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内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797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内包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内包装,该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包含外环、内环及设置在外环开口端的闭合机构,其中,所述内包装包含与非闭合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外轮廓相匹配的容置槽。使用单独的内包装固定包皮环切器可以对器械起到额外支撑的效果,此种结构可以配合覆盖膜的使用,使得器械安全卫生。
【专利说明】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内包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结构,特别是与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配合的内包装结构,及与包皮环切吻合器及与之配合的推进器相匹配的组合内包装。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其包含外环10和内环20,所述外环10具有开口端30和连接端40,所述开口端通过闭合机构50闭合,其中闭合机构50为位于开口端两侧的第一阶梯状卡合块51 (三齿)和第二阶梯状卡合块52 (三齿)。
[0003]如图2所示,其为现有的另一种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外环的结构示意图,其闭合机构50为防旋螺杆60及带有螺纹的第一固定座71及带有防旋结构的第二固定座72构成,此种器械设置有折断部80,在下环时折断该部位达到自毁的目的。
[0004]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是常用的医疗器械,为了保证器械的一次性使用,闭合机构50使用闭合后无法打开的卡合结构或防旋结构。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闭合机构50在包装时应当处于非闭合的状态,从而保障器械的有效性。
[0005]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塑料包装袋对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进行包装,在包装袋中,包皮环切吻合器的闭合机构无限制放置,或如图1所示,采用将第一阶梯状卡合块51和第二阶梯状卡合块52进行一齿卡合(可轻松打开)。
[0006]现有一次包装属于柔软材质,无支撑效果,器械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容易遭受外力挤压,采用图1所示方式时,容易发生第一阶梯状卡合块51和第二阶梯状卡合块52受到外力的作用,而最终顺势三齿卡合,造成器械失效的情况。采用零件较多的第2种方式时,存在塑料袋中无序放置,使用者拿取不方便,且容易发生自折断部80处坏损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软质包装下器械易受外力损坏,且不便于操作者使用的情况。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内包装,该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包含外环、内环及设置在外环开口端的闭合机构,其中,所述内包装包含与非闭合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外轮廓相匹配的容置槽。
[0010]使用单独的内包装固定包皮环切器可以对器械起到额外支撑的效果,此种结构可以配合覆盖膜的使用,使得器械安全卫生。
[0011]进一步讲:所述容置槽的上沿设置止档部,增加对器械的限位作用,可以使用覆盖膜封装,也可以直接放置于外包装内。
[0012]还有另一种具体的方式:所述容置槽至少包含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该第一容置部与所述闭合机构外轮廓相匹配,所述第二容置部与所述外环的环体外轮廓相匹配;所述闭合机构包含位于外环开口两端的第一阶梯状卡合块及第二阶梯状卡合块,两者处于相对且非闭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容置部或第二容置部的上沿处设置止挡部。所述第二容置部中心设置有圆形支撑部,该圆形支撑部外径小于或等于内环的内径。
[0013]此种方式,可以避免卡合块受到外力作用而意外闭合,即提供了器械支撑,又可以使器械干净卫生。
[0014]还可以采用在所述第一容置部中心设置分隔板,分隔所述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开口两端的第一阶梯状卡合块及第二阶梯状卡合块。
[0015]此种方式,也可以有效避免卡合块闭合。
[0016]以上,各种方式是内环放置于外环开口相对而形成的圆形容置空间内,本专利还可以将外环完全打开,使得内环放置于单独的内环承装部中,即:所述容置槽至少包含外环承装部和内环承装部,该外环承装部与所述打开状态下的外环外轮廓相匹配,所述内环承装部与所述内环的外轮廓相匹配。
[0017]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另一种方案,即: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内包装,该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包含外环、内环及设置在外环开口端的闭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与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外轮廓相匹配的容置槽,
[0018]所述容置槽至少包含两个以上第一容置部,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闭合机构外轮廓相匹配,各第一容置部的大小不同,所述闭合机构包含位于外环开口两端的第一阶梯状卡合块及第二阶梯状卡合块,两者处于相对且非闭合的状态下;
[0019]所述容置槽包含一个共用的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二容置部与外环的环体外轮廓相匹配,且该第二容置部大于最大周径尺寸的外环环体;
[0020]所述第一容置部或第二容置部的上沿设置止挡部。
[0021]进一步讲,该第二容置部中心设置有圆形支撑部,该圆形支撑部外径小于最小尺寸内环的内径。
[0022]此种结构,可以放置不同周径尺寸的包皮环切器,而无需对每一个周径尺寸的包皮环切器额外开模,大大节省了开模的费用。
[002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组合内包装,包含主容置槽和辅容置槽,所述主容置槽与该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外轮廓相匹配,所述辅容置槽用于容置与包皮环切器配合推进器或螺杆配件。
[0024]所述主容置槽及辅容置槽上沿设置有止挡部。
[0025]此外,上述容置槽的上沿向外延伸形成外沿,所述外沿上设置有加强筋。
[0026]可以保证内包装的硬度和支撑度。
[0027]综上所述,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案,包皮环切吻合器得以支撑,避免受到外力闭合,也可以减少易断部件的损坏,大大提高了包皮环切器的安全卫生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一种现有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另一种现有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内包装的俯视图。
[0031]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内包装的仰视图。
[0032]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内包装的立体参考图。
[0033]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内包装的俯视图。
[0034]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内包装的立体参考图。
[0035]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内包装的俯视图。
[0036]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内包装承装外观及内环的效果图。
[0037]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内包装俯视图。
[0038]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内包装俯视图。
[0039]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内包装侧视图。
[0040]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内包装立体图。
[0041]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内包装俯视图。
[0042]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内包装立体图。
[0043]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七种内包装俯视图。
[0044]图17为内包装外沿带有加强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如图3至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其公开了一种与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外轮廓相配合内包装1,该内包装I具有容置槽2,该容置槽2包含第一容置部21,第二容置部22和第三容置部23,其中该第一容置部21放置所述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外环的闭合机构50,第二容置部22放置所述外环10和内环20,第三容置部23放置外环的连接端40。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闭合机构是出于相对且非闭合状态下的,如果采用将第一阶梯状卡合块和第二阶梯状卡合块的形式,可以将两者最外端的一个卡齿扣合,即起到初步固定,又可以保证使用时方便打开。本专利所述的内包装一般采用具有一定支撑效果的塑料材质或其他具有支撑功能的材料。
[0046]为了容置包皮环切吻合器,该内包装的轮廓要略大于所承装的包皮环切吻合器,尤其为了承装非闭合状态下的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第一容置部21要大于闭合状态下的闭合机构。包皮环切器放置于内包装后,可以起到固定的效果,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卡合块受到外力闭合而无法使用。一般使用覆盖膜(图中未标示)将包皮环切吻合器封装于内包装的容置槽内,以达到封装固定,保持器械干净卫生的效果。
[0047]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带有固定结构的内包装,及本专利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对内包装增加限位结构,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置部21的上沿处设置第一止挡部3,该第一止挡部3是自第一容置部21的上沿向内延伸的遮挡沿,对包皮环切器的闭合机构进行止档,以达到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固定功能。当然,也可以在第二容置部处同时或择一的方式添加类似止档部。此方式可以对包皮环切器起到限位的作用,当然也可以进一步配合覆盖膜,使得整个器械更加稳定和卫生。也可以不配合覆盖膜,而直接将内包装封装于外包装内。
[0048]如图6和图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容置槽2的上沿向外延伸形成外沿4,该外沿4的添加,便利于手持,更有利于覆盖膜的黏贴。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提供第四实施例,内包装的容置槽具有外沿,但未设置第一止档部。
[0049]此外,如图8和图9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在容置槽2的中心部分设置有突出的圆形支撑部4,该圆形支撑部4外径略小于环体的内径4,环体的内环可以套设在该圆形支撑部4处,当然,其外径也可以等于或略大于内环内径,施加一定外力将其套设在该圆形支撑部4处,该圆形支撑部4具有弹性。
[0050]如图10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容置部2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分隔板6,用以阻隔第一阶梯状卡合块51和第二阶梯状卡合块52,防止两者互相卡合。
[0051]如图11至图1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容置槽至少包含两个以上第一容置部21,图中,显示了五个第一容置部21及与之相对应的五个第三容置部23,并共用相同的第二容置部22,其中,第二容置部22大于最大周径尺寸的外环环体,且各第一容置部的大小不同。如此设计,可以针对不同周径大小的包皮环切器,可以使用相同的内包装,而无需额外开模,省去数目可观的开模费用。如前述内容所陈述的,可以使用覆盖膜直接封装,也可以在所述各第一容置部21的上沿设置第一止挡部30 (图中省略未标注)。此外,容置槽中心部位设置有第二圆形支撑部4-1,其外径小于最小的包皮环切器的内环。
[0052]如图14至图15所示,其公开了一种组合内包装100,将与包皮环切吻合器配合使用的推进器放置其中,便于操作者使用。具体来讲,其包含与该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外轮廓相匹配的主容置槽200及与包皮环切器推进器相配合的辅容置槽201。所述主容置槽200的上沿设置有止挡部300,所述辅容置槽201上沿设置有第二止挡部(图中未标示)。当然,还可以设置第三容置槽,用以放置螺杆等配件。
[0053]如图1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公开了一种内包装400,将外环与内环分隔开来,其具有外环承装部500和内环承装部600,外环为打开状态,内环承装部设置于外环打开部分的内部,以利节省整体空间。外环如此放置,避免闭合结构的意外闭合或受到外力破损,外环承装部500和内环承装部600和外端设置有外沿,便于手持及与覆盖膜的黏贴。
[0054]如图1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具有外沿4的内包装,需要在其上,尤其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加强筋7,使得该内包装的整体结构更加坚固。
【权利要求】
1.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内包装,该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包含外环、内环及设置在外环开口端的闭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包装包含与非闭合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外轮廓相匹配的容置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上沿设置止档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至少包含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该第一容置部与所述闭合机构外轮廓相匹配,所述第二容置部与所述外环的环体外轮廓相匹配;所述闭合机构包含位于外环开口两端的第一阶梯状卡合块及第二阶梯状卡合块,两者处于相对且非闭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容置部或第二容置部的上沿处设置止挡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置部中心设置有圆形支撑部,该圆形支撑部外径小于或等于内环的内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部中部具有分隔板,分隔所述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开口两端的第一阶梯状卡合块及第二阶梯状卡合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部中心具有分隔板,分隔所述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开口两端的闭合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至少包含外环承装部和内环承装部,该外环承装部与所述外环外轮廓相匹配,所述内环承装部与所述内环的外轮廓相匹配。
8.—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内包装,该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包含外环、内环及设置在外环开口端的闭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与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外轮廓相匹配的容置槽, 所述容置槽至少包含两个以上第一容置部,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闭合机构外轮廓相匹配,各第一容置部大小不同,所述闭合机构包含位于外环开口两端的第一阶梯状卡合块及第二阶梯状卡合块,两者处于相对且非闭合的状态下; 所述容置槽包含一个共用的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二容置部与外环的环体外轮廓相匹配,且该第二容置部大于最大周径尺寸的外环环体; 所述第一容置部或第二容置部的上沿设置止挡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包装,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容置部中心设置有圆形支撑部,该圆形支撑部外径小于最小周径尺寸内环的内径。
10.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内包装,承装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主容置槽和辅容置槽,所述主容置槽与该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外轮廓相匹配,所述辅容置槽用于容置与包皮环切器配合推进器或螺杆配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容置槽及辅容置槽上沿设置有止挡部。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内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上沿向外延伸形成外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沿上设置有加强筋。
【文档编号】A61B17/326GK203915025SQ201420302105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6日
【发明者】商建忠, 商晶晶 申请人:商建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