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析用人工血管补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2558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析用人工血管补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析用人工血管补片,包括末端封闭阀、双通道留置管、人工血管补片、自然弯度穿刺针和防逆流阀,所述防逆流阀安装于所述人工血管补片上,所述防逆流阀的另一端于所述双通道留置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双通道留置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末端封闭阀连接,所述自然弯度穿刺针穿过所述双通道留置管外后在所述防逆流阀处漏出针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人工血管补片缝合于人体血管,有效减少血液附着的部位,降低血栓发生的概率;涤纶褥套能够有效的防治皮肤切口处感染的逆行扩撒;补片置于体内后透析时无需反复穿刺,极大地改善患者透析质量,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透析用人工血管补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透析用人工血管补片。
【背景技术】
[0002]肾功能衰竭是目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而且随着移植肾来源的日趋紧张,越来越多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只能采取血液透析的方法延续生命。
[0003]而目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建立始终没有一个好的方法。传统的方法有动静脉内瘘、颈内静脉置管、人工血管搭桥等,但是这些方法畸高的血栓形成率使得患者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新血管进行手术,而面对可用静脉血管耗尽的患者则只能选择腹膜透析的方法,甚至放弃透析治疗。
[0004]现阶段使用的方法,或多或少都有其弊端。
[0005]动静脉瘘虽然可保证透析流量但是术后血栓发生率及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均特别高,且如果出现血管的损伤,再次手术则只能选择另外的血管解剖,这将会造成血管堵塞多次手术的患者面对无血管可用的局面。这不但造成了患者的身心痛苦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0006]颈内静脉置管可用时间相对较短,面对长则几十年的透析生活,颈内静脉置管最长的使用时间仅为I年,且长期置管会对患者上腔静脉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使患者上腔静脉回流障碍而出现上肢及面部肿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0007]人工血管搭桥目前作为动静脉瘘的最终替代手段并未广泛采用,主要因为1.其耗费较高,一根人工血管少则数千多则上万,普通病人难以负担;2,人工血管仍然无法摆脱动静脉血栓出现的情况,且由于其异物性,人工血管生成血栓的概率并不低于动静脉内瘘手术。且由于人工血管的不可修复性,穿刺人工血管后的血栓附着使得其更易出现血栓栓塞的情况。
[0008]腹膜透析可以用于无法再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但腹膜透析效果并不十分乐观,特别是对于存在腹膜的病变的患者,他们则无法进行腹膜透析。
[0009]综上所述,目前血管通路建立的方法的主要缺点有:
[0010]1.不可逆的改变了动静脉血管的解剖结构,对于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0011]2.人工血管等植入物的加入使异物长期存在于人体血管内,一方面异物长时间的刺激血管使得血管增生狭窄;另一方面,血液长时间流经官腔样的人工材料,使得血小板不停地附着于管壁,进而形成人工血管内血栓。
[0012]3.现有技术均要采取反复穿刺血管的方法,一方面使得血管反复受到损伤增加了血栓形成的概率;另一方面,反复的穿刺使得血管壁逐渐薄弱进而形成假性动脉瘤,而其则有随时破裂的风险,危及患者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1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透析用人工血管补片,以建立一种可靠的透析用人工血管通路。
[001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15]本实用新型包括末端封闭阀、双通道留置管、人工血管补片、自然弯度穿刺针和防逆流阀,所述防逆流阀安装于所述人工血管补片上,所述防逆流阀的另一端于所述双通道留置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双通道留置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末端封闭阀连接,所述自然弯度穿刺针穿过所述双通道留置管外后在所述防逆流阀处漏出针头。
[0016]进一步,所述双通道留置管的外围套装有涤纶褥套。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透析用人工血管补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人工血管补片缝合于人体血管,尽可能最小化异物与人体血液接触的程度,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血液附着的部位,从而降低血栓发生的概率;补片缝合的方式最小程度的改变动脉解剖构造,当废用本装置时将其切除又可恢复原有动脉解剖,对动脉支配区的血液供应基本无影响;本补片缝合于动脉,在满足透析流量的同时又不影响动脉血液供应及静脉血液回流,解决了动静脉瘘因引流量不稳定造成的肢体肿胀问题;褥套套装于双通道留置管的外围,能够有效的防治皮肤切口处感染的逆行扩撒;补片置于体内后透析时无需反复穿刺,极大地改善患者透析质量。另外,双通道留置管能够有效避免透析前后血液的混合,且自然弯度穿刺针进入人体血管后可回复本身自有的弯度,分别指向动脉端及静脉端,可以有效保证血流充分进入透析机。因此其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_末端封闭阀、2-涤纶褥套、3-双通道留置管、4-人工血管补片、5-自然弯度穿刺针、6-防逆流阀、7-血管、8-皮肤。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末端封闭阀1、双通道留置管2、人工血管补片4、自然弯度穿刺针5和防逆流阀6,防逆流阀6安装于人工血管补片4上,防逆流阀6的另一端于双通道留置管3的一端连接,双通道留置管3的另一端与末端封闭阀I连接,双通道留置管3的外围套装有涤纶褥套2,自然弯度穿刺针5穿过双通道留置管3外后在防逆流阀6处漏出针头。
[0023]使用时,人工血管补片缝合于血管7上,通过双通道留置管3与皮肤8外的末端封闭阀I连接,涤纶褥套2置于皮肤8下,涤纶褥套8的作用是防止逆行感染,防逆流阀6有效防止血液逆流进入留置针,并可使肝素完全存储于留置针内。
[0024]透析时,通过末端封闭阀I穿入自然弯度针5。自然弯度穿刺针5通过双通道留置管3后穿过防逆流阀6进入血管。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透析用人工血管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末端封闭阀、双通道留置管、人工血管补片、自然弯度穿刺针和防逆流阀,所述防逆流阀安装于所述人工血管补片上,所述防逆流阀的另一端于所述双通道留置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双通道留置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末端封闭阀连接,所述自然弯度穿刺针穿过所述双通道留置管外后在所述防逆流阀处漏出针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析用人工血管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道留置管的外围套装有涤纶褥套。
【文档编号】A61F2/06GK203763297SQ201420166049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8日
【发明者】郑鑫 申请人:郑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