带5将患者的头部固定,移动肩部锁紧带6和胸部锁紧带7分别将患者的肩部和胸部进行固定;接着将放置有患者的铲式担架放到转运车或者其他转运装置上将患者转运到其他治疗室;当转运到达治疗室后,铲式担架能够非常方便地通过治疗设备床面上放置的适配器转移至治疗设备上。由于该铲式担架主要采用碳纤维材质制成,其重量轻、刚度高,医护人员能够非常轻松、快速地实现患者的转运,且在将铲式担架放置在CT、MR1、DR等处实施影像诊断,其能够防磁,射线透过率高,不产生伪影。
[0029]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铲式担架,其特征在:包括碳纤维板左组件、碳纤维板右组件和头支撑板;所述头支撑板固定安装在碳纤维板左组件和碳纤维板右组件的前端,所述碳纤维板左组件和碳纤维板右组件的后端通过锁紧结构固定连接,锁紧后的碳纤维板左组件和碳纤维板右组件由后至前依次活动布置有胸部锁紧带和肩部锁紧带;所述头支撑板的底部活动设置有头部保护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式担架,其特征在:所述碳纤维板左组件包括碳纤维板、碳纤维管、锁扣凹头和碳管弯头;所述碳纤维管安装在碳纤维板的套管内,所述碳纤维管的前端设置有一插销,碳纤维管的后端与碳管弯头固定连接;碳管弯头分别与碳纤维板的后端和锁扣凹头固定连接;所述锁扣凹头上设置有定位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铲式担架,其特征在:所述碳纤维板右组件包括碳纤维板、碳纤维管、碳管弯头和锁扣凸头;所述碳纤维管安装在碳纤维板的套管内,所述碳纤维管的前端设置有一插销,碳纤维管的后端与碳管弯头固定连接;碳管弯头分别与碳纤维板的后端和锁扣凸头固定连接;所述锁扣凸头的端部安装有挂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铲式担架,其特征在:所述锁紧结构为锁扣凹头和挂钩通过定位销扣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铲式担架,其特征在:所述挂钩的下表面与锁扣凸头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弹簧结构,所述弹簧结构包括顶紧帽,所述顶紧帽上套设有弹簧,顶紧帽的一端卡装有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铲式担架,其特征在:所述肩部锁紧带、胸部锁紧带和头部保护带均采用柔软皮革制成。
【文档编号】A61G1/04GK203777170SQ201420010469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8日
【发明者】范永霖 申请人:四川瑞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