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液造影再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961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液造影再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液造影再通装置,它包括内外依次套接的导丝、微导管、内套管、外套管。导丝的本体为一根金属材料制成的线状体,本体的表面包覆高分子材料,并均匀分布有光滑的医用亲水涂层;微导管的管体为高分子材料,前端设有锥形头为柔性材料,微导管的后端有方便导丝穿进和注射器连接的接头;内套管为金属材质的导管,后端联通有方便微导管穿进的导向件;外套管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头端有可充气球囊便于装置的固定和取出;导丝的前端自微导管锥形头中穿出,方便造影和再通治疗。
【专利说明】一种通液造影再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妇科的通液造影再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不孕症是广大育龄妇女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输卵管梗阻引起的不孕症已占女性不孕症30 50%,传统的方法如手术、腹腔镜始终没用满意的疗效,输卵管造影检查是诊断输卵管梗阻的金标准,传统通过子宫口推注造影剂的造影方法容易造成假阳性,假阳性率文献记载约为30%以上。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通液造影再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的通液造影再通装置包括内外依次套接的导丝(I)、微导管
[2]、内套管(3)、外套管(4);外套管(4)和内套管(3)可单独组合使用;或者将微导管(2)、导丝(I)装在内套管内使用;其中导丝(I)的本体为一根镍钛合金材料制成的金属丝,导丝(I)头端(Ia)为柔性材料制成,金属丝表面包覆聚乙烯显影材料,聚乙烯显影材料上覆盖光滑的医用抗菌超滑亲水涂层;微导管(2)的管体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微导管的前端设有柔性材料的锥形头(2d),微导管的头端(2C)与管体(2)成30°角弯头,微导管的后端连通有方便导丝微导管的后端连通有方便导丝穿进内导管的空心导向件(2a、2b);内套管
[3]为医用不锈钢材质的导管(3b),后端有方便微导管穿进和连接注射器的接头(3a);夕卜套管(4)由硅胶材料制成的,外套管头端设有可充气球囊(4d),通过尾部单向阀(4a)连接的导管充气。通过尾部单向阀(4a)的控制使球囊撑起或收回。
[000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输卵管通液造影再通装置,避免了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假阳性,而且可以直接对碎片栓塞、膜性粘连、粘液栓所致输卵管进行扩张分离,使其复通,即可明确诊断,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又可当即进行再通治疗,减少了子宫不孕治疗时多次插管所带来的手术创伤,缩短了治疗时间,治疗效果较佳;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管和内套管配合既可进行输卵管造影和通液治疗,加入微导管和导丝后可以进行选择性造影和再通治疗,大大提高了输卵管造影诊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避免了假阳性结果,又可进行再通治疗,减少了多次插管所带来的手术创伤,缩短了治疗时间;而且还可以减少放射线对病人和医生身体产生的影响;并使用自制导丝,降低了成本,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国产化生产大大节约了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丝结构示意图;
[000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导管结构示意图;
[000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管结构示意图;[000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本实用新型的通液造影再通装置它包括内外依次套接的导丝(I)、微导管(2)、内套管(3)、外套管(4);外套管(4)和内套管(3)可以单独组合使用;或者将微导管(2)、导丝
(I)装在内套管内使用;其中导丝(I)的本体为一根镍钛合金材料制成的金属丝,导丝(I)头端(Ia)为柔性材料制成,,金属丝表面包覆聚乙烯显影材料,聚乙烯显影材料上覆盖光滑的医用抗菌超滑亲水涂层;微导管(2)的管体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微导管的前端有柔性材料锥形头(2d),微导管的头端(2C)与管体(2)成30°角弯头,微导管的后端连通有方便导丝微导管的后端连通有方便导丝穿进内导管的空心导向件(鲁尔接头)(2a、2b);内套管(3)为医用不锈钢材质的导管(3b),后端有方便微导管穿进和连接注射器的接头(3a);外套管(4)由硅胶材料制成的,外套管头端有可充气球囊(4d),通过单向阀(4a)连接的导管充气,便于装置的固定和取出。以上导管导丝材料要求均不透X射线。微导管和导丝均可在X射线下显影,方便操作;外套管上的充气球囊可防止造影剂倒流,保证微导管的通过,并且方便固定和取出。所述导丝(I)的头端(Ia)为柔软材料制成,这样设置,是为了防止对子宫内膜、输卵管的损伤。所述微导管(2)的前端(2d)为锥形柔性材料可防止对子宫内膜和输卵管的损伤。头端(2c)与管体成30°角弯头便于导向和再通治疗,后端的鲁尔接头(2b、2a)是为了便于握持,方便操作。所述的内套管(3)为不锈钢金属材质具有一定的韧度且方便旋转,可以和外套管(4)组合单独使用,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所述的外套管(4)前端的充气球囊(4d)可防止造影剂倒流,保证微导管的通过,并且方便固定和取出。
[0012]本实用新型的通液造影再通装置所述的材料一般为金属、合成材料,这样,装置有韧性又可曲,定向旋转灵活,操作感觉灵敏,可又准又快地到达子宫角的两侧。在具体使用时,子宫腔输卵管造影后,根据造影表现将微导管(2)指向输卵管开口的位置;将导丝(I)穿入微导管头端指向输卵管开口,由于导丝(I)的头端(Ia)设置为柔性材料,防止了对子宫内膜的损伤;微导管(2)有一定的韧度且方便旋转,故可较顺利的找到输卵管开口 ;内套管(3)为金属材质,微导管(2)行于内套管(3)之内以增加硬度,微导管(2)行输卵管造影;根据造影情况使用导丝(I)进行疏通。疏通后推注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生理盐水混合液20毫升。术后抗感染,治疗后I 2月内常规妇科通水,以保持输卵管通畅。
[0013]使用时的操作:
[0014](I)子宫输卵管造影:将内套管插入外套管,直接插入宫颈口,向头端球囊充气堵住宫颈口,注射器通过内套管接头可以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
[0015](2)输卵管造影再通:将内外套管直接插入宫颈口并固定好,将微导管经内套管直接插入子宫,微导管可以分别插入左右侧输卵管开口注入造影剂诊断输卵管有无梗阻,如有梗阻可将导丝通过微导管插入对输卵管进行介入疏通治疗。
[001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来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显而易见的若干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通液造影再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液造影再通装置包括内外依次套接的导丝(I)、微导管(2)、内套管(3)、外套管(4);外套管(4)和内套管(3)可单独组合使用;或者将微导管(2)、导丝(I)装在内套管内使用;其中导丝(I)的本体为一根镍钛合金材料制成的金属丝,导丝(I)头端(Ia)为柔性材料制成,金属丝表面包覆聚乙烯显影材料,聚乙烯显影材料上覆盖光滑的医用抗菌超滑亲水涂层;微导管(2)的管体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微导管的前端设有柔性材料的锥形头(2d),微导管的头端(2C)与管体(2)成30°角弯头,微导管的后端连通有方便导丝微导管的后端连通有方便导丝穿进内导管的空心导向件(2a、2b);内套管(3)为医用不锈钢材质的导管(3b),后端有方便微导管穿进和连接注射器的接头(3a);外套管(4)由硅胶材料制成的,外套管头端设有可充气球囊(4d),通过单向阀(4a)连接的导管充气。
【文档编号】A61M31/00GK203736285SQ201420097421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5日
【发明者】陈巧辉 申请人:陈巧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