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临时起搏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064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临时起搏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新型临时起搏器。其包括:脉冲发生器、电极导线、电磁阀、气泵、储氧罐和导电球囊,所述导电球囊设置于电极导线的远端处并包裹远端,所述导电球囊与电极导线的远端相接触,所述电极导线外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具有与导电球囊内腔相连通的导气腔,所述导气腔的气口通过电磁阀与气泵和储氧罐相连接,所述绝缘层与导电球囊相融接。它通过导电球囊大大增加了与心肌的接触面积,即使在电极导线的远端少量脱位后也可与心肌保持电接触且由于接触面积增大,可减少起搏阈值,减小了对病人的刺激,产生了一定的有益效果。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临时起搏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新型临时起搏器。
【背景技术】
[0002]一些患者由于心率缓慢、心律不齐,心脏收缩力减弱,泵血量减少,身体各脏器血流灌注不足,缺血、缺氧引起功能衰竭,心脏随时可能停止跳动,危及患者的生命。床旁急诊安置临时起搏器可立即提高心率,改善缺血、缺氧,是抢救患者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是提高患者心率最直接的方法。临时起搏器通过发出脉冲电流刺激心肌,引起心脏兴奋收缩,从而替代了原有的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一定节律收缩,临时起搏器在使用时,需要电极导线的远端与心肌保持接触,但临时起搏器在使用时,由于电极导线的远端为游离状态(因无法固定)且患者会活动,故易出现电极移位或脱落导致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临时起搏器,它通过导电球囊大大增加了与心肌的接触面积,即使在电极导线的远端少量脱位后也可与心肌保持电接触且由于接触面积增大,可减少起搏阈值,减小了对病人的刺激,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新型临时起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发生器、电极导线、电磁阀、气泵、储氧罐和导电球囊,所述导电球囊设置于电极导线的远端处并包裹远端,所述导电球囊与电极导线的远端相接触,所述电极导线外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具有与导电球囊内腔相连通的导气腔,所述导气腔的气口通过电磁阀与气泵和储氧罐相连接,所述绝缘层与导电球囊相融接。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导电球囊由导电橡胶制成。
[000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导电球囊大大增加了与心肌的接触面积,即使在电极导线的远端少量脱位后也可与心肌保持电接触且由于接触面积增大,可减少起搏阈值,减小了对病人的刺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极导线远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临时起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发生器1、电极导线2、电磁阀3、气泵4、储氧罐5和导电球囊6,所述导电球囊6设置于电极导线2的远端21处并包裹远端21,所述导电球囊6与电极导线2的远端21相接触,所述电极导线2外包裹有绝缘层20,所述绝缘层20具有与导电球囊6内腔相连通的导气腔22,所述导气腔22的气口 23通过电磁阀3与气泵4和储氧罐5相连接,所述绝缘层20与导电球囊6相融接。
[0011]优选的,所述导电球囊6由导电橡胶制成。
[0012]在置入电极导线2时导电球囊6处于无气状态,置入后控制电磁阀3利用储氧罐5对导电球囊6进行充气,并使导电球囊6与心肌接触,由于导电球囊大大增加了与心肌的接触面积,即使在电极导线的远端少量脱位后也可与心肌保持电接触且由于接触面积增大,可减少起搏阈值,减小对病人的刺激,当使用完毕需取出时,控制电磁阀3利用气泵4对导电球囊6进行排气,然后取出电极导线2。
[0013]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临时起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发生器(I)、电极导线(2)、电磁阀(3)、气泵(4)、储氧罐(5)和导电球囊(6),所述导电球囊(6)设置于电极导线(2)的远端(21)处并包裹远端(21),所述导电球囊(6)与电极导线(2)的远端(21)相接触,所述电极导线(2)外包裹有绝缘层(20),所述绝缘层(20)具有与导电球囊(6)内腔相连通的导气腔(22),所述导气腔(22)的气口(23)通过电磁阀(3)与气泵(4)和储氧罐(5)相连接,所述绝缘层(20)与导电球囊(6)相融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临时起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球囊(6)由导电橡胶制成。
【文档编号】A61N1/375GK203790445SQ201420123222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5日
【发明者】盖延红, 栾晓东, 徐丹 申请人:青岛市中心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