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正颌外科术中上颌骨定位的中间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9455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用于正颌外科术中上颌骨定位的中间导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正颌外科术中上颌骨定位的中间导板,包括:一个马蹄形导板,其上表面形成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部分相匹配的上牙列印记,其在左右两侧均设有插接结构A;左右各一个小定位板,小定位板的一面与眶下孔下缘的骨面相匹配,小定位板的另一面设有插接结构B;小定位板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连接的连接孔;左右各一个第一连接体,第一连接体的上端能够与小定位板上的插接结构B连接定位,第一连接体的下端能够与马蹄形导板上的插接结构A连接定位;左右各一个第二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的上端能够与小定位板上的插接结构B连接定位,第二连接体的下端能够与马蹄形导板上的插接结构A连接定位。本技术方案可以精确定位上颌骨块位置。
【专利说明】用于正颌外科术中上颌骨定位的中间导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正颌外科术中上颌骨定位的中间导板。
【背景技术】
[0002]在对于颅颌面发育畸形患者的治疗中,往往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来离断上、下颌骨,摆正到新的位置并在新的位置进行骨块固定,同时建立稳定良好的咬合关系,这样的手术称为正颌外科手术。
[0003]在传统的正颌外科导板制作中,医生将患者的牙列石膏模型以及颌位关系通过面弓转移到牙合架上,在牙合架上将石膏模型锯断进行手术模拟,再用自凝塑料分别制作定位上颌骨块的中间导板和用于定位下颌骨块的终末导板,然后医生通过两块导板将牙合架上模拟的效果转移到手术中,先以下颌骨作为参考用中间导板来定位截骨后的上颌骨块位置,然后固定上颌骨,之后再用终末导板以固定后的上颌骨作为参考来定位下颌骨块的位置。
[0004]然而,由于下颌骨的髁突是一个活动的关节,在手术中不能保持下颌骨位置的稳定,所以通过在石膏模型以及牙合架上制作的上颌定位导板往往不能准确定位上颌的位置,上颌位置一旦定位不准,再用这个位置不准确的上颌来定位下颌位置就更不可能准确。此外,在牙合架转移颌位关系的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误差,这同样也会影响导板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正颌外科术中上颌骨定位的中间导板,可以精确定位上颌骨块位置。
[0006]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7]用于正颌外科术中上颌骨定位的中间导板,包括:一个马蹄形导板,马蹄形导板的上表面形成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部分相匹配的上牙列印记;所述马蹄形导板在左右两侧均设有插接结构A ;左右各一个小定位板,小定位板的一面与眶下孔下缘的骨面相匹配,小定位板的另一面设有插接结构B ;小定位板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连接的连接孔;左右各一个第一连接体,第一连接体的上端能够与小定位板上的插接结构B连接定位,第一连接体的下端能够与马蹄形导板上的插接结构A连接定位;左右各一个第二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的上端能够与小定位板上的插接结构B连接定位,第二连接体的下端能够与马蹄形导板上的插接结构A连接定位。
[0008]作为优选,所述插接结构A为两个插孔A,所述插接结构B为两个插孔B,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都具有与所述的两个插孔A相匹配的两个下端插头,也都具有与所述的两个插孔B相匹配的两个上端插头。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两根平行的连接杆,两根连接杆之间通过多个横杆固定连接,两根连接杆的上端和下端形成直径缩小的插头;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两根平行的连接杆,两根连接杆之间通过多个横杆固定连接,两根连接杆的上端和下端形成外径缩小的插头。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上牙列印记的深度不超过3mm。
[001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虚拟正颌外科手术,制定手术计划、设计手术中使用的利用眶下孔下缘区域定位上颌骨块位置的中间导板,通过快速成型技术来制造手术导板,不仅可以精确定位上颌骨块位置,而且可以以此定位下颌骨块位置的终末导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第一连接体的使用示意图;
[0014]图3是第二连接体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所示的用于正颌外科术中上颌骨定位的中间导板,包括:一个马蹄形导板5,马蹄形导板5的上表面形成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部分相匹配的上牙列印记6 ;所述马蹄形导板5在左右两侧均设有插接结构A ;左右各一个小定位板1,小定位板I的一面与眶下孔下缘的骨面相匹配,小定位板I的另一面设有插接结构B ;小定位板I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将小定位板固定于骨面的连接孔4 ;左右各一个第一连接体9,第一连接体9的上端能够与小定位板I上的插接结构B连接定位,第一连接体9的下端能够与马蹄形导板5上的插接结构A连接定位;左右各一个第二连接体10,第二连接体10的上端能够与小定位板I上的插接结构B连接定位,第二连接体10的下端能够与马蹄形导板5上的插接结构A连接定位。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结构A为两个插孔A7,所述插接结构B为两个插孔B2,所述第一连接体9和第二连接体10都具有与所述的两个插孔A7相匹配的两个下端插头8,也都具有与所述的两个插孔B2相匹配的两个上端插头3。所述第一连接体9包括两根平行的连接杆,两根连接杆之间通过多个横杆固定连接,两根连接杆的上端和下端形成直径缩小的插头;所述第二连接体10包括两根平行的连接杆,两根连接杆之间通过多个横杆固定连接,两根连接杆的上端和下端形成外径缩小的插头。所述上牙列印记6的深度不超过3mm。
[0019]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和使用过程如下所述:
[0020]步骤1:用印模材料获取病人的上牙列和下牙列的印模,用石膏灌注,获得上、下牙列的石膏模型。
[0021]步骤2:用咬合蜡片记录病人在牙尖交错位时的咬合关系,获取咬合记录蜡片。
[0022]步骤3:用步骤2中的咬合记录蜡片使病人的上下牙列保持在牙尖交错位并拍摄CBCT 或 CT。
[0023]步骤4:用步骤2中的咬合记录蜡片使病人的上下牙列石膏模型保持在牙尖交错位并用模型激光扫描仪扫描(步骤1、2、4可用口内扫描仪替代)。
[0024]步骤5:通过软件三维重建,获取病人头颅三维模型,以STL格式输出。
[0025]步骤6:获取病人在牙尖交错位的上、下牙列三维数字模型,以STL格式输出。[0026]步骤7:通过软件的迭代最近点算法,将步骤5中的CBCT或CT模型与步骤6中的激光扫描模型进行融合,用激光扫描的牙列模型替代CBCT/CT扫描的牙列模型,但保留CBCT/CT扫描的颌骨模型,最后将模型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包括颅骨、上颌骨及上牙列的数字模型;另一部分包括下颌骨及下牙列的数字模型。两部分模型以STL格式输出。
[0027]步骤8:制定手术计划。
[0028]步骤9: (I)在两侧眶下孔的下缘各设计一个小定位板1,厚度为2.5_,板的一面与骨面相贴合;另一面上有两个插孔2,插孔直径3mm,深度4mm,用于插入连接杆的一端3,小定位板上有两个直径2.0mm的小孔4,在手术中通过小孔用钛钉将小定位板定于眶下孔下缘,小定位板的左右侧各预留一定空间用于手术中固定钛板时所使用。
[0029](2)依据上牙列的范围,设计一个覆盖所有上牙列的马蹄形状导板5,厚度为4mm,该导板的上表面与上牙列的牙合面部分相契合,在导板上形成一个上牙列的印记6,印记深度不超过3mm,不进入上牙列的倒凹区,以便于在上牙列就位和脱位。在两侧尖牙和前磨牙印记的外侧位置,每一侧各形成两个插孔7,插孔直径3mm,深度4mm,用于插入连接杆的另一端8。
[0030](3)连接杆为两根在空间上相互平行的杆,杆的中间部分直径为4mm,在两端插入插孔的部分直径为3mm,两个杆之间有三根横杆,起到加强材料强度的作用,在连接杆上有字母和数字标记,用于术中区分。如图2所示,手术中先通过马蹄形导板5用第一套连接体9将小定位板I定位于眶下孔下缘的位置。
[0031]步骤10:在软件中模拟离断上颌骨(截骨线必须位于小定位板的下缘),依据手术计划摆正上颌骨的位置,此时中间导板连同上颌骨一同移动至新位置上,在上颌骨新的位置上,在左、右侧再设计第二套连接体10 (同步骤8),如图3所示,此套连接杆用于将模拟的上颌骨位置转移到实际手术中来定位上颌骨。
[0032]步骤11:在软件中,模拟离断下颌骨(两侧下颌升支处),依据终末咬合关系摆正下颌骨位置。此时依据终末咬合位置关系,生成终末导板,该导板的范围覆盖所有上下牙列,呈马蹄形,厚度约2-3mm,该导板与上下牙列同时相契合,生成牙列印记,在导板每颗牙印记的颊侧,生成一个直径1_的孔洞,在术中及术后结扎丝固定时使用。
[0033]步骤12:将步骤8,9,10中设计好的所有导板以STL格式导出,利用快速成型设备制作成实体导板,材料可以是树脂、塑料等无毒材质。
[0034]步骤13:将加工好的导板用于实际正颌外科手术中。
[0035]本实用新型运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获取患者的头颅数字模型,同时利用激光扫描技术获得高精度的牙列模型,通过计算机软件将两个模型融合在一起,并在软件上进行虚拟正颌外科手术以及新型导板的设计,并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制作高精度的手术用导板。
[0036]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用于正颌外科术中上颌骨定位的中间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马蹄形导板(5),马蹄形导板(5)的上表面形成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部分相匹配的上牙列印记(6);所述马蹄形导板(5)在左右两侧均设有插接结构A ; 左右各一个小定位板(1),小定位板(I)的一面与眶下孔下缘的骨面相匹配,小定位板(O的另一面设有插接结构B ;小定位板(I)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连接的连接孔(4); 左右各一个第一连接体(9),第一连接体(9)的上端能够与小定位板(I)上的插接结构B连接定位,第一连接体(9)的下端能够与马蹄形导板(5)上的插接结构A连接定位; 左右各一个第二连接体(10),第二连接体(10)的上端能够与小定位板(I)上的插接结构B连接定位,第二连接体(10)的下端能够与马蹄形导板(5)上的插接结构A连接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正颌外科术中上颌骨定位的中间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结构A为两个插孔A (7),所述插接结构B为两个插孔B (2),所述第一连接体(9)和第二连接体(10)都具有与所述的两个插孔A (7)相匹配的两个下端插头(8),也都具有与所述的两个插孔B (2)相匹配的两个上端插头(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正颌外科术中上颌骨定位的中间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9)包括两根平行的连接杆,两根连接杆之间通过多个横杆固定连接,两根连接杆的上端和下端形成直径缩小的插头;所述第二连接体(10)包括两根平行的连接杆,两根连接杆之间通过多个横杆固定连接,两根连接杆的上端和下端形成外径缩小的插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正颌外科术中上颌骨定位的中间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牙列印记(6)的深度不超过3mm。
【文档编号】A61B19/00GK203815582SQ201420093818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日
【发明者】叶年嵩, 赖文莉, 胡静, 李继华, 祝颂松, 罗恩 申请人:叶年嵩, 上海缔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