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式足内翻矫正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7916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式足内翻矫正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记载了一种充气式足内翻矫正仪,包括固定带、脚踏结构、支撑架、充气气囊、充气导管以及充气主机;固定带包括腿内侧固定带和腿外侧固定带,腿内侧固定带和腿外侧固定带均为T型结构,腿内侧固定带和腿外侧固定带通过脚踏结构相连并形成对称式结构;腿内侧固定带上设置有支撑架、充气气囊、充气导管以及充气主机,充气气囊通过充气导管与充气主机进行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架与固定带之间增加了充气气囊,再利用该充气气囊对支撑架来进行可调节的施压,同时,通过在支撑架与小腿之间设置了软质EVA层,从而在具有良好矫正效果的前提下,具备了更为舒适的使用感受,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种充气式足内翻矫正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气式足内翻矫正仪。

【背景技术】
[0002]足内翻是一种常见发育性畸形病症,可以发生在单足或双足。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足的肌腱和韧带(后侧和深部的)发育出现故障,未能与足部其他的肌腱韧带的发育保持同步,其后果是这些肌腱和韧带将足的后内侧牵拉向下,导致足向下向内扭转,足部的各块骨头因此处于异常的位置上,足部内翻、僵硬,并且不能回到正常的位置。
[0003]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足部常见畸形,出生后即可发现。软组织的变化均是继发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肌肉、韧带、关节囊、血管、神经等组织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如足内侧软组织即三角韧带、距舟韧带、跟舟韧带、胫后肌、屈趾长肌及屈拇长肌有挛缩或短缩;足背部及外侧的肌肉、韧带松弛;踝关节及距跟关节后侧关节囊、跟腓韧带、后距腓韧带及小腿三头肌发生短缩或挛缩;足底部距跟间韧带、跖腱膜、外展拇肌、屈趾短肌及小趾外展肌短缩。
[0004]目前治疗,早期以手法按摩矫正为主,3个月后需行长腿屈膝石膏管形矫形术,I岁以后(现有主张6个月后)需手术治疗。术后需加用矫形支具(如“丹尼斯布朗”夜用支具,或者FooTek足下至上矫形鞋),定期门诊检查,直至14岁以后,以防复发。
[0005]然而,目前的矫形支具一般是直接在小腿至足部内外侧固定硬质板,使用方法繁琐,且不舒适。


【发明内容】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式足内翻矫正仪,能有效克服传统足内翻矫正仪所存在的不足,具有不仅矫正效果得到保证,且矫正过程更为舒适的有点。
[0007]上述的一种充气式足内翻矫正仪,包括固定带、脚踏结构以及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式足内翻矫正仪还包括充气气囊、充气导管以及充气主机;
[0008]所述固定带包括腿内侧固定带和腿外侧固定带,所述腿内侧固定带和腿外侧固定带均为T型结构,所述腿内侧固定带和腿外侧固定带通过脚踏结构相连并形成对称式结构;
[0009]所述腿内侧固定带上设置有支撑架、充气气囊、充气导管以及充气主机;所述充气气囊通过充气导管与充气主机进行连接。
[0010]上述装置中,所述支撑架为长弧形硬质结构。
[0011]上述装置中,所述固定带上还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刺面、第一魔术贴毛面、第二魔术贴刺面以及第二魔术贴毛面。
[0012]上述装置中,所述充气主机为手动充气泵。
[0013]上述装置中,所述充气主机也可为电动充气泵。
[0014]上述装置中,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软质EVA层。
[00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气式足内翻矫正仪,通过在支撑架与固定带之间增加了充气气囊,再利用该充气气囊对支撑架来进行可调节的施压,同时,通过在支撑架与小腿之间设置了软质EVA层,从而在具有良好矫正效果的前提下,具备了更为舒适的使用感受,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充气式足内翻矫正仪的展开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支撑架的局部B-B剖面图。
[00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充气式足内翻矫正仪的展开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气式足内翻矫正仪,包括固定带、脚踏结构6、支撑架11、充气气囊4、充气导管7以及充气主机3。
[0022]其中,上述的固定带包括腿内侧固定带2和腿外侧固定带5,且腿内侧固定带2上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刺面I和第一魔术贴毛面10,腿外侧固定带5上设置有第二魔术贴刺面8和第二魔术贴毛面9。
[0023]优选的,上述的支撑架11为贴合小腿内侧曲线的长弧形硬质结构,以此来增加使用者在使用时的舒适度;同时,充气主机3的充气泵可以为手动充气泵,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电动式充气泵。
[0024]进一步的,腿内侧固定带2和腿外侧固定带5均为T型结构,并且,腿内侧固定带2和腿外侧固定带5通过脚踏结构6相连,连接后的机构在展开时为对称式结构,即腿内侧固定带2和腿外侧固定带5是以脚踏结构6的中心线为对称轴的对称式结构。
[0025]更进一步的,上述的腿内侧固定带2上设置有支撑架11、充气气囊4、充气导管7以及充气主机3,充气气囊4通过充气导管7与充气主机3进行连接。
[0026]如图2所示,支撑架11上以此设置有软质EVA层12、硬质支撑层13、充气气囊层14以及布面固定层15。
[0027]其中,上述的软质EVA层12,使其可以根据因人而异的身体表面来设计接触面形状,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从而可以进一步的增加使用者在使用时的舒适度;硬质支撑层1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充气气囊层14用于放置充气气囊4,布面固定层15用于将设备固定于人体外侧。
[0028]在实际使用中,首先,将足底踏在脚踏结构6上,并使腿内侧固定带2处于足部内侧;
[0029]然后,将腿内侧固定带2和腿外侧固定带5分别沿小腿内外侧向上折起,并将腿内侧固定带2上的第一魔术贴刺面I和第一魔术贴毛面10进行黏贴,同时将腿外侧固定带5上的第二魔术贴刺面8和第二魔术贴毛面9进行黏贴,从而使固定带沿腿周固定紧;
[0030]接着开启充气主机3,使其通过充气导管7对充气气囊4进行充(放)气,并通过充(放)气的气体量来控制支撑架11来对足内侧的压力,从而起到矫正和按摩的作用。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充气式足内翻矫正仪,包括固定带、脚踏结构以及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式足内翻矫正仪还包括充气气囊、充气导管以及充气主机; 所述固定带包括腿内侧固定带和腿外侧固定带,所述腿内侧固定带和腿外侧固定带均为T型结构,所述腿内侧固定带和腿外侧固定带通过脚踏结构相连并形成对称式结构; 所述腿内侧固定带上设置有支撑架、充气气囊、充气导管以及充气主机;所述充气气囊通过充气导管与充气主机进行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足内翻矫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长弧形硬质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足内翻矫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上还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刺面、第一魔术贴毛面、第二魔术贴刺面以及第二魔术贴毛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足内翻矫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主机为手动充气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气式足内翻矫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主机也可为电动充气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足内翻矫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软质EVA层。
【文档编号】A61F5/01GK203915159SQ201420300975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9日
【发明者】段燚, 李明举 申请人:上海正康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