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9458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属于艾灸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供使用者坐卧的支座以及与支座连接的靠背,其中所述支座内设有与人体相对应的下腔体,在下腔体内设有放置艾条的艾灸盆,在支座上分布有若干与人体相对的艾灸孔;所述靠背内设有与人体背部相对应的侧腔体,在靠背与人体相对的端面上分布有若干侧灸孔,在侧灸孔对应的侧腔体内设有侧灸结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施灸范围大且使用灵活方便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用于艾灸。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 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艾灸是用燃烧的艾条对身体的穴位进行熏灼,通过艾热刺激,能温通经络,活血化 瘀,达到防病保健、通畅气血、固本培元的目的,同时,艾灸还能够调整脏腑功能,促进人体 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目前,临床上主要是由医务人员手持艾香,在病人穴位上进行 艾灸,需要灸治的穴位较多时,由非常消耗时间,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大, 费时费力。而民间则是使用各式各样的艾灸器进行温灸,艾灸器使用十分方便,深受大众欢 迎。但上述的操作,均存在施灸面积小、施灸时间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灸范围大且使用灵 活方便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包括供使用者 坐卧的支座以及与支座连接的靠背,其中所述支座内设有与人体相对应的下腔体,在下腔 体内设有放置艾条的艾灸盆,在支座上分布有若干与人体相对的艾灸孔;所述靠背内设有 与人体背部相对应的侧腔体,在靠背与人体相对的端面上分布有若干侧灸孔,在侧灸孔对 应的侧腔体内设有侧灸结构;所述艾灸孔和侧灸孔的孔径均为3?5mm,相邻两个孔之间的 间距为1?3cm。
[0005] 上述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中,所述下腔体由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组成,第一腔 体和第二腔体通过可拆卸的第一密封隔板分隔。
[0006] 上述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中,所述支座为箱体结构,箱体内形成下腔体,所述箱 体的上板或是其中一块侧板上设有可开关的操作盖板。
[0007] 上述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中,所述下腔体和侧腔体之间设有可拆卸的第二密封 隔板。
[0008] 上述的一种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中,所述艾灸孔对应的支座内端面设有防护层, 在防护层上设有与艾灸孔一一对应的通孔。
[0009] 上述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中,所述下腔体对应的支座侧壁上以及侧腔体对应的 靠背侧壁上均分布有若干透气孔。
[0010] 上述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中,所述侧灸结构由若干定位钩和对应挂在定位钩上 的艾灸盒组成,定位钩分布在侧灸孔对应的侧腔体内壁上;在靠背背面设有操作门,所述 操作门与侧灸孔所在的侧面相对应。
[0011] 上述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中,所述透气孔之间的间距为10?30cm,透气孔的孔 径为2?5_。
[0012]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支座和靠背上设置腔体用于放置艾灸盆或艾 灸盒,然后艾条的热量通过支座和靠背上的孔透出作用于人体穴位,由于孔的分布与人体 相适应,因此可以同一时间灸治全身多个区域;进一步地,为了更加方便艾灸,将支座上的 下腔体通过第一密封隔板分隔成两个独立的区域,同时下腔体和侧腔体之间通过第二密封 隔板分隔,使用者在艾灸时,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坐或卧于支座上,然后在对应的 腔体内点燃艾条进行艾灸,使用非常灵活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 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6]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 图中:支座1、艾灸孔la、靠背2、侧灸孔2a、操作门2b、下腔体3、第一腔体3a、第 二腔体3b、艾灸盆4、侧腔体5、第一密封隔板6、第二密封隔板7、防护层8、透气孔9、定位钩 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包括供使用者坐卧 的支座1以及与支座1连接的靠背2,在支座1内设有与人体相对应的下腔体3,在下腔体 3内设有放置艾条的艾灸盆4,在支座1上分布有若干与人体相对的艾灸孔la ;所述靠背2 内设有与人体背部相对应的侧腔体5,在靠背2与人体相对的端面上分布有若干侧灸孔2a, 在侧灸孔2a对应的侧腔体5内设有侧灸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侧灸结构由若干定位钩10 和对应挂在定位钩上的艾灸盒组成,定位钩10分布在侧灸孔2a对应的侧腔体5内壁上;在 靠背2背面设有操作门2b,所述操作门2b与侧灸孔2a所在的侧面相对应。侧灸结构中的 定位钩10也可以采用其他本领域常规的固定结构,例如定位针等,只要可以将艾灸盒等艾 灸器固定即可;下腔体3和侧腔体5之间设有可拆卸的第二密封隔板7。同时,在本实施例 中,艾灸孔la和侧灸孔2a的孔径均为3?5mm,相邻两个孔之间的间距为1?3cm,这种结 构,可以保证艾灸的温和,既保证艾灸的效果,又保证艾灸的舒适度。而如果孔过大,艾灸时 就会感觉很烫,灸得不舒服。
[0019] 进一步地,为更加方便使用,在本实施例中,下腔体3由第一腔体3a和第二腔体3b 组成,第一腔体3a和第二腔体3b通过可拆卸的第一密封隔板6分隔。
[0020] 通过上述第一密封隔板6和第二密封隔板7,整个艾灸装置可分成独立的三个空 间,也可以选择导通其中相邻的两个空间,供使用者艾灸不同的位置或者使用不同的方式 进行艾灸,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0021] 同时,在下腔体3对应的支座1侧壁上以及侧腔体5对应的靠背2侧壁上均分布 有若干透气孔9,透气孔9之间的间距为10?30cm,透气孔9的孔径为2?5mm。合理大小 的透气孔9可以保证腔体内有足够的氧气供艾条燃烧,并且艾条不会燃烧过快和产生大量 烟。
[0022] 在本实施例中,支座1为木质的箱体结构,箱体内形成下腔体3,所述箱体的上板 或是其中一块侧板上设有可开关的操作盖板。并且,在艾灸孔la对应的支座1内端面设有 防护层8,在防护层8上设有与艾灸孔la -一对应的通孔。防护层8可以防止艾灸时的热 气熏坏支座1,同时也防止艾烟熏黑支座1内壁,便于清洗。
[0023]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 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 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 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 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包括供使用者坐卧的支座⑴以及与支座⑴连接的靠 背(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内设有与人体相对应的下腔体(3),在下腔体(3)内设有 放置艾条的艾灸盆(4),在支座(1)上分布有若干与人体相对的艾灸孔(la);所述靠背(2) 内设有与人体背部相对应的侧腔体(5),在靠背(2)与人体相对的端面上分布有若干侧灸 孔(2a),在侧灸孔(2a)对应的侧腔体(5)内设有侧灸结构;所述艾灸孔(la)和侧灸孔(2a) 的孔径均为3?5mm,相邻两个孔之间的间距为1?3cm。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3)由第一腔 体(3a)和第二腔体(3b)组成,第一腔体(3a)和第二腔体(3b)通过可拆卸的第一密封隔 板(6)分隔。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为箱 体结构,箱体内形成下腔体(3),所述箱体的上板或是其中一块侧板上设有可开关的操作盖 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3)和侧 腔体(5)之间设有可拆卸的第二密封隔板(7)。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孔(la)对 应的支座(1)内端面设有防护层(8),在防护层(8)上设有与艾灸孔(la) -一对应的通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3)对应的支 座(1)侧壁上以及侧腔体(5)对应的靠背(2)侧壁上均分布有若干透气孔(9)。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灸结构由若干定 位钩(10)和对应挂在定位钩上的艾灸盒组成,定位钩(10)分布在侧灸孔(2a)对应的侧腔 体(5)内壁上;在靠背(2)背面设有操作门(2b),所述操作门(2b)与侧灸孔(2a)所在的 侧面相对应。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9)之间的间 距为10?30cm,透气孔(9)的孔径为2?5mm。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3874086SQ201420093914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日
【发明者】叶海燕 申请人:叶海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