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血小板收集率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453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提高血小板收集率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血小板收集率的装置,包括血液成份分离器、富成份血小板转移袋、T型三通和四通,所述T型三通的一端连接血液成份分离器的进血管路,一端通过四通连接血液成份分离器的血小板收集管路,第三端连接富成份血小板转移袋。本实用新型提高血小板收集率的装置的所有组成部分均采用密封连接成套,形成完全封闭的医用器具,临床使用安全,保证分离过程的安全、无污染、无泄漏,具有操作便捷、收集效率高、无混入其它不需要血液成份的优势。
【专利说明】提高血小板收集率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血小板收集率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血液成份分离器血小板收集率的装置,属于血液成份机一次性使用医用消耗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人体献血仍是医用血液的主要来源。在献血时,往往只需要某种或某几种特定的血液成份,例如血浆、血小板、红细胞或白细胞等,而其他成份可回输给献血者,以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因此,在现代献血技术中,多采用血液成份采集分离的方法,即由献血者采集出的全血分离成不同的成份,把需要的成份取出,然后把剩下的成份血回输给献血者。
[0003]现在已经有将采集的血液通过血液成份分离器对血液成份进行分离,但血小板的收集率较低,并含有较多的白细胞与红细胞,其它血液成份混入过高,将导致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增加输血风险,而若采用血小板去白细胞滤器又将使成本大幅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血小板收集率的装置,提高血小板收集率,减少其它血液成份的混入;解决现有血液成份分离器在输液过程中,血液成份混入过高,容易导致非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增加输血风险,若采用血小板去白细胞滤器又将使成本大幅增加的技术问题,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提高血小板收集率的装置,包括血液成份分离器、富成份血小板转移袋、T型三通和四通,所述T型三通的一端连接血液成份分离器的进血管路,一端通过四通连接血液成份分离器的血小板收集管路,第三端连接富成份血小板转移袋。
[0006]作为优选方式,富成份血小板转移袋与T型三通之间通过连接软管相连。
[0007]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血液成份分离器包括采血装置、分离杯、产品收集袋和血浆转移袋,采血装置包括位于前段的采血针和抗凝剂注入装置,采血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软管与分离杯相连,分离杯的输出端通过四通连接血小板收集管路、血浆转移袋和T型三通。
[0008]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采血装置和分离杯之间设有多通道集成泵卡。
[0009]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在分离杯后端的软管上设有一排气袋。
[0010]本实用新型中部分零件的作用如下:
[0011]富成份血小板转移袋:收集每一循环收集血小板结束之后仍含有血小板的富成份血。
[0012]采血装置:用于将人体血液引出的通道。
[0013]分离杯:血液成份分离的主要部件,其与分离机配套分离血液成份时转速为5500r/mino
[0014]产品收集袋:用于最终血小板的收集。
[0015]血浆转移袋:用于在分离血液成份时血浆的每一循环临时收集。
[0016]排气袋:用于每一循环时将分离器系统内的无菌空气的收集。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高血小板收集率的装置的所有组成部分均采用密封连接成套,形成完全封闭的医用器具,临床使用安全,保证分离过程的安全、无污染、无泄漏,具有操作便捷、收集效率高、无混入其它不需要血液成份的优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高血小板收集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_血液成份分离器,2-富成份血小板转移袋,3-血小板收集管路,4-进血管路,5-连接软管,6-T型三通,7-采血装置,8-分离杯,9-排气袋,10-产品收集袋,11-血浆转移袋,12-采血针,13-抗凝剂注入装置,14-四通,15-多通道集成泵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
[00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高血小板收集率的装置包括血液成份分离器1、富成份血小板转移袋2和T型三通6以及四通14,所述T型三通6的一端连接血液成份分离器I的进血管路4,一端连接血液成份分离器I的血小板收集管路3,第三端通过连接软管5与富成份血小板转移袋2相连。所述血液成份分离器I包括采血装置7、分离杯8、产品收集袋10和血浆转移袋11。采血装置7包括位于前段的采血针12和抗凝剂注入装置13,采血针12与人体接触,通过针头进行即时采血。为了防止新采集的血液凝固,因此通过抗凝剂注入装置注入抗凝剂,将经过混入抗凝剂后的新鲜血液通过软管输出。采血装置7的输出端通过软管与分离杯8相连,血液在分离杯中进行分离。采血装置7和分离杯8之间设有多通道集成泵卡15,多通道集成泵卡15是为了防止软管缠绕而设置的一个起卡固作用的卡子。采血装置7和分离杯8之间设有控制阀门。在分离杯8后端的软管上设有一排气袋9,该排气袋9的为了预先排除管道中的空气。分离杯8的输出端通过四通14连接血小板收集管路3,四通的另外二个端头分别通过软管连接产品收集袋10、血浆转移袋11和T型三通6。血液进入分离杯分离后轻密度的血浆首先通过四通经过连接软管进入血浆转移袋中,当分离机监测到管路有血小板时,分离机上控制血浆转移袋的阀门关闭,血小板经过四通14进入产品收集袋10中进行收集,当分离机监测到管路上血小板浓度降低时,分离机上控制血小板收集袋10的阀门关闭,剩余含有血小板的血浆等其它成分通过四通14与T型三通6流入到富成份血小板转移袋2中,此时,分离杯停止分离血液成份,将分离杯中的红细胞与血浆转移袋11中的血浆通过集成泵卡15进入管路4还输给献血者,完成一个循环,第二个循环开始分离机通过集成泵卡15将富成份血小板转移袋2中的含量有血小板的富成份血浆与从人体引出的抗凝全血一起通过进血管路4泵入到分离杯8内进行血液成份的分离,这时分离杯8内的血小板浓度因从富成份血小板转移袋2中血小板的泵入而比第一循环分离杯中血小板浓度大,随后的血小板采集程序与第一循环完全一样,而采集的血小板浓度将显著提高,如此反复采集所得到的血小板浓度与纯度会得到大幅提高,直到达到分离机设置的目标采集量。
[0023]所有组成部分均采用密封连接成套,形成完全封闭的医用器具;通过与血液成份分离机配套使用,完成血小板的分离与收集,具有血液其它成份混入少、血小板收集效率高,并最大限度减少输血反应,保护献血员的健康。
[00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25]由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一次性使用血液成份分离器进行血小板每循环采集,在每循环收集血小板的起始与结束之前利用相关阀门将含有丰富血小板的血液成份预先收集到富成份血小板转移袋中,而保留中段纯度较高的血小板收集到产品收集袋内。然后,在下一个循环分离血小板时将富成份血小板转移袋中的富含血小板的血液成份与全血一起泵入到分离杯内进行分离、浓缩血小板。此时,分离杯的血小板浓度较全血中血小板浓度高,当达到机器设定的收集阀门值时,进行自动血小板的收集程序。收集程序仍然按收集血小板的起始与结束之前,再次将含有丰富血小板的血液成份预先收集到富成份血小板转移袋中,而保留中段纯度较高的血小板收集到产品收集袋内,如此反复循环进行分离、浓缩与收集血小板直至完成设定血小板的采集设定标准。此种方法可以充分提高血小板每循环血小板的收集率,并可以很好的排除其它血液成份的混入。整个过程在一个完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闻效,安全。
[0026]经实验验证,经过本实用新型可达到高效自动分离,具有操作便捷、收集效率高、无混入其它不需要的血液成份,临床使用安全的特点。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血小板收集率的装置,包括血液成份分离器(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富成份血小板转移袋(2)、T型三通(6)和四通(14),所述T型三通(6)的一端连接血液成份分离器(I)的进血管路(4),一端通过四通(14)与血液成份分离器(I)的血小板收集管路(3)连接,第三端连接富成份血小板转移袋(2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血小板收集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富成份血小板转移袋(2)与T型三通(6)之间通过连接软管(5)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血小板收集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成份分离器(I)包括采血装置(7)、分离杯(8)、产品收集袋(10)和血浆转移袋(11),采血装置(7)包括位于前段的采血针(12)和抗凝剂注入装置(13),采血装置(7)的输出端通过软管与分离杯(8)相连,分离杯(8)的输出端通过四通(14)连接血小板收集管路(3)、血浆转移袋(11)和T型三通(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血小板收集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采血装置(7)和分离杯(8)之间设有多通道集成泵卡(1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血小板收集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分离杯(8)后端的软管上设有一排气袋(9)。
【文档编号】A61M1/36GK203852647SQ201420212137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9日
【发明者】李飞, 杨周伟 申请人: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