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深部血肿和脑室定向穿刺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961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脑深部血肿和脑室定向穿刺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是一种脑深部血肿和脑室定向穿刺仪,包括平面确定尺、穿刺方向参照杆以及穿刺引导管,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平面确定尺包括横向透明直尺和竖向透明直尺,横向透明直尺与竖向透明直尺通过橡皮筋互相垂直固定;所述穿刺方向参照杆与横向透明直尺通过橡皮筋互相垂直固定,穿刺引导管也通过橡皮筋与横向透明直尺互相垂直固定。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便宜、定位准确的特点。
【专利说明】脑深部血肿和脑室定向穿刺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向仪,尤其是一种主要针对颅脑深部血肿、脑室出血的定向穿刺仪。
【背景技术】
[0002]穿刺技术是治疗基底节区血肿和脑室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穿刺是否准确。
[0003]脑深部基底节区血肿可经颞部和额部穿刺,额部穿刺由于引流管经血肿长轴,效果较颞部好,但如果沿扫描层面穿刺,额部留下手术疤痕影响美容,解决办法是将穿刺点隐藏在发迹内,这通常需要立体定向仪辅助穿刺。
[0004]脑室外引流:传统手术方法是穿刺点选择在眉弓上方flOcm,中线旁开2?3cm ;穿刺方向:指向两外耳道假想连线中点。但由于穿刺角度较难掌握常常导致术中反复穿刺,对经验欠丰富的年轻医生而言更是如此。
[0005]目前常用于颅脑手术的立体定向仪有进口 CRW、LEKSELL和国产MD-2000、ASA系列等,其优点是定位精确度高,可用于开展脑功能手术,但均属于较大型仪器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术前准备时间长,不适合急诊手术,不宜大范围推广。其它一些针对脑出血设计的定向穿刺仪尽管在结构上大大简化,但仍较复杂,手术中头部消毒铺巾后使用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便宜、定位准确的脑深部血肿和脑室定向穿刺仪。
[0007]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脑深部血肿和脑室定向穿刺仪,包括平面确定尺、穿刺方向参照杆以及穿刺引导管,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平面确定尺包括横向透明直尺和竖向透明直尺,横向透明直尺与竖向透明直尺通过橡皮筋互相垂直固定;所述穿刺方向参照杆与横向透明直尺通过橡皮筋互相垂直固定,穿刺引导管也通过橡皮筋与横向透明直尺互相垂直固定。
[0009]所述穿刺方向参照杆的下部具有翼边,翼边与横向透明直尺垂直。能便于确定位置。
[0010]所述竖向透明直尺的两侧均具有刻度指示线。方便读取距离。
[0011]所述横向透明直尺的上侧具有波浪纹。便于调节穿刺引导管角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3]1.价格便宜,所需材料仅为2把直尺、2个Iml注射器和3根橡皮筋,成本价格小于5元。2.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无需任何加工和机械固定元件。3.体积小,术中使用方面,大大缩短手术时间;4.精确度较高,完全能满足脑深部血肿、脑室穿刺的要求。尤其适合在基层、边远地区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脑深部血肿定向穿刺时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脑室定向穿刺时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病人脑深部血肿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CT扫描经靶点层面图;
[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靶点投影图。
[0019]为了从就地取材以及经济角度出发,图中,1-1为市售的带波浪纹的15cm透明直尺称为横向透明直尺,作为穿刺引导管3和穿刺方向参照杆2的载体;1-2为市售的两侧刻度相对应的15cm透明直尺称为纵向透明直尺,用于测量靶点深度(Y) ;2为尾端朝下的Iml注射器针筒作为穿刺方向参照杆,尾翼调节至与横向尺垂直;3为剪掉头端的Iml注射器针筒作为穿刺引导管;5为橡皮筋。两尺十字交叉固定后即确定了穿刺平面,橡皮筋固定便于位置调节,横向透明尺一边带波浪纹是为了便于穿刺引导管3任意角度调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2所示;一种脑深部血肿和脑室定向穿刺仪,包括平面确定尺1、穿刺方向参照杆2以及穿刺引导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确定尺I包括横向透明直尺1-1和竖向透明直尺1-2,横向透明直尺1-1与竖向透明直尺1-2通过橡皮筋4互相垂直固定;所述穿刺方向参照杆2与横向透明直尺1-1通过橡皮筋4互相垂直固定,穿刺引导管3也通过橡皮筋4与横向透明直尺1-1互相垂直固定。
[0022]所述穿刺方向参照杆2的下部具有翼边5,翼边5与横向透明直尺1-1垂直。
[0023]所述竖向透明直尺1-2的两侧均具有刻度指示线6。
[0024]所述横向透明直尺1-1的上侧具有波浪纹7。
[002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如图1飞所示)
[0026]首先进行术前靶点定位:1.读CT片,选择靶点层面,根据CT扫描基线在颅侧标记出该层面投影线α,并在头顶标记出正中矢状线β。2.在靶点所在CT层面上定靶点坐标Τ(Χ、Υ)。X为靶点到中线的距离;Y为靶点到额部正中头皮切线的距离。3.用平面确定尺在靶点层面颞侧颅表标记靶点的投影点Τ’(Χ’、Υ),Χ’为Τ’到中线的距离。4.标记发迹后额部穿刺点P (Χ,0)ο 5.连接PT’,该弧线所在平面即为穿刺平面。
[0027]然后进行术中定向穿刺仪组装:仅需两步。1.用橡皮筋将两尺十字交叉固定成为穿刺的平面确定尺1,根据靶点侧别决定交叉点靠左或靠右,穿刺靶点在左侧,十字交叉左移,靶点在右侧,十字交叉右移;2.用橡皮筋4将穿刺方向参照杆2和穿刺引导管3固定在横向透明直尺1-1上,两者长轴与直尺刻度线一致,使穿刺方向参照杆2、穿刺引导管3和纵向透明直尺1-2三者平行。
[0028]最后在芽刺脑深部血肿时:请参读附图1
[0029]使用方法:调节穿刺参照杆2、穿刺引导管3在横向透明直尺上1-1上的位置。穿刺方向参照杆2到纵向透明直尺1-2距离为V,穿刺引导管3到穿刺方向参照杆2的距离为X。将穿刺平面确定尺I与PT’线重叠,穿刺平面即确定,穿刺方向参照杆2两侧的翼边5与正中矢状线重叠,穿刺引导管3即与矢状面平行,穿刺点P到靶点T的实际距离Y’通过纵向透明尺1-2读出,在该平面上靶点的坐标转化为(X、Y’),然后借助定向穿刺仪将引流管通过穿刺引导管3送至深度为Y’处即达靶点。
[0030]在脑室定向穿刺时:请参读附图2
[0031]术前靶点定位:穿刺靶点定位方法同上所述。在靶点扫描层面的颞侧颅表标记出靶点的投影点T’。2.在额部发迹后标记出穿刺点P(距离中线3cm)。3.连接穿刺点和投影点PT’,确定穿刺平面。
[0032]术中定向穿刺仪组装:方法同上所述。
[0033]使用方法:调节穿刺参照杆2、穿刺引导管3在横向透明直尺上1-1上的位置。穿刺方向参照杆2到纵向透明直尺1-2距离为(X’ -X),穿刺引导管3到穿刺方向参照杆2的距离为(3-X)。将穿刺平面确定尺I与PT’线重叠,穿刺平面即确定,穿刺方向参照杆2两侧的翼边5与正中矢状线平行,穿刺引导管3即与矢状面平行,穿刺点P到靶点T的实际距离Y’通过纵向透明尺1-2读出,在该平面上靶点的坐标转化为(X、Y’)。先行模拟穿刺:在穿刺参照杆2中(垂直于横向透明直尺1-1)置入引流管A到预定深度Y’,通过穿刺引导管3置入引流管B,调节穿刺引导管3的角度,当引流管B顶端与引流管A顶端相遇时记录其深度。实际穿刺时,按此角度将引流管通过穿刺引导管3置入达记录深度时即达到靶点。
【权利要求】
1.一种脑深部血肿和脑室定向穿刺仪,包括平面确定尺(I)、穿刺方向参照杆(2)以及穿刺引导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确定尺(I)包括横向透明直尺(1-1)和竖向透明直尺(1-2),横向透明直尺(1-1)与竖向透明直尺(1-2)通过橡皮筋(4)互相垂直固定;所述穿刺方向参照杆(2)与横向透明直尺(1-1)通过橡皮筋(4)互相垂直固定,穿刺引导管(3)也通过橡皮筋(4)与横向透明直尺(1-1)互相垂直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深部血肿和脑室定向穿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方向参照杆(2)的下部具有翼边(5),翼边(5)与横向透明直尺(1-1)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深部血肿和脑室定向穿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透明直尺(1-2)的两侧均具有刻度指示线(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深部血肿和脑室定向穿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透明直尺(1-1)的上侧具有波浪纹(7)。
【文档编号】A61B17/34GK203777019SQ201420097424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5日
【发明者】官卫, 刘瑛 申请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