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治疗辅助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706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内镜治疗辅助用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内镜治疗辅助用车,包括一个底部设有四个万向轮的方形车体,所述的车体上表面为治疗台,车体中部设有多层抽屉,在车体的右侧设有伸缩式操作台,在车体的后侧设置由两个伸缩杆支撑的横梁,所述的横梁上交替设有卡口和挂钩。治疗台为内凹陷设计,包括中部的内平面和平台四周向内倾斜的的外边;其倾斜外边较内平面的高度为3cm。卡口与挂钩交替设置,各6个,可同时满足内窥镜检查所需的12个不同附件的悬挂使用。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结实耐用。解决了术中附件摆放混乱,不便取用及内镜检查间空间不足问题。同时具有可移动性、体积小、可分类储物等优势,简便实用,为内镜医生、护士提供了更好的帮助。
【专利说明】内镜治疗辅助用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内镜治疗辅助用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兴技术如ESD、ERCP、POME、EUS等等层出不穷,相应手术中使用的附件也在不断增多。内镜治疗需通过内镜实现,因此所使用的术中器械较长,且使用品种多。术中器械使用后摆放混乱、不易取用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内镜工作人员。因此,需要设计相关的辅助设备,以解决了内镜检查、治疗前物品备用及术中物品摆放问题,,且需要体积小,便于摆放和移动,具有储物与治疗台的双重功效。目前市场上的辅助设备功能相对单一,实用性差,不能满足治疗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镜治疗辅助用车,以克服现有设备的不足。
[0004]一种内镜治疗辅助用车,包括一个底部设有四个万向轮的方形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上表面为治疗台,车体中部设有多层抽屉,在车体的右侧设有伸缩式操作台,在车体的后侧设置由两个伸缩杆支撑的横梁,所述的横梁上交替设有卡口和挂钩。
[0005]治疗台为内凹陷设计,包括中部的内平面和平台四周向内倾斜的的外边;其倾斜外边较内平面的高度为3cm,避免附件放置时先端滑出操作台,造成污染。
[0006]卡口与挂钩交替设置,各6个,可同时满足内窥镜检查所需的12个不同附件的悬挂使用。横梁通过伸缩杆与车体连接。在附件支架暂时不用或移动治疗车时可收起。
[0007]所述挂钩为硅胶制成,以保护附件且易取放。
[0008]在上述治疗台的左端设有排水孔,且排水孔连接有排水管,一旦出现液体撒漏时可快速排出且便于清洗台面。
[0009]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结实耐用。解决了术中附件摆放混乱,不便取用及内镜检查间空间不足问题。同时具有可移动性、体积小、可分类储物等优势,简便实用,为内镜医生、护士提供了更好的帮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1、车体,2、万向轮,3、治疗台,4、抽屉,5、操作台,6、伸缩杆,7横梁,8、卡扣,
9、挂钩,10、排水孔,11、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一种内镜治疗辅助用车,包括一个底部设有四个万向轮2的方形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I上表面为治疗台3,车体I中部设有多层抽屉4,在车体I的右侧设有伸缩式操作台5,在车体I的后侧设置由两个伸缩杆6支撑的横梁7,所述的横梁7上交替设有卡口 8和挂钩9。
[0013]治疗台为内凹陷设计,包括中部的内平面和平台四周向内倾斜的的外边;其倾斜外边较内平面的高度为3cm,避免附件放置时先端滑出操作台,造成污染。
[0014]卡口与挂钩交替设置,各6个,可同时满足内窥镜检查所需的12个不同附件的悬挂使用。横梁通过伸缩杆与车体连接。在附件支架暂时不用或移动治疗车时可收起。
[0015]所述挂钩9为硅胶制成,以保护附件且易取放。
[0016]在上述治疗台3的左端设有排水孔10,且排水孔10连接有排水管11,一旦出现液体撒漏时可快速排出且便于清洗台面。
[0017]操作台5右侧下方设计可延伸操作台,最大延伸40CM,不用时可退回操作台下方,节省空间。
[0018]车体I右侧外壁上设两个挂钩,可悬挂生活垃圾袋,便于暂时存放用后的附件外包装。
[0019]车体I前方可根据需要设置2到5个抽屉4,每个抽屉4内分为两格,可分类放置使用前的各类一次性附件及术中使用物品。
[0020]车体I为金属材质,抽屉、操作台为塑料材质,便于清理。
[0021]轮子设计为万向轮,并在每个轮子上安装固定脚刹,方便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内镜治疗辅助用车,包括一个底部设有四个万向轮(2)的方形车体(1),车体(I)中部设有多层抽屉(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I)上表面为治疗台(3),在车体(I)的右侧设有伸缩式操作台(5),在车体(I)的后侧设置由两个伸缩杆(6)支撑的横梁(7),所述的横梁(7)上交替设有卡口⑶和挂钩(9); 上述治疗台(3)包括中部的内平面和平台四周向内倾斜的外边;倾斜外边较内平面的高度为3cm ; 上述治疗台⑶的左端设有排水孔(10),且排水孔(10)连接有排水管(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治疗辅助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9)为硅胶制成。
【文档编号】A61B19/02GK203829055SQ201420041241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3日
【发明者】宋文, 毛涛, 崔铮 申请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