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240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气管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气管镜,所述气管镜包括环状供氧管,所述环状供氧管内部设置有活检管以及与活检管并行设置的光纤,所述活检管内设有内窥镜且管身呈环状包绕镜身全周。在操作时可同时在活检及查看的过程中直接给氧,氧气从单独的入口进入,不占据活检孔。同时,在镜前段进入主支气管以下部位操作时,近端呼吸道仍可通过设置在供氧管侧壁上的通气孔直接给氧,加强了在操作过程中氧气的供给,使用安全性高、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
【专利说明】气管锖
V E K7t?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涉及一种气管镜。
【背景技术】
[0002]气管镜是当前针对呼吸道疾病的一种重要的诊断及治疗工具,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患者声门及气道中相当一部分空间被镜身占据,再加上操作的刺激,患者多感呼吸困难,很多患者很快出现缺氧的表现,从而影响了操作顺利进行,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既往有很多单位通过气管镜的活检孔在操作中进行供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缺氧的问题,但是由于供氧过程占据了活检孔,又影响了活检以及吸痰等操作的顺利进行,而且氧气只能从活检口放出,在主支气管以远的部位操作时,氧气只能供应到相应的肺叶或肺段,而不能从整体上解决供氧问题。如果能够通过其他途径实现在气管镜操作的同时给氧,将有助于操作过程的顺利实施,也会大大提高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0003]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结构简单以及使用方便的气管镜。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镜,所述气管镜包括环状供氧管,所述环状供氧管内部设置有活检管以及与活检管并行设置的光纤,所述活检管内设有内窥镜且管身呈环状包绕镜身全周。
[0005]所述环状供氧管的侧壁在内窥镜身下20cm部分留有一个或多个通气孔。
[000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气管镜,该气管镜有单独的环状供氧管,气管镜在光纤及活检孔的外周预留有通气管道,该供氧管或者与已有的活检管和光纤并行设置,或者直接用环状的管道直接套接在活检管和光纤上,管道呈环状包绕镜身全周,在镜身下20cm部分留有多个通气孔,在操作时可同时在活检及查看的过程中直接给氧,氧气从单独的入口进入,不占据活检孔。同时,在镜前段进入主支气管以下部位操作时,近端呼吸道仍可通过设置在供氧管侧壁上的通气孔直接给氧,加强了在操作过程中氧气的供给,使用安全性高、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管镜的结构示意图;
[0009]其中:
[0010]1-环状供氧管;2_活检管;3_光纤;4_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镜,包括活检管2以及光纤3,与传统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管镜还包括与活检管2以及光纤3并行设置的环状供氧管I。环状供氧管I采用套管,直接套接在活检管2和光纤3上,氧气从活检管2与套管之间的空隙中输送氧气;氧气还可从套管的外壁与内壁的夹层(也就是环型部分)送出,无论哪种输送氧气的方式,只要使氧气的输送管与活检管2分开,就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12]同时,本实用新型为了便于更加方便的使用,在供氧管I的侧壁上还开设有通气孔4,通气孔4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在气管镜的前段进入主支气管以下部位操作时,近端呼吸道仍可通过设置在供氧管I侧壁上的通气孔4直接给氧,进一步的加强了在操作过程中氧气的供给。
【权利要求】
1.一种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镜包括环状供氧管,所述环状供氧管内部设置有活检管以及与活检管并行设置的光纤,所述活检管内设有内窥镜且管身呈环状包绕镜身全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供氧管的侧壁在内窥镜身下20cm部分留有一个或多个通气孔。
【文档编号】A61M16/04GK203749382SQ201420162425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4日
【发明者】蔡少华, 李洪霞, 左震华, 梁小燕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