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仰卧位b超检查移位调节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5162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病人仰卧位b超检查移位调节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人仰卧位B超检查移位调节床,其特征在于它由活动床面(1)、滑块(2)、立板座(3)、燕尾槽(4)、底座(5)、连接板(6)、调节螺母(7)、纵撑(8)、调节螺杆(9)、连接套()l0、手摇把(11)构成,活动床面(1)两端的下面设滑块(2),滑块(2)在两端立板座(3)的燕尾槽(4)内活动,立板座(3)的下面与底座(5)相接,两端的底座(5)用连接板(6)连为一体,调节螺母(7)设在纵撑(8)上面的中间位置,纵撑(8)的两端固定在立板座(3)上,调节螺杆(9)一端通过调节螺母(7)与活动床面(1)下面的连接套(10)连接,另一端设手摇把(11)。该病人仰卧位B超检查移位调节床,与目前的治疗方法相比,使用药氧雾化吸入疗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便于携带,见效快,提高治疗效果的优点。
【专利说明】病人仰卧位B超检查移位调节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B超检查辅助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病人仰卧位B超检查移位调节床。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使用的B超检查床,和普通病床一样,是固定的,人躺下检查时,若躺的不合适,需遵医生口令向里或向外移动身子,有时移动多次,调整体位麻烦,费时费力,特别在遇到老年耳聋病人或病瘫患者,移位更为费时,会给医生带来很多不便,移位时间拖长,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动床面,手摇移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病人仰卧位B超检查移位调节床。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病人仰卧位B超检查移位调节床,其特征在于它由活动床面、滑块、立板座、燕尾槽、底座、连接板、调节螺母、纵撑、调节螺杆、连接套、手摇把构成,活动床面两端的下面设滑块,滑块在两端立板座的燕尾槽内活动,立板座的下面与底座相接,两端的底座用连接板连为一体,调节螺母设在纵撑上面的中间位置,纵撑的两端固定在立板座上,调节螺杆一端通过调节螺母与活动床面下面的连接套连接,另一端设手摇把。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活动床面,在其上面设海绵垫。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病人仰卧在活动床面上,在检查过程中,需要病人移动时,医务人员摇动手摇把,顺时针方向摇手摇把活动床面向外,病人远离操作者,逆时针方向摇手摇把活动床面向里,病人靠近操作者,移位十分方便。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的移位方法相比,具有活动床面,手摇移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病人仰卧位B超检查移位调节床,其特征在于它由活动床面1、滑块2、立板座3、燕尾槽4、底座5、连接板6、调节螺母7、纵撑8、调节螺杆9、连接套10、手摇把11构成,活动床面I两端的下面设滑块2,滑块2在两端立板座3的燕尾槽4内活动,立板座3的下面与底座5相接,两端的底座5用连接板6连为一体,调节螺母7设在纵撑8上面的中间位置,纵撑8的两端固定在立板座3上,调节螺杆9 一端通过调节螺母7与活动床面I下面的连接套10连接,另一端设手摇把11。所述的活动床面1,在其上面设海绵垫12。
【权利要求】
1.一种病人仰卧位B超检查移位调节床,其特征在于它由活动床面(I)、滑块(2)、立板座(3)、燕尾槽(4)、底座(5)、连接板(6)、调节螺母(7)、纵撑(8)、调节螺杆(9)、连接套010、手摇把(11)构成,活动床面(I)两端的下面设滑块(2),滑块(2)在两端立板座(3)的燕尾槽⑷内活动,立板座⑶的下面与底座(5)相接,两端的底座(5)用连接板(6)连为一体,调节螺母(7)设在纵撑(8)上面的中间位置,纵撑(8)的两端固定在立板座(3)上,调节螺杆(9) 一端通过调节螺母(7)与活动床面(I)下面的连接套(10)连接,另一端设手摇把(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人仰卧位B超检查移位调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床面(I),在其上面设 海绵垫(12)。
【文档编号】A61B8/00GK203802494SQ201420228757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8日
【发明者】姚万发 申请人:姚万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