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9042阅读:2136来源:国知局
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包括主体椅和辅椅,所述主体椅通过调节杆与所述辅椅连接,该调节杆调节所述主体椅与所述辅椅之间的距离;所述辅椅椅座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辅椅椅座高度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舒适耐用,其可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可灵活调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操作距离,以及医生坐位的高度,其可广泛用于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手法的治疗操作。
【专利说明】 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装置涉及一种手法操作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控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扭伤等腰部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手法治疗具有起效快、效果显著等优势,其中,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法是常用方法之一,也是治疗中的关键手法。传统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法要求患者坐于座椅上,医生坐于患者后侧的另一座椅上,并由一助手固定患者下肢,医生和助手协同共同完成本手法的操作。因此,传统操作方法存在医生单人难于完成、耗费人力,患者固定不稳、易于倾倒,以及由于患者身高、体重等因素造成难于操作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使其具有结构简单、舒适耐用、节省人力、操作方便的优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包括主体椅和辅椅,所述主体椅通过调节杆与所述辅椅连接,该调节杆调节所述主体椅与所述辅椅之间的距离;所述辅椅椅座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辅椅椅座高度的调节机构。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椅包括脚踏板、支撑架、椅座以及两个固定柄;
[0006]所述支撑架的底端与脚踏板固定连接,顶端与椅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柄分别通过固定柄支架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固定柄分别位于所述椅座靠背的两侧上方。
[0007]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柄支架上设置有气压式按钮,通过该气压式按钮调节该固定柄支架的高度。
[0008]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柄采用橡胶固定柄。
[0009]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采用金属材质。
[0010]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柄与所述固定柄支架可转动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椅座的坐垫为皮质坐垫,该皮质坐垫靠近椅座靠背处形成凹槽。
[001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辅椅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体椅的底部可滑动连接。
[001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椅位于所述辅椅的前方成直线排列,所述调节杆设置在所述主体椅和所述辅椅的中轴线上。
[001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椅的高度与所述辅椅的高度均为460mm-620mm。
[0015]本实用新型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舒适耐用,其可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可灵活调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操作距离,以及医生坐位的高度,其可广泛用于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手法的治疗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的支撑架及辅椅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椅的椅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柄的伸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柄的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配合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包括主体椅1和辅椅2,主体椅1通过调节杆3与辅椅2连接,该调节杆3调节主体椅1与辅椅2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医生找到对患者操作时的合适距离;辅椅椅座支撑杆23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辅椅椅座高度的调节机构22,该调节机构22使得医生在对患者操作时,调节辅椅椅座的高度,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坐位高度,便于对患者实施操作。较佳的,主体椅1的高度与辅椅2的高度可设置为460mm-620mm。
[0022]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其中,主体椅1包括脚踏板15、支撑架14、椅座13以及两个固定柄11,支撑架14的底端与脚踏板15固定连接,脚踏板15的顶端与椅座13固定连接。脚踏板15沿着主体椅1的前后伸展,增加了主体椅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其更稳定。较佳的,脚踏板15的前端伸出主体椅1的前沿295mm,脚踏板15的后端伸出主体椅1的后沿295_。脚踏板15的宽度与主体椅1的宽度相同,较佳的,主体椅1的宽度设置为445_。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脚踏板也可设置为前脚踏板和后脚踏板,前脚踏板与主体椅1的底部前端固定连接,后脚踏板与主体椅1的后端固定连接。请配合图3所示,椅座15的坐垫可采用皮质坐垫,该皮质坐垫靠近椅座靠背处形成凹槽12,坐垫的凹槽12设计增加了患者的坐位接触面积,提高了患者坐位时的舒适度和稳定性。较佳的,坐垫的尺寸设置为:530_* 340mm/450mm * 80。较佳的,支撑架14采用金属材质,例如钢结构等。
[0023]请配合图4和图5所示,固定柄11与固定柄支架17上部可转动连接,固定柄支架17通过固定件16与主体椅1的支撑架14固定连接,使得两个固定柄11分别位于椅座靠背19的两侧前上方。进一步的,固定柄支架17上安装有气压式按钮18,通过该气压式按钮18可以调节固定柄支架17的高度,从而达到调节固定柄11与椅座13之间距离的目的,以使固定柄11在合适的位置固定患者的下肢。较佳的,固定柄11可采用橡胶固定柄。
[0024]较佳的,调节杆3的一端与辅椅2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主体椅1的底部可滑动连接,通过推动辅椅2的前后移动即可调节辅椅2与主体椅1之间的距离,较佳的,主体椅1可位于辅椅2的前方成直线排列,调节杆3设置在主体椅1和辅椅2的中轴线上。
[0025]使用本实用新型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时:
[0026]首先,患者坐于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的主体椅1上,脚踏主体椅1前方踏板15。将主体椅1两侧的橡胶固定柄11内旋置于患者大腿上方,按住固定柄支架17上端的气动按钮18,调节固定柄11的位置,使其可以将患者下肢和骨盆稳定在主体椅椅座13上。
[0027]接着,医生坐于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的辅椅2上,根据医生自身身高和患者身高调整辅椅2高度以及辅椅2与主体椅1之间的距离,以达到利于医生手法操作的位置,医生可将脚踏于主体椅1后侧脚踏板15,使其更稳固。
[0028]最后,医生调整好主体椅1与辅椅2的位置后,即可进行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操作。
[0029]本实用新型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具有以下优点:1、节省人力,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一人独立完成坐位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操作,不必像传统方式,操作时,需要依靠另外一名助手固定患者;2、简便舒适,采用本实用新型时,该主体椅上的固定柄采用气压式按钮,操作简便,便于固定患者,使患者坐位舒适;3、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坐于主体椅的患者身高、体重等个体差异,调节自己座位的高低及与患者的距离,选择最佳操作位置,更好的完成坐位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的操作;4、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材质,例如钢等,其材质坚固,可承受坐位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操作时的力学载荷,经久耐用。
[0030]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椅和辅椅,所述主体椅通过调节杆与所述辅椅连接,该调节杆调节所述主体椅与所述辅椅之间的距离;所述辅椅椅座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辅椅椅座高度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椅包括脚踏板、支撑架、椅座以及两个固定柄; 所述支撑架的底端与脚踏板固定连接,顶端与椅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柄分别通过固定柄支架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固定柄分别位于所述椅座靠背的两侧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柄支架上设置有气压式按钮,通过该气压式按钮调节该固定柄支架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柄采用橡胶固定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采用金属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柄与所述固定柄支架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椅座的坐垫为皮质坐垫,该皮质坐垫靠近椅座靠背处形成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辅椅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体椅的底部可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椅位于所述辅椅的前方成直线排列,所述调节杆设置在所述主体椅和所述辅椅的中轴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椅的高度与所述辅椅的高度均为460mm-620mm。
【文档编号】A61F5/01GK204033550SQ201420330560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9日
【发明者】朱立国, 于杰, 石树强 申请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