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281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上设有进风口(3)、出风口(2)和电源接口(11),且壳体内设有滤网(6)和风机(7),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负离子发生器(4),所述负离子发生器(4)在进风口(3)和出风口(2)处均设有负离子发射端(5);所述的滤网(6)为静电滤网。其优点是:在进风口(3)处释放负离子与静电滤网(6)产生耦合作用,大幅提升滤网(6)对粉尘的吸附效率,净化效率高,节能静音。
【专利说明】车载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和城市交通拥堵加剧,人们在车内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承受着车内和车外空气污染的双重危害。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大量研究证实:90%的汽车内甲醛或苯含量超标,部分车辆超标数十倍以上。由于车内空间狭小,空气流通性差,污染得不到扩散,人们在车内呆的时间越久,对人的健康危害就越大,通常会造成胸闷头晕,恶心困乏等症状,严重威胁到行车安全和身体健康。目前车内空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有汽车内饰持续释放的甲醛、苯系物和TV0C、车内吸烟和各种食物残留变质的异味等化学性气体污染;空气灰尘颗粒,尾气重金属颗粒悬浮,轮胎摩擦微粒等物理性粉尘污染;汽车空调系统滋生大量细菌,空气中飘散的细菌病毒以及咳嗽感冒散发在空气中的感染源病毒等生物性污染。
[0003]针对这些污染,现有车载净化器一般采取主要三种方式净化,一是纯负离子释放净化;二是传统滤网机械过滤(靠滤网纤维密度);三是滤网过滤并向空气释放负离子。上述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结构一般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和电源接口,壳体内设有风机、过滤净化模块,所述过滤净化模块为现有主要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所述方式三为前两种方式的结合。所述方式三主要净化核心依然是滤网过滤,也是目前现有技术净化器最常使用的技术。滤网过滤也即密度过滤,依靠滤网纤维的密度过滤粉尘颗粒,这种过滤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要达到较高的净化效率,必须提高滤网的密度级别,密度越高,风阻就会越大,造成风机的运行负载就越大,导致机器的功耗以及噪音均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净化效率高、功耗、噪音低的车载空气净化器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家用空气净化器:它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和电源接口,且壳体内设有滤网和风机,其技术特点是,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在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均设有负离子发射端,所述设在进风口处的负离子发射端位于进风口和滤网之间,所述设在出风口处的负离子发射端位于出风口和滤网之间;所述的滤网为静电滤网。
[0006]采用以上结构的车载空气净化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负离子发射器设置在进风口处的负离子发生端向被吸入的空气释放负离子,使被吸入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微粒带上电荷;且滤网为静电滤网,根据电性相吸原理,能吸附带电后的微粒;与传统滤网相比可以在密度级别降低很多的情况下,达到相同的净化效果。这种在进风口处释放的负离子与静电滤网之间能够形成一种耦合作用,可以大幅提升滤网的净化效率,同时又能降低风阻,进而大幅降低了风机的运转功率和噪音。[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进风口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壳体后侧壁的两端;所述的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前侧壁上,两个进风口与出风口呈三角形分布。这一设置,使空气从出风口向前吹出后,碰到汽车内壁而向后扩散,最后从进风口进入。进风口和出风口在车载空气净化器的两个极端,这样车内空气气流形成前后首尾循环,循环距离最大,能更加有效和充分的净化车内空气,净化效果更好。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两个进风口处均设有负离子发射端,所述的负离子发射端与负离子发生器相连接。这一设置,由于在两个进风口处释放负离子,能充分使吸入空气中的微粒带上负电荷。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滤网为静电滤网是指所述的滤网是带纳米驻极体的滤网。驻极体是一种经过电场极化后,能长期存有电荷的电介质。该滤网特性是在传统滤网基础上融入纳米驻极体,能够产生3千伏左右的恒性静电场,可以吸附空气中带电粒子,解决了传统滤网依靠密度阻隔过滤和长期使用,滤网被堵等导致风阻越来越大的问题。
[0010]作为改进,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置滤网的空腔,所述的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一个可将滤网取出的开口,所述的开口上连接有一块可打开的盖板。这一设置,使滤网的更换由传统的从顺着过滤方向更换为垂直于过滤方向的侧面抽取式更换,滤网更换更方便。
[0011]作为改进,所述的壳体的底部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的凹槽内均连接有一防滑垫。该防滑垫的外端面高出壳体的底面。这一设置,由于多点接触更加有利于机器在不平整的表面的稳定性,使汽车在转弯、刹车、加速等情况下基本保持稳固。
[0012]作为改进,所述壳体的底部并排设有两个内凹,且每个内凹均连接有一块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内凹之间的空隙可容固定带穿过。这一设置,解决了现有产品在装固定带时,需要用螺钉拆装固定板,安装方便;车载空气净化器可通过固定带固定在汽车座椅上,使用更贴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载空气净化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载空气净化器的盖板打开后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载空气净化器的排风示意图。
[0017]图5是本实用新型车载空气净化器与现有技术空气净化器的滤网净化效率对比示意图。
[0018]图中所示:1、壳体,2、出风口,3、进风口,4、负离子发生器,5、负离子发射端,6、滤网,7、风机,8、开口,9、盖板,10、防滑垫,11内凹、,12、固定板,13、电源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车载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1,壳体I的前侧壁上设有一个出风口 2,壳体I的后侧壁上设有两个进风口 3,两个进风口 3与出风口 2呈三角形分布;壳体I的侧壁上还设有电源接口 13。
[0021]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带纳米驻极体的滤网6、风机7,所述的壳体I内设有容置滤网6的空腔,所述的壳体I的后侧壁上设有一个可将滤网6取出的开口 8,所述的开口 8上连接有一块盖板9,所述的盖板9与开口 8可拆式连接;壳体I内还设有一个负离子发生器4,所述负离子发生器4在进风口 3和出风口 2处均设有负离子发射端5 ;所述设在进风口 3处的负离子发射端5位于进风口 3和滤网6之间,所述设在出风口处2的负离子发射端5位于出风口 2和滤网6之间,所述的负离子发射端5均与负离子发生器4相连接;所述壳体I的底部设有两个内凹11,所述的内凹11均连接有一块固定板12,所述的固定板12与内凹11之间的空隙可容固定带穿过。
[0022]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口 3和出风口 2的设置使车内空气形成前后首尾循环,循环距离最大,能更加有效和充分的净化车内空气,净化效果好。
[0023]如图5所示,在同等滤网风阻(滤网密度)的情况下,带驻极体滤网与负离子耦合的方式净化效率最高,在同等净化效率的情况下,带驻极体滤网与负离子耦合的方式所产生的风阻最低,使其功耗、噪音也最低。
[0024]通过对传统滤网、带驻极体的滤网以及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负离子释放与带驻极体的滤网耦合这三种方式进行实验,其结果如表一所示。
[0025]表一:
[0026]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I),所述的壳体上设有进风口(3)、出风口(2)和电源接口(11),且壳体内设有滤网(6)和风机(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I)内设有负离子发生器(4),所述负离子发生器(4)在进风口(3)和出风口(2)处均设有负离子发射端(5);所述的滤网(6)为静电滤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口(3)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壳体(I)后侧壁的两端;所述的出风口(2)设置在壳体(I)的前侧壁上,两个进风口(3)与出风口(2)呈三角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进风口(3)处均设有负离子发射端(5),所述的负离子发射端(5)与负离子发生器(4)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网(6)为静电滤网是指所述的滤网(6)是带纳米驻极体的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内设有容置滤网(6)的空腔,所述的壳体(I)的侧壁上设有一个可将滤网(6)取出的开口(8),所述的开口(8)上连接有一块可打开的盖板(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I)的底部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的凹槽内均连接有一防滑垫(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的底部并排设有两个内凹(11),且每个内凹(11)均连接有一块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与内凹(11)之间的空隙可容固定带穿过。
【文档编号】A61L9/22GK203780272SQ201420172492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0日
【发明者】蔡佳 申请人:上海赛菲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