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肿瘤冷冻穿刺治疗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肿瘤冷冻穿刺治疗装置,包括一端为斜切面的针管、穿入针管内一端与针管的斜切面相配合的活塞杆及穿入针管内的针体,所述针体一端的纵切面为弧形结构。活塞杆一端设置为斜切面的橡胶体或套置有一端为斜切面的橡胶套,能够将内腔中的肿瘤液吸出,防止机体感染。所述针体一端的纵切面为弧形结构,能够增大与肿瘤的接触面积,肿瘤包裹在针体一端接触面积大,一方面能够防止针体扎破肿瘤,另一方面冷冻效果好。当针管插入后,需要将活塞杆取出换装针体,取出时活塞杆能将内腔中的气体抽出,增加患者疼痛。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肿瘤冷冻穿刺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肿瘤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肿瘤冷冻穿刺治疗 装直。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治疗肿瘤的方式有多种,而其中的低温冷冻手术,对于早期和中期的肿瘤, 其冷冻治疗可作为手术的替代治疗。目前所使用的冷冻探针主要由针体、针柄、进氮管和出 氮管构成,针体的针尖均为斜切面尖锐状,一方面方便刺入皮下组织,另一方面斜切面与肿 瘤接触面积大,冷冻治疗效果好。如CN 202982205公开的一种肿瘤冷冻治疗针,包括针体、 设置在所述针体上方的针柄、分别设在所述针柄两端的进氮管和出氮管,所述针体内纵向 设有进气腔,所述进气腔分别与所述进氮管和出氮管连通,所述针体的下端设有针头,所述 针体上部进气腔的外侧环绕设有真空腔,所述针体上部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真空 腔连通的真空口,所述针体的下部位于所述真空腔下方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弹力管,所 述弹力管连通所述进气腔,所述弹力管的上部设有控制其形状的拉钩,所述拉钩的带钩端 悬挂在所述真空口上。其不足之处在于:1)虽然尖锐的针尖能够刺入皮下组织,但是尖锐 的针尖很容易把肿瘤刺破、出血,则会导致病变细胞急速扩散。2)现有的深部肿瘤治疗探 针是基于1961年美国神经外科医生LCooper与A. S. Lee合作研制的装置形式(以下简称 Cooper-Lee型冷刀),其核心在于通过精细导管的中心通道将液氮输送至冷刀头部并沿循 环通道返回,而最外层则抽成真空以达到隔热目的,这种结构可将冷量传送至待治疗部位 而在一定程度上又能避免对沿程健康组织造成冻伤,因而其结构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最主 要的冷冻治疗装置之一。然而,此类冷刀因真空结构的存在使得制造工艺相当复杂,其绝热 性能实际上很难保证(因真空体积太小),以至于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对沿程健康组织的低 温冻伤,而且冷刀需要定期抽空。3)冷冻针在使用过程难免会把肿瘤扎破,肿瘤液会渗漏在 内腔中,使机体感染病菌,现有的探针不能将肿瘤液吸出,需要另外找寻洗液设备,延长了 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肿瘤冷冻穿刺 治疗装置,能够刺入皮下组织,也不容易将肿瘤刺破;即使针尖将肿瘤刺破,也可将肿瘤液 吸出。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肿瘤冷冻穿刺治疗 装置,包括一端为斜切面的针管、穿入针管内一端与针管的斜切面相配合的活塞杆及穿入 针管内的针体,所述针体一端的纵切面为弧形结构。
[0005] 所述活塞杆一端套置有一端为斜切面的橡胶套。
[0006] 所述活塞杆为中空结构其内穿设泄压杆,该泄压杆一端套置有一端为斜切面的橡 胶套。
[0007] 所述针管与活塞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0008] 所述活塞杆与其内的泄压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0009] 所述针体包括外管、设置内外管内的内管及设置在内管的进氮管,所述进氮管与 内管之间的空腔构成出氮管,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空腔构成隔温腔。
[0010] 所述隔温腔内填充有隔温层。
[0011] 本实用新型在针管内设置与针管的斜切面相配合的活塞杆,一方面保证了针管端 斜切面的平滑,防止割伤皮肉组织;另一方面活塞杆一端设置为斜切面的橡胶体或套置有 一端为斜切面的橡胶套,能够将内腔中的肿瘤液吸出,防止机体感染。所述针体一端的纵 切面为弧形结构,能够增大与肿瘤的接触面积,肿瘤包裹在针体一端接触面积大,一方面能 够防止针体扎破肿瘤,另一方面冷冻效果好。当针管插入后,需要将活塞杆取出换装针体, 取出时活塞杆能将内腔中的气体抽出,增加患者疼痛;本申请的活塞杆为中空结构其内穿 设泄压杆,该泄压杆一端套置有一端为斜切面的橡胶套,此时向内推动泄压杆,使内外压相 同,这时将活塞杆取出,针管起到导向固定作用,不会给患者增加疼痛。所述针管与活塞杆 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活塞杆与其内的泄压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固定牢固便于穿刺;所 述针体包括外管、设置内外管内的内管及设置在内管的进氮管,所述进氮管与内管之间的 空腔构成出氮管,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空腔构成隔温腔,液氮从内管中间进入直接喷在 针体内腔,降温效果好;所述隔温腔内填充有隔温层,针管才用隔温材料制件,隔温层与针 管起到双层隔温作用,隔温效果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肿瘤冷冻穿刺治疗装置,包括一端为斜切面的针管5、穿 入针管5内一端与针管的斜切面相配合的活塞杆3及穿入针管内的针体7,所述针体7 -端 的纵切面为弧形结构。所述活塞杆3-端套置有一端为斜切面的橡胶套1。所述活塞杆为 中空结构其内穿设泄压杆4,该泄压杆4 一端套置有一端为斜切面的橡胶套2。所述针管5 与活塞杆3之间通过螺栓6固定。所述活塞杆3与其内的泄压杆4之间通过螺栓6固定。 所述针体7包括外管12、设置在外管12内的内管9及设置在内管9的进氮管8,所述进氮 管8与内管9之间的空腔构成出氮管10,所述外管12与内管9之间的空腔构成隔温腔11。 所述隔温腔11内填充有隔温层。
[0016] 本实用新型在针管内设置与针管的斜切面相配合的活塞杆,一方面保证了针管端 斜切面的平滑,防止割伤皮肉组织;另一方面活塞杆一端设置为斜切面的橡胶体或套置有 一端为斜切面的橡胶套,能够将内腔中的肿瘤液吸出,防止机体感染。所述针体一端的纵 切面为弧形结构,能够增大与肿瘤的接触面积,肿瘤包裹在针体一端接触面积大,一方面能 够防止针体扎破肿瘤,另一方面冷冻效果好。当针管插入后,需要将活塞杆取出换装针体, 取出时活塞杆能将内腔中的气体抽出,增加患者疼痛;本申请的活塞杆为中空结构其内穿 设泄压杆,该泄压杆一端套置有一端为斜切面的橡胶套,此时向内推动泄压杆,使内外压相 同,这时将活塞杆取出,针管起到导向固定作用,不会给患者增加疼痛。所述针管与活塞杆 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活塞杆与其内的泄压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固定牢固便于穿刺;所 述针体包括外管、设置内外管内的内管及设置在内管的进氮管,所述进氮管与内管之间的 空腔构成出氮管,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空腔构成隔温腔,液氮从内管中间进入直接喷在 针体内腔,降温效果好;所述隔温腔内填充有隔温层,针管才用隔温材料制件,隔温层与针 管起到双层隔温作用,隔温效果好。
【权利要求】
1. 一种新型肿瘤冷冻穿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为斜切面的针管、穿入针 管内一端与针管的斜切面相配合的活塞杆及穿入针管内的针体,所述针体一端的纵切面为 弧形结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肿瘤冷冻穿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一端套 置有一端为斜切面的橡胶套。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肿瘤冷冻穿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为 中空结构其内穿设泄压杆,该泄压杆一端套置有一端为斜切面的橡胶套。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肿瘤冷冻穿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包括外管、 设置在外管内的内管及设置在内管的进氮管,所述进氮管与内管之间的空腔构成出氮管, 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空腔构成隔温腔。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肿瘤冷冻穿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腔内填充 有隔温层。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肿瘤冷冻穿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与活塞杆 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肿瘤冷冻穿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与其内 的泄压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文档编号】A61M1/00GK203873872SQ201420223043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4日
【发明者】李颖璐 申请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