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盆动态稳定控制辅助步行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5167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盆动态稳定控制辅助步行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盆动态稳定控制辅助步行器,在U型底框的上方的后侧对称设置有两根竖直后杆,在位于同一侧的竖直前杆与竖直后杆之间设有水平横梁,在水平横梁上均设有弹性绳固定杆,在位于手臂托垫的下方对称设有两组膝盖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绳固定杆,在使用时,在人体的腰部位置通过若干根弹性绳的捆绑,给患者提供骨盘的稳定,使得人的躯干在移动时,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能够有良好的动态支撑,同时通过膝盖支撑组件,能够给患者的膝关节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不影响其活动的灵活性,两者结合充分保证了辅助支撑的作用,提高了康复治疗效果与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骨盆动态稳定控制辅助步行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盆动态稳定控制辅助步行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传统的辅助步行训练器能够给予上肢一定的支撑(支撑面高 度可根据需要调节)帮助减重,使得人体在减重下能够辅助步行,针对躯体运动功能较好 的神经、骨关节疾病患者术后理疗效果较好。
[0003] 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传统的辅助步行训练器在针对一些肌痉挛较重或姿势 异常的患者步行功能训练的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这些康复患者在传统辅助步行训练器的 帮助下可以进行简单的步行,但是由于骨盆没有有效地提供稳定的辅助,导致姿势及步态 的异常,整体躯干受力不平衡,影响治疗的效果。
[0004] 研究表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重要运动学因素包括身体重心侧方移动、患 侧髋关节伸展等运动异常,而身体重心侧方移动异常增大又与患侧髋关节伸展活动不良有 关,因此躯干及骨盆的控制能力是身体具有良好运动功能的保证,当躯干能够有效地移动 并具有稳定性,才能保证对上、下肢的控制,达到良好的锻炼恢复效果,同时在躯干直接支 撑的受力部位,即膝关节的支撑也尤为重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辅助的手段,均是 需要充分考虑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康复患者利用传统的辅助步行训练器 不能有效的控制骨盆和膝关节支撑而提出的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控制骨盆的稳定、 给膝关节灵活有力支撑的骨盆动态稳定控制辅助步行器。
[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盆动态稳定控制辅助 步行器,包括U型底框,在所述U型底框的底部设有万向轮,在所述U型底框的上方的前侧 对称设置有两根坚直前杆,在所述坚直前杆的上端部之间设有手臂托垫,在所述手臂托垫 上设有两个握持杆,在所述握持杆上安装有控制万向轮的刹车线,在所述U型底框的上方 的后侧对称设置有两根坚直后杆,在位于同一侧的坚直前杆与坚直后杆之间设有水平横 梁,在所述水平横梁上均设有弹性绳固定杆,
[0007] 在位于手臂托垫的下方对称设有两组膝盖支撑组件,所述膝盖支撑组件具有斜向 下伸出的L型支杆,所述L型支杆的一端焊接固定在手臂托垫的底部,另一端安装有液压伸 缩杆,在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伸出端部通过十字万向联轴器安装有膝部支撑壳,在所述膝部 支撑壳的外壁与U型底框之间设有伸缩支撑杆。
[0008]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膝部支撑壳呈半球形壳体结 构。
[0009]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伸缩支撑杆的下端部通过 轴销与U型底框转动连接。
[0010] 进一步的,考虑到方便放置手肘部位,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手臂托垫上设有手臂放 置凹槽。
[0011]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L型支杆的两个端部之间 的夹角为115°?135°,所述L型支杆焊接固定在手臂托垫的底部的一端的中心轴线与水 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5°?80°。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绳固定杆,在使用时,在人体的腰 部位置通过若干根弹性绳的捆绑,给患者提供骨盘的稳定,使得人的躯干在移动时,前、后、 左、右四个方向能够有良好的动态支撑,同时通过膝盖支撑组件,能够给患者的膝关节提供 有力的支撑,同时不影响其活动的灵活性,两者结合充分保证了辅助支撑的作用,提高了 康复治疗效果与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患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行走时的姿势示意图;
[0016] 图中:1. U型底框,2.万向轮,3.坚直前杆,4.手臂托垫,5.握持杆,6.刹车线, 7.坚直后杆,8.水平横梁,10.弹性绳固定杆,11.膝盖支撑组件,111. L型支杆,112.液压 伸缩杆,113.膝部支撑壳,114.伸缩支撑杆,12.弹性绳,13.弹性腰带,14.患者。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 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8]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骨盆动态稳定控制辅助步行器的优选实施例,包括U型 底框1,在U型底框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2,在U型底框1的上方的前侧对称设置有两根坚 直前杆3,在坚直前杆3的上端部之间设有手臂托垫4,在手臂托垫4上设有手臂放置凹槽, 在手臂托垫4上设有两个握持杆5,在握持杆5上安装有控制万向轮2的刹车线6,在U型 底框1的上方的后侧对称设置有两根坚直后杆7,在位于同一侧的坚直前杆3与坚直后杆7 之间设有水平横梁8,在水平横梁8上均设有弹性绳固定杆10,
[0019] 在位于手臂托垫4的下方对称设有两组膝盖支撑组件11,所述膝盖支撑组件 11具有斜向下伸出的L型支杆111,所述L型支杆111的两个端部之间的夹角为115°? 135°,可取120°,所述L型支杆111的一端焊接固定在手臂托垫4的底部,且该端部的中 心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5°?80°,可取75°,另一端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12,在 液压伸缩杆112的伸出端部通过十字万向联轴器安装有膝部支撑壳113,所述膝部支撑壳 113呈半球形壳体结构,其内侧可设置泡沫垫,用于贴合在膝关节的前端,在所述膝部支撑 壳113的外壁与U型底框1之间设有伸缩支撑杆114,所述伸缩支撑杆114的下端部通过轴 销与U型底框1转动连接,主要起到限位的作用,限制人的膝关节只能前后移动,而不左右 摇摆,防止受伤。
[0020] 如图2所示,在患者14的腰部套设有弹性腰带13,在弹性腰带13的侧壁上通过弹 性绳12可捆扎在伸缩支撑杆上,起到拉伸限位的作用,在患者行走累了之后,可以坐在臀 部坐垫9上小憩,同时支撑组件11可对膝关节的左、右晃动进行很好的稳定,同时在膝关节 抬起时,伸缩支撑杆114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支撑作用,液压伸缩杆112能够对其进行动态 辅助,使其膝关节能通过压力的感触和反馈,调整行走的姿势。
[0021]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 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 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 性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骨盆动态稳定控制辅助步行器,包括U型底框(1),在所述U型底框(1)的底 部设有万向轮(2),在所述U型底框(1)的上方的前侧对称设置有两根坚直前杆(3),在所 述坚直前杆(3)的上端部之间设有手臂托垫(4),在所述手臂托垫(4)上设有两个握持杆 (5),在所述握持杆(5)上安装有控制万向轮(2)的刹车线(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型底 框(1)的上方的后侧对称设置有两根坚直后杆(7),在位于同一侧的坚直前杆(3)与坚直后 杆(7)之间设有水平横梁(8),在所述水平横梁(8)上均设有弹性绳固定杆(10), 在位于手臂托垫(4)的下方对称设有两组膝盖支撑组件(11),所述膝盖支撑组件(11) 具有斜向下伸出的L型支杆(111),所述L型支杆(111)的一端焊接固定在手臂托垫(4)的 底部,另一端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12),在所述液压伸缩杆(112)的伸出端部通过十字万向 联轴器安装有膝部支撑壳(113),在所述膝部支撑壳(113)的外壁与U型底框(1)之间设有 伸缩支撑杆(114)。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动态稳定控制辅助步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膝部支撑壳 (113) 呈半球形壳体结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动态稳定控制辅助步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撑杆 (114) 的下端部通过轴销与U型底框(1)转动连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动态稳定控制辅助步行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臂托垫 (4)上设有手臂放置凹槽。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动态稳定控制辅助步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杆 (111)的两个端部之间的夹角为115°?135°,所述L型支杆(111)焊接固定在手臂托垫 (4)的底部的一端的中心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5°?80°。
【文档编号】A61H3/04GK203898664SQ201420228850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7日
【发明者】苏彬, 薛品, 张秀花, 郑泽, 王峰, 贾澄杰 申请人: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南京思伯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