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动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298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旋动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动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管内腔中,且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贴紧;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的头部都设有导尿孔,且内管旋转一定角度后外管上的导尿孔与内管上的导尿孔重合;所述外管的头部上位于所述导尿孔之后还设有球囊,所述外管的尾部设有注水/注气接头,所述外管管壁上还设有注水/注气通道连通所述注水/注气接头与所述球囊。本实用新型的旋动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通过旋动内管,可使内管上的导尿孔与外管上的导尿孔对齐,从而可方便有效的实现对导尿过程的控制;安全卫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专利说明】旋动导尿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尿管,特别涉及一种旋动导尿管。
【背景技术】
[0002]医用导尿管是现代医疗实践中最常用的医疗器材之一。传统导尿管前端设有导尿孔,在插入膀胱内后尿液会马上顺着导尿孔导流出体外,有时由于膀胱内尿液压力大会使导出的尿液速度过快,使医护人员手忙脚乱,还有可能喷溅到衣服或者地上,操作极不方便,也不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出一种旋动导尿管,该旋动导尿管插入膀胱后不会马上导尿,通过旋动导尿管即可轻松导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旋动导尿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管内腔中,且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贴紧;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的头部都设有导尿孔,且内管旋转一定角度后外管上的导尿孔与内管上的导尿孔重合;所述外管的头部上位于所述导尿孔之后还设有球囊,所述外管的尾部设有注水/注气接头,所述外管管壁上还设有注水/注气通道连通所述注水/注气接头与所述球囊。旋动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通过旋动内管,可使内管上的导尿孔与外管上的导尿孔对齐,从而可方便有效的实现对导尿过程的控制。
[0006]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导尿管的旋转导尿,所述内管长于所述外管。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内管和外管上的导尿孔都两个。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旋动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通过旋动内管,可使内管上的导尿孔与外管上的导尿孔对齐,从而可方便有效的实现对导尿过程的控制;安全卫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_外管;2-内管;31_外管导尿孔;32_内管导尿孔;4-球囊;5_注水/注气接头;6-注水/注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0013]一种旋动导尿管,包括外管I和长于外管I的内管2,内管2可转动地设置在外管I的内腔中,且内管2的外壁与外管I的内壁贴紧;内管2与外管I的头部都设有两个导尿孔,且内管2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使外管导尿孔31与内管导尿孔32重合;外管I的头部上位于外管导尿孔31之后还设有球囊4,外管I的尾部设有注水/注气接头5,外管I管壁上还设有注水/注气通道6连通注水/注气接头5与球囊4。
[0014]本实施例的旋动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通过旋动内管2,可使内管导尿孔31与外管导尿孔32对齐,从而可方便有效的实现对导尿过程的控制。
[001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旋动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管内腔中,且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贴紧;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的头部都设有导尿孔,且内管旋转一定角度后外管上的导尿孔与内管上的导尿孔重合;所述外管的头部上位于所述导尿孔之后还设有球囊,所述外管的尾部设有注水/注气接头,所述外管管壁上还设有注水/注气通道连通所述注水/注气接头与所述球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动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长于所述外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动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外管上的导尿孔都两个。
【文档编号】A61M25/10GK203816051SQ201420176558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4日
【发明者】王宗凌 申请人:四川省安利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