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折叠压迫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820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双折叠压迫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双折叠压迫器,属于放射诊断设备领域。其特征在于:总支架(2)的内侧设有直线滑动机构,电机(3)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动端外侧,上连杆(7)下部固定连接下连杆(8),上连杆(7)和下连杆(8)上部一侧分别通过转轴连接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动端内侧,上连杆(7)上部另一侧滑动连接限位机构;上连杆(7)和下连杆(8)通过电机(3)带动可在沿转轴转动的同时跟随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动端上下直线移动。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连杆与前连杆的双重折叠结构,使压迫器在收缩和展开的时候进行两次折叠,节省压迫器的占用空间,同时还增加了压迫器的运动行程,对于医生的操作使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专利说明】
双折叠压迫器

【技术领域】
[0001]双折叠压迫器,属于放射诊断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双折叠压迫器,是X光机等诊断设备做胃肠检查时需要用到的主要部件,主要用于病人在做钡餐检查时对胃部进行压迫,促使钡餐在胃内流动,便于医学检查。在使用中发现,传统的压迫器机构多是采用一边升降一边旋转的运动模式,结构较为复杂,压迫器占用的空间较大,操作不方便,而且对设备的运行范围有很大的限制,也对病人的上下床有妨碍。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省空间、运行范围大、运动灵活简便的双折叠压迫器。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双折叠压迫器,包括立柱臂、电机以及顺序连接的上连杆、前连杆和压迫器,上连杆下端通过前连杆连接压迫器,上连杆与前连杆之间可发生相对转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立柱臂上固定总支架,在总支架上部固定安装电机,总支架的内侧设有直线滑动机构,电机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动端外侧,上连杆下部固定连接下连杆,上连杆和下连杆上部一侧分别通过转轴连接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动端内侧,下连杆下部通过另一转轴连接前连杆,上连杆上部另一侧滑动连接限位机构;上连杆和下连杆通过电机带动可在沿转轴转动的同时跟随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动端上下直线移动。
[0005]上连杆与前连杆的双重折叠都通过同一台电机来控制,通过电机提供动力,由传动机构带动上连杆随同直线滑动机构上下移动的同时,还能发生旋转动作,再利用连杆的连接特性,依次将上连杆与前连杆实现折叠,在不使用时节省压迫器的占用空间,在使用时又能扩大压迫器的运行范围,同时打开和折叠的动作都能灵活简便的完成,不会增加压迫器结构的复杂程度。
[0006]优选的,所述的传动机构为链轮链条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主动链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链条连接下方的从动链轮,链条固定连接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动端外侧。
[0007]优选的,所述的传动机构为带轮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传动皮带,主动带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传动皮带连接下方的从动带轮,传动皮带固定连接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动端外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直线滑动机构包括移动支座和直线导轨,直线导轨固定安装在总支架内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挡板,通过总支架固定安装在上连杆一侧,限位挡板内侧设有引导上连杆移动走向的圆弧导槽。通过设置限位机构,来有效的控制上连杆上部移动的位置和方向,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斜,或不能连贯的发生旋转,确保上连杆和前连杆能够良好的折叠起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上连杆与下连杆上部之间设有夹角。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采用双折叠的运动形式,节省空间,操作简便:上连杆与前连杆的双重折叠之间通过转轴连接,通过电机提供动力,由传动机构带动上连杆随同直线滑动机构上下移动的同时,还能发生旋转动作,再利用连杆机构的连接运动特性,依次将上连杆与前连杆实现折叠,使压迫器在收缩和展开的时候进行两次折叠,节省压迫器的占用空间,同时还增加了压迫器的运动行程,对于医生的操作使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0013]2、上连杆与前连杆的双重折叠都通过同一台电机来控制,通过同一台电机统一提供动力,打开和折叠的动作都能灵活简便的完成,不会增加压迫器结构的复杂程度,双重折叠的结构在打开时还能扩大压迫器的运行范围。
[0014]3、在直线滑动机构一侧设置限位机构,通过限位机构来有效的控制上连杆上部移动的位置和方向,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斜,或不能连贯的发生旋转,确保上连杆和前连杆能够良好的折叠起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双折叠压迫器打开状态左侧轴测图示意图。
[0016]图2为双折叠压迫器打开状态右侧轴测图示意图。
[0017]图3为双折叠压迫器折叠状态轴测图示意图。
[0018]其中:1、立柱臂2、总支架 3、电机4、主动链轮 5、链条6、移动支座 7、上连杆8、下连杆9、前连杆10、压迫器11、圆弧导槽12、第一转轴13、第二转轴14、第三转轴15、第四转轴16、直线导轨17、限位挡板18、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图Γ3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Γ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0]参照附图广3:该双折叠压迫器,包括立柱臂1、总支架2、电机3、传动机构、直线滑动机构以及顺序连接的上连杆7、前连杆9和压迫器10,上连杆7下端通过前连杆9连接压迫器10,上连杆7通过第四转轴15连接前连杆9,上连杆7与前连杆9之间可发生相对转动,前连杆9前端连接压迫器10,在立柱臂I上固定总支架2,总支架2横截面呈L形设置,在总支架2上部固定安装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穿过总支架2的侧板连接设置在侧板外侧的传动机构,总支架2的内侧设有直线滑动机构,电机3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动端外侧,上连杆7下部固定连接下连杆8,上连杆7与下连杆8上部之间设有夹角,上连杆7和下连杆8上部一侧分别通过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3连接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动端内侧,下连杆8下部通过第三转轴14连接前连杆9,上连杆7上部的另一侧通过轴承18滑动连接限位机构;上连杆7和下连杆8通过电机3带动可在沿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3转动的同时跟随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动端上下直线移动。
[0021]传动机构可为链轮链条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4、从动链轮和链条5,主动链轮4安装在电机3的输出轴上,通过链条5连接下方的从动链轮,链条5固定连接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动端外侧。
[0022]传动机构还可为带轮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传动皮带,主动带轮安装在电机3的输出轴上,通过传动皮带连接下方的从动带轮,传动皮带固定连接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动端外侧。
[0023]直线滑动机构包括移动支座6和直线导轨16,直线导轨16固定安装在总支架2内侦牝移动支座6套装在直线导轨16上,可沿直线导轨16上下滑动。
[0024]直线滑动机构一侧对应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挡板17,限位挡板17通过总支架2固定安装在上连杆7 —侧,限位挡板17内侧设有引导上连杆7移动走向的圆弧导槽11,轴承18嵌入式安装在圆弧导槽11内,可沿圆弧导槽11的轨迹滑动。
[0025]工作过程:本双折叠压迫器在工作时,整套设备由电机3提供动力,电机3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主动链轮4,主动链轮4通过链条5带动与之固定在一起的移动支座6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带动与移动支座6连接在一起的上连杆7和下连杆8 一起运动,上连杆7和下连杆8再通过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3同时带动前连杆9同步运动,由此,移动支座6、上连杆7、下连杆8和前连杆9这四个零件构成了一个同步移动的四连杆机构,而上连杆7上部一侧的轴承18由于受到圆弧导槽11的限制作用,上连杆7会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绕移动支座6上的第一转轴12转动,进而,上连杆7会在上升的过程中转动着折叠在总支架2的内侧,利用四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在上连杆7绕第一转轴12旋转的同时会带动下连杆8及前连杆9绕第三转轴14和第四转轴15发生相对转动,前连杆9会与上连杆7之间发生再一次的折叠,从而实现了压迫器的双重折叠。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双折叠压迫器,包括立柱臂(I)、电机(3)以及顺序连接的上连杆(7)、前连杆(9)和压迫器(10 ),上连杆(7 )下端通过前连杆(9 )连接压迫器(10 ),上连杆(7 )与前连杆(9 )之间可发生相对转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立柱臂(I)上固定总支架(2),在总支架(2)上部固定安装电机(3),总支架(2)的内侧设有直线滑动机构,电机(3)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动端外侧,上连杆(7)下部固定连接下连杆(8),上连杆(7)和下连杆(8)上部一侧分别通过转轴连接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动端内侧,下连杆(8)下部通过另一转轴连接前连杆(9),上连杆(7)上部另一侧滑动连接限位机构;上连杆(7)和下连杆(8)通过电机(3 )带动可在沿转轴转动的同时跟随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动端上下直线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折叠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为链轮链条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4)、从动链轮和链条(5 ),主动链轮(4)安装在电机(3 )的输出轴上,通过链条(5)连接下方的从动链轮,链条(5)固定连接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动端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折叠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为带轮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传动皮带,主动带轮安装在电机(3)的输出轴上,通过传动皮带连接下方的从动带轮,传动皮带固定连接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动端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折叠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滑动机构包括移动支座(6)和直线导轨(16),直线导轨(16)固定安装在总支架(2)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折叠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挡板(17),通过总支架(2)固定安装在上连杆(7)—侧,限位挡板(17)内侧设有引导上连杆(7)移动走向的圆弧导槽(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折叠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杆(7)与下连杆(8)上部之间设有夹角。
【文档编号】A61B6/00GK203914936SQ201420308428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1日
【发明者】孟昌, 刘春明, 周宪飞 申请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