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脱毛仪前端输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961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激光脱毛仪前端输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激光脱毛仪前端输出装置,包括:壳体,其前端形成一激光出射部;第一水冷散热机构,其前端形成一用于固定发热部件的固定部;激光二极管;用于保护激光二极管的保护壳;卡设于固定腔、并延伸至激光出射部的光透明介质;设于壳体上部的半导体制冷片;设于半导体制冷片热效应面上的第二水冷散热机构;分别配置于第一水冷散热机构和第二水冷散热机构的第一气动接头和第二气动接头。本实用新型的激光脱毛仪前端输出装置具有制冷机构对与皮肤接触的壳体进行冷却,对皮肤表面温度进行控制,增加使用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对脱毛仪中的发热元件进行冷却;结构紧凑,有利于增加整个脱毛仪的结构小型化和便携性。
【专利说明】激光脱毛仪前端输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脱毛仪前端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毛发是依靠其根部的毛乳头和毛孔中的皮脂腺供给的毛发生长因子角蛋白进行生长的。激光脱毛是用激光照射皮肤表面,在其毛乳头和皮脂腺上引起蛋白质变性,停止供给角蛋白来抑制毛发发育的。当活体组织的温度超过42 V就会产生蛋白质变性,细胞坏死,若坏死细胞数量增加则活体组织不能复原。为了更加安全有效的进行激光脱毛,需对皮肤表面温度进行控制,同时,激光脱毛仪相对于传统的脱毛方法,具有脱毛效果好,对人体皮肤损伤小,修复快,可实现永久脱毛的效果,因此,激光美容逐渐从美容机构走入家庭,对激光美容治疗产品的便携性有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激光脱毛仪前端输出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激光脱毛仪使用不安全及结构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激光脱毛仪前端输出装置,包括:
[0005]具有一容纳空间的壳体,所述壳体前端形成一激光出射部;
[0006]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第一水冷散热机构,所述第一水冷散热机构前端形成一用于固定发热部件的固定部;
[0007]卡设于所述固定部的激光二极管;
[0008]用于保护激光二极管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固定部上、下两端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凸出于固定部的部分形成一固定腔;
[0009]卡设于所述固定腔、并延伸至所述激光出射部的光透明介质;
[0010]设于所述壳体上部的半导体制冷片,具有热效应面和冷效应面,所述冷效应面与壳体接触;
[0011]设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热效应面上的第二水冷散热机构;
[0012]分别配置于所述第一水冷散热机构和所述第二水冷散热机构的第一气动接头和弟~■气动接头。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水冷散热机构为一水冷散热块,所述水冷散热块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水通道,所述水通道与所述第一气动接头连通。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水冷散热机构为具有一中空空间的不锈钢水冷片,所述中空空间与所述第二气动接头连通。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气动接头和所述第二气动接头均为SMC快插接头。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激光脱毛仪前端输出装置具有两个水冷散热机构和一个半导体制冷片组成的制冷机构对与皮肤接触的壳体(激光出射部)进行冷却,对皮肤表面温度进行控制,增加使用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对脱毛仪中的发热元件(如:激光二极管)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的激光脱毛仪前端输出装置结构紧凑,有利于增加整个脱毛仪的结构小型化和便携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输出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脱毛仪前端输出装置,包括:
[0021]具有一容纳空间的壳体,所述壳体前端形成一激光出射部;
[0022]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第一水冷散热机构,所述第一水冷散热机构前端形成一用于固定发热部件的固定部;
[0023]卡设于所述固定部的激光二极管;
[0024]用于保护激光二极管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固定部上、下两端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凸出于固定部的部分形成一固定腔;
[0025]卡设于所述固定腔、并延伸至所述激光出射部的光透明介质;
[0026]设于所述壳体上部的半导体制冷片,具有热效应面和冷效应面,所述冷效应面与壳体接触;
[0027]设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热效应面上的第二水冷散热机构;
[0028]分别配置于所述第一水冷散热机构和所述第二水冷散热机构的第一气动接头和弟~■气动接头。
[0029]具体地,上述的激光脱毛仪前端输出装置具有两个水冷散热机构和一个半导体制冷片组成的制冷机构对与皮肤接触的壳体(激光出射部)进行冷却,对皮肤表面温度进行控制,增加使用的安全性;上述的激光脱毛仪前端输出装置结构紧凑,有利于增加整个脱毛仪的结构小型化和便携性。
[0030]实施例1:
[003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激光脱毛仪前端输出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输出装置包括:壳体1、第一水冷散热机构2、半导体制冷片(TEC)3、第二水冷散热机构4、激光二极管7、保护壳8、光透明介质9、第一气动接头5和第二气动接头6。
[0032]其中,壳体I具有一容纳空间,并且壳体I的前端形成一激光出射部11,第一水冷散热机构2设于该容纳空间内,第一水冷散热机构2前端形成一固定部21,用于固定激光二极管7,第一气动接头5配置于第一水冷散热机构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I米用铜质材料制成,第一水冷散热机构2为一水冷散热块,该水冷散热块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水通道,该水通道与第一气动接头5连通。
[0033]其中,激光二极管7卡设于固定部21,保护壳8用于保护激光二极管7,保护壳8包括分别设于固定部21上、下两端的上壳81和下壳82,进一步地,上壳81和下壳82凸出于固定部21的部分形成一固定腔83;光透明介质9卡设于固定腔83、并延伸至激光出射部11,起光波导的作用。
[0034]其中,第二气动接头6配置于第二水冷散热机构4,第二水冷散热机构4为具有一中空空间的不锈钢水冷片,该中空空间与第二气动接头6连通。
[0035]其中,半导体制冷片3设于壳体I上部,半导体制冷片3具有热效应面和冷效应面,冷效应面与壳体I接触,第二水冷散热机构4设于半导体制冷片3的热效应面上。
[003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动接头5和第二气动接头6均为SMC快插接头。
[0037]本实施例的输出装置在安装时:先把半导体制冷片(TEC)放到壳体上端,冷效应面朝下热效应面朝上;再把第二水冷散热机构(不锈钢水冷片)压在TEC的热效应面上,让水流从第二气动接头(SMC快插接头)进入给TEC的热效应面散热;激光二极管是由对着装锁螺丝的模式安装在第一水冷散热机构(水冷散热块)上下位置,散热从中间位置开始,水由第一气动接头(SMC快插接头)进入给激光二极管散热;激光二极管的保护壳是为了保护激光二极管,具有防潮防水的作用。
[0038]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激光脱毛仪前端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一容纳空间的壳体,所述壳体前端形成一激光出射部; 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第一水冷散热机构,所述第一水冷散热机构前端形成一用于固定发热部件的固定部; 卡设于所述固定部的激光二极管; 用于保护激光二极管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固定部上、下两端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凸出于固定部的部分形成一固定腔; 卡设于所述固定腔、并延伸至所述激光出射部的光透明介质; 设于所述壳体上部的半导体制冷片,具有热效应面和冷效应面,所述冷效应面与壳体接触; 设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热效应面上的第二水冷散热机构; 分别配置于所述第一水冷散热机构和所述第二水冷散热机构的第一气动接头和第二气动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脱毛仪前端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冷散热机构为一水冷散热块,所述水冷散热块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水通道,所述水通道与所述第一气动接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脱毛仪前端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冷散热机构为具有一中空空间的不锈钢水冷片,所述中空空间与所述第二气动接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激光脱毛仪前端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动接头和所述第二气动接头均为SMC快插接头。
【文档编号】A61B18/20GK203970545SQ201420346824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发明者】杨林, 李曦, 秦凡 申请人:武汉洛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