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套管堵管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套管堵管器,包括内管、堵块和挡块,所述堵块套装在所述内管的下部外侧,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内管的上部外侧,所述内管上端连接有堵塞所述内管的端帽,当所述气管套管堵管器插入气管套管时,所述堵块与气管套管的内壁密封接触,所述挡块与所述气管套管的上端面接触。通过设置内管、堵块和挡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套管堵管器可以进行半堵管和全堵管试验,不用分别制造不同的堵管器;同时堵块与气管套管的内壁密封接触,使得堵塞比较严密,避免出现堵管器被咳出,堵管失败的情况。
【专利说明】一种气管套管堵管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套管堵管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对于临床上气管切开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拔管前必须先进行堵管实验; 目前,都是先试行半堵管24~48小时,如患者咳痰有力及无呼吸困难、憋气等情况,之后再 进行全堵管24~48小时,最后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拔管。
[0003] 目前在临床上没有专用的堵管器,都是医务人员自行制作,一般采用软木塞、橡胶 塞、针帽缠胶布等,需要分别制作半堵塞和全堵塞,比较繁琐,尤其是半堵塞制作麻烦,效果 不好;又由于手工制作,使用前需要消毒,可能存在消毒不彻底,造成感染;此外,目前手工 制作的半堵塞和全堵塞存在封堵不严密的问题,患者咳嗽时容易将堵塞咳出气管套管,造 成堵管失败。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套管堵管器,能够满足临床上气管切开患者拔管前的半 堵管和全堵管实验。
[0005]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种气管套管堵管器,包括内管、堵块和挡块,所述堵块套装在所述内管的下部外 侦h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内管的上部外侧,所述内管上端连接有堵塞所述内管的端帽,当所 述气管套管堵管器插入气管套管时,所述堵块与气管套管的内壁密封接触,所述挡块与所 述气管套管的上端面接触。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堵块为圆环柱形。
[0008] 为了增加从半堵管到全堵管过渡时,患者的适应能力,所述挡块上设置有调节所 述内管的气体流量的调节块。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挡块上开设调节槽,所述调节块位于调节槽内,所述调节块与所述 内管的外侧接触。
[0010]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槽的两侧壁上都设置有倾斜的凹槽,所述调节块的两侧设置 有凸柱,所述凸柱位于所述凹槽内。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堵块采用硅胶材料。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套管 堵管器,通过设置内管、堵块和挡块,当所述气管套管堵管器插入气管套管时,所述堵块与 气管套管的内壁密封接触,所述挡块与所述气管套管的上端面接触;同时通过在内管上端 连接有堵塞所述内管的端帽,半堵管时,端帽不扣合在内管上端,全堵管时将端帽扣合在内 管上端。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套管堵管器可以进行半堵管和全堵管试验,不用分别 制造不同的堵管器;同时堵块与气管套管的内壁密封接触,使得堵塞比较严密,避免出现堵 管器被咳出,堵管失败的情况。
[0013] 本实用新型生产后进行消毒,单独包装,符合无菌要求,安全方便,其生产成本低, 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0014]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 得更加清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气管套管堵管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中A-A向的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 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9] 参阅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气管套管堵管器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气管套管 堵管器,包括内管1、堵块2和挡块3,其中堵块2套装在内管1的下部外侧,挡块3设置在 内管1的上部外侧;并且内管1的上端连接有堵塞内管1的端帽4 ;当气管套管堵管器插入 气管套管时,堵块2与气管套管的内壁密封接触,挡块3与气管套管的上端面接触。
[0020] 通过设置内管1、堵块2和挡块3,当气管套管堵管器插入气管套管时,堵块2与气 管套管的内壁密封接触,这样保证了堵块2与气管套管的内壁的密封,使得堵塞比较严密, 不会出现堵管器被咳出,堵管失败的情况;挡块3与气管套管的上端面接触,使得挡块3位 于气管套管的外面,也就是保证了内管1的上端位于气管套管的外面,这样便于进行内管1 的上端的端帽4的扣合;同时在内管1的上端连接有堵塞内管1的端帽4,半堵管时,端帽 4不扣合在内管1的上端,此时气管套管通过内管1的上端与外界连通;全堵管时将端帽4 扣合在内管1的上端,此时气管套管与外界不连通。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套管堵管 器可以进行半堵管和全堵管试验,不用分别制造不同的堵管器。
[0021] 本实施例中,堵块2为圆环柱形,堵块2采用硅胶材料,这样保证了堵块2与气管 套管的内壁的密封接触,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弹性材料。
[0022] 为了增加从半堵管到全堵管过渡时,患者的适应能力,在挡块3上设置有调节内 管1的气体流量的调节块5,这样可以从半堵管到全堵管过渡时,通过调节块5逐步调小通 过内管1的气体流量,从而增加患者的逐步适应能力,最终扣合端帽4进行全堵管实验,来 达到尽早堵管的目的。
[0023] 本实施例中,在挡块3上开设有调节槽31,其中调节块5位于调节槽31内,调节块 5与内管1的外侧接触;这样通过调节块5挤压内管1的外侧,使得通过内管1的气体流量 变小。在调节槽31的两侧壁上都设置有倾斜的凹槽311,在调节块5的两侧设置有凸柱,凸 柱位于凹槽311内。这样通过向上推动调节块5,使得凸柱在凹槽311内移动,使得调节块 5挤压内管1的外侧,使得通过内管1的气体流量变小。
[002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 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 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 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 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气管套管堵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堵块和挡块,所述堵块套装在所述内 管的下部外侧,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内管的上部外侧,所述内管上端连接有堵塞所述内管 的端帽,当所述气管套管堵管器插入气管套管时,所述堵块与气管套管的内壁密封接触,所 述挡块与所述气管套管的上端面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套管堵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上设置有调节所述 内管的气体流量的调节块。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套管堵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上开设调节槽,所述 调节块位于调节槽内,所述调节块与所述内管的外侧接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管套管堵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的两侧壁上都设 置有倾斜的凹槽,所述调节块的两侧设置有凸柱,所述凸柱位于所述凹槽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气管套管堵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块为圆环柱 形。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气管套管堵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块采用硅胶 材料。
【文档编号】A61M16/04GK203874245SQ201420294428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5日
【发明者】郭壮丽, 邵占海, 刘宗超, 魏凌, 商玲, 韩迪 申请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