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旋转pfna近端髓内钉的锁定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089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抗旋转pfna近端髓内钉的锁定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抗旋转PFNA近端髓内钉的锁定钉,由钉头、钉套、尾套、内锁螺钉和拉力螺钉组装构成,其中钉套为穿接于髓内钉之中并直接相接触定位的套管,钉头、内锁螺钉、尾套则螺接或通过拉力螺钉连接成一体,而钉套则套接在上述钉头、内锁螺钉、尾套之上且具有径向转动的自由度,上述内锁螺钉与钉头通过凸环和嵌槽卡接相配且可自由转动,而内锁螺钉与尾套之间设有径向转动的限位结构。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锁定钉,其较之于传统髓内钉中的锁定钉具有突出的优点:通过对传统锁定钉钉套结构的改良,实现了钉套与钉头的轴向固定且保留了钉套相对钉头的自由转动能力;提高了锁定钉产品的应用灵活性和稳定性,切实保障了骨骼愈合过程的顺利完成。
【专利说明】抗旋转PFNA近端髓内钉的锁定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使用的固定支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定骨折的长管状骨的髓内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骨折的治疗遵循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项基本原则。复位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正常位置,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骨折复位后,若无牢固固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应在骨折复位后给予相应固定以促进骨折愈合。
[0003]骨折常用的固定方法分为外固定和内固定。随着内固定材料、手术方法不断改进以及人们对骨折治疗方法观念的转变,现今骨折多趋向于手术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物可以大体分为髓外固定装置及髓内固定装置,从19世纪开始,接骨板与髓内钉逐步用于长管状骨骨折的治疗中。
[0004]髓内钉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骨折髓内的固定装置,其是一具有一定强度的支撑杆,并可以具有一定的解剖弧度。对于长管状骨骨折,髓内钉因其更加符合骨的力学特性,常作为治疗的首选,最初的髓内钉主要依靠主钉与髓腔的摩擦力控制骨折断端稳定,这一固定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抗弯曲载荷产生的应力,而对于轴向载荷及旋转载荷产生的应力则不能提供足够的对抗,常造成骨折断端的短缩及旋转移位。
[0005]现今的髓内钉的两端分别具有两个横向的定位孔,定位孔穿过横钉,以防止髓内钉转动。髓内钉可起到部分防止骨折断端扭转作用,但是不能完全控制骨折断端的旋转、横向微动等问题。现今的交锁髓内钉较其它髓内钉相比具有更好的轴向和旋转固定作用,但对于复杂骨折,交锁髓内钉依然不能提供足够可靠的断端稳定性。
[0006]传统的近端髓内钉由于结构设计方面不甚完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外力扭动而易发生钉套与钉头逐渐螺转松脱,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的质变后,易导致髓内钉发生转动和轴向偏移,造成骨骼愈合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旋转PFNA近端髓内钉的锁定钉,解决髓内钉稳定定位的问题。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抗旋转PFNA近端髓内钉的锁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钉由钉头、钉套、尾套、内锁螺钉和拉力螺钉组装构成,其中所述钉头一端部设有抗旋鳍,钉头中部背向抗旋鳍的一侧设有径向内缩的阶部,钉头的另一端部轴侧设有螺孔且螺孔外侧一体延伸设有半开口状、具一定厚度的柱壁,所述柱壁在近螺孔侧凹设有与柱壁内表面形成阶梯状落差的嵌槽,且柱壁远螺孔侧的端面上设有齿部;所述钉套套接在钉头的中尾部且一端活动抵接于阶部;所述内锁螺钉为外表设有螺纹的中空柱体铸件,内锁螺钉的一端设有匹配接入嵌槽的凸环,且内锁螺钉背向凸环的一侧轴端部内凹设有台阶状的螺槽;所述尾套螺接于内锁螺钉的螺纹并滑动穿接于钉套的另一端,且尾套外端设有径向外凸并抵接钉套的挡环;拉力螺钉轴向穿透内锁螺钉并螺接定位于螺孔中。
[0009]进一步地,所述螺孔外侧与内锁螺钉的凸环之间夹设有弹性垫圈。
[0010]进一步地,所述尾套面向钉头的端面设有与齿部匹配啮合的齿纹。
[0011]进一步地,所述钉套的一端与阶部之间设有0.1-0.5mm的配合间隙。
[0012]进一步地,所述拉力螺钉的钉帽与螺槽相抵接固定,且钉帽设有匹配于螺接工具的一字槽、十字槽、内六角槽或星形槽。
[0013]本实用新型的锁定钉投入髓内钉的应用中,其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对传统锁定钉钉套结构的改良,实现了钉套与钉头的轴向固定且保留了钉套相对钉头的自由转动能力;提高了锁定钉产品的应用灵活性和稳定性,切实保障了骨骼愈合过程的顺利完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锁定钉结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0016]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抗旋转PFNA近端髓内钉的锁定钉的结构局部剖视图。从图示可见:该锁定钉主要组装结构单元包括钉头1、钉套4、尾套3、内锁螺钉2和拉力螺钉(未图示),以下就各组成结构单元的具体结构作描述如下。
[0017]钉头I整体而言为一柱状铸件,其一端部设有抗旋鳍11用于咬合骨骼,钉头中部背向抗旋鳍的一侧设有径向内缩的阶部12 (作用后述),钉头的另一端部轴侧设有螺孔13且螺孔13外侧一体延伸设有半开口状、具一定厚度的柱壁14。更具体地,该柱壁14在近螺孔13侧凹设有与柱壁内表面形成阶梯状落差的嵌槽15,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本床在在该柱壁远螺孔侧的端面上设有呈锯齿状的齿部16,这一结构为与其它组装结构单元配合,是实现本实用新型髓内钉稳定定位的重要基础。
[0018]同样来看该锁定钉的其它组装结构单元,其中钉套4套接在钉头的中尾部且一端活动抵接于阶部。所谓活动抵接是由于钉套4在该锁定钉的组装全过程和具体实用时能够存在一定的配合间隙。根据实际应用所需,该钉套的一端与阶部之间的配合间隙可定义的范围为0.1-0.5mm。通过调节拉力螺钉的紧固度实现微调。
[0019]上述内锁螺钉2为外表设有螺纹22的中空柱体铸件,内锁螺钉的一端设有匹配接入嵌槽的凸环21,且内锁螺钉背向凸环的一侧轴端部内凹设有台阶状的螺槽23。该内锁螺钉也是本创作的重要核心,起着衔接钉头1、尾套3和钉套4的重要功能。而上述尾套3螺接于内锁螺钉的螺纹22并滑动穿接于钉套的另一端,且尾套3外端设有径向外凸并抵接钉套的挡环31。此外,虽然未图示,但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而必不可少地具备一个拉力螺钉,该拉力螺钉轴向穿透内锁螺钉并螺接定位于螺孔13中。
[0020]由该些单元组装而成的本实用新型锁定钉,完成组装后,只需使用者一手持钉头并用专用工具将拉力螺钉固定其中并使钉头所设的齿部16与尾套部分咬合或大摩擦滑接。如此,钉套便被轴向定位于钉头与尾套之间且具有一定灵活性的径向转动性能,而无需顾忌钉套因外力因素被扭转而脱落,彻底杜绝了传统锁定钉稳定性差、造成骨骼愈合质量较差的问题出现。
[0021]上述图示和描述的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化实施方式,但在实际产品化应用和研究中,创作者发现该锁定钉在不违背本创作解决核心问题的原则下还可由其它多种变换方式。
[0022]一者、上述螺孔13外侧与内锁螺钉的凸环21之间可夹设有弹性垫圈。可进一步抵销锁定钉的内部力学应力,避免内锁螺钉和尾套的松脱。
[0023]二者、上述尾套3面向钉头的端面也可以设有与齿部16匹配啮合的齿纹。由此可防止尾套因外界扭转力而与钉头发生同轴向相对转动,提高锁定效果。
[0024]此外,该拉力螺钉的钉帽与螺槽相抵接固定,且钉帽设有匹配于螺接工具的一字槽、十字槽、内六角槽或星形槽。在进行髓内钉锁定时,可采用对应形状的工具操作拉力螺钉进行髓内钉的长效稳定锁固。
[0025]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锁定钉于髓内钉锁固中,其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对传统锁定钉钉套结构的改良,实现了钉套与钉头的轴向固定且保留了钉套相对钉头的自由转动能力;提高了锁定钉产品的应用灵活性和稳定性,切实保障了骨骼愈合过程的顺利完成。。
[0026]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抗旋转PFNA近端髓内钉的锁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钉由钉头、钉套、尾套、内锁螺钉和拉力螺钉组装构成,其中所述钉头一端部设有抗旋鳍,钉头中部背向抗旋鳍的一侧设有径向内缩的阶部,钉头的另一端部轴侧设有螺孔且螺孔外侧一体延伸设有半开口状、具一定厚度的柱壁,所述柱壁在近螺孔侧凹设有与柱壁内表面形成阶梯状落差的嵌槽,且柱壁远螺孔侧的端面上设有齿部;所述钉套套接在钉头的中尾部且一端活动抵接于阶部;所述内锁螺钉为外表设有螺纹的中空柱体铸件,内锁螺钉的一端设有匹配接入嵌槽的凸环,且内锁螺钉背向凸环的一侧轴端部内凹设有台阶状的螺槽;所述尾套螺接于内锁螺钉的螺纹并滑动穿接于钉套的另一端,且尾套外端设有径向外凸并抵接钉套的挡环;拉力螺钉轴向穿透内锁螺钉并螺接定位于螺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旋转PFNA近端髓内钉的锁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外侧与内锁螺钉的凸环之间夹设有弹性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旋转PFNA近端髓内钉的锁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套面向钉头的端面设有与齿部匹配啮合的齿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旋转PFNA近端髓内钉的锁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钉套的一端与阶部之间设有0.1-0.5mm的配合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旋转PFNA近端髓内钉的锁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螺钉的钉帽与螺槽相抵接固定,且钉帽设有匹配于螺接工具的一字槽、十字槽、内六角槽或星形槽。
【文档编号】A61B17/72GK203988315SQ201420379380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0日
【发明者】陈学东, 陈晓宇 申请人:苏州吉美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