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动的手部按摩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119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动的手部按摩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自动的手部按摩器,属于保健按摩器械,它由上按摩装置、下按摩装置、上传动装置、下传动装置、调节支架组成;上按摩装置位于下按摩装置的上方,调节支架连接上按摩装置和下按摩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个人的手型调节按摩滚头的角度和位置,使得每一个移动按摩机构与手指相接触;可以根据手感调节按摩头挤压手指的压力的大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节按摩头的振动频率和移动速度。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自动的手部按摩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保健按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自动的手部按摩器。
技术背景
[0002]在各种生产活动当中,大多数工作者因手部劳累而形成的诸多问题,例如关节疼痛、手腕胀痛、手指变形等,但是目前市场上缺乏有效的器械来实现全方位的按摩,大都是依靠按摩者自身来实现,存在缺乏有效科学的理疗的缺陷,另外手部按摩器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少,款式也较少,总体呈两极分化的趋势。高端的手部按摩器功能较为全面,外形美观但是价格昂贵。而价格较为低廉的手部按摩器,功能甚少,外形简单。根据在国家专利局网站查询结果,我们发现所有专利均不具备科学有效的按摩原理,其中专利号为CN201320152534,与本实用新型相比,只具备单一的穴位按摩功效,且无任何自动按摩功能,按摩效率低下,对人手部病痛无法实现及时有效的按摩。


【发明内容】

[0003]针对当前市场上手部按摩器存在的诸多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振动磁疗,揉搓挤压,自动按摩且按摩强度和力度均可调的一种新型自动的手部按摩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自动的手部按摩器,由上按摩装置、下按摩装置、上传动装置、下传动装置、调节支架组成。
[0005]上按摩装置位于下按摩装置的上方,调节支架连接上按摩装置和下按摩装置;
[0006]所述上按摩装置由滑槽板、前后调节装置、上按摩器组成;上按摩器通过滚动轴承和连接轴与拖板安装在一起;即拖板上安装有轴承,连接杆上安装有连接轴,轴承与连接轴配合安装;上按摩器由连接杆和按摩头组成,连接杆的一端安装有按摩头,按摩头由两个滚轮组成;连接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滑轮;滑轮设置在滑槽上并与滑槽配合;振动器安装在连接杆和按摩头之间的弯管上。
[0007]所述前后调节装置由第一电机、锥齿轮、丝杆、丝套和拖板组成,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锥齿轮,锥齿轮与安装在丝杆上的另一个锥齿轮啮合,丝杆与丝套配合,丝套与拖板固定在一起;
[0008]所述下按摩装置由第二电机、涡轮、蜗杆、托盘、按摩柱,弹性支柱和底板组成,第二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安装在底板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蜗杆,蜗杆与涡轮啮合,涡轮安装在下支撑轴上,下支撑轴固定在底板上,涡轮的上面还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偏心安装在涡轮上,传动轴距离涡轮轴心线3mm,传动轴与托盘安装在一起,托盘通过弹性支柱与底板连接(弹性支柱由上连接柱、下连接柱和橡胶套组成,托盘固定设有上连接柱,底板固定设有下连接柱,上连接柱插入橡胶套内,下连接柱插入橡胶套内),托盘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按摩柱;
[0009]所述托盘底部开有凹槽,凹槽内放置有电磁线圈。
[0010]所述滑槽板上设置五条滑槽,从左向右第一条滑槽与滑槽板的后边缘之间的夹角是度,第二条滑槽与滑槽板的后边缘之间的夹角是85度,第三条滑槽与滑槽板的后边缘之间的夹角是90度,第四条滑槽与滑槽板的后边缘之间的夹角是85度。第五条滑槽与滑槽板的后边缘之间的夹角是76度。第一条滑槽底部与第二条滑槽底部之间的距离是33 mm,第二条滑槽底部与第三条滑槽底部之间的距离是27.5 mm,第三条滑槽底部与第四条滑槽底部之间的距离是27.5 mm。第四条滑槽底部与第五条滑槽底部之间的距离是27.6 mm。
[0011]所述调节支架可以调节高度;调节支架或为丝杆一丝套结构;或为轴一轴套结构;
[0012]所述振动器为偏心马达,它类似于手机中的振动器,通过电机带动偏心轮旋转产生振动。
[0013]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个人的手型调节按摩滚头的角度和位置,使得每一个移动按摩机构与手指相接触;可以根据手感调节按摩头挤压手指的压力的大小;
[0014]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节按摩头的振动频率和移动速度。
[0015]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底板的结构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摩杆的结构图。
[0020]图5是图4中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中,1、托盘,2、弹性支柱,3、底板,4、调节支架,5、按摩头,6、固定螺栓,7、滑槽,8、滑槽板,9、第一电机,10、丝杆,11、拖板,12、按摩柱,13、控制盒,14、电磁线圈,15、连接杆,16、第一调节旋钮,17、第二调节旋钮,18、滑轮,19、第二电机,20、振动器,21、涡轮,22、弯管,23、传动轴,24、电机安装座,25、蜗杆。
[00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图1所示,本实施例由上按摩装置、下按摩装置、上传动装置、下传动装置、调节支架4组成。
[0024]上按摩装置位于下按摩装置的上方,调节支架4连接上按摩装置和下按摩装置;
[0025]所述上按摩装置由滑槽板8、前后调节装置、上按摩器组成;上按摩器通过滚动轴承和连接轴23与拖板11安装在一起;即拖板11上安装有轴承,连接杆15上安装有连接轴23,轴承与连接轴23配合安装;上按摩器由连接杆15和按摩头5组成,连接杆15的一端安装有按摩头5,按摩头5由两个滚轮组成;连接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滑轮18 ;滑轮设置在滑槽7上并与滑槽配合;振动器20安装在连接杆和按摩头之间的弯管22上。
[0026]所述前后调节装置由第一电机9、锥齿轮、丝杆10、丝套和拖板11组成,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锥齿轮,锥齿轮与安装在丝杆10上的另一个锥齿轮啮合,丝杆10与丝套配合,丝套与拖板11固定在一起;
[0027]所述下按摩装置由第二电机19、涡轮21、蜗杆25、托盘1、按摩柱12,弹性支柱2和底板3组成,第二电机19通过电机安装座24安装在底板3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蜗杆25,蜗杆25与涡轮21啮合,涡轮21安装在下支撑轴上,下支撑轴固定在底板3上,涡轮21的上面还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偏心安装在涡轮21上,传动轴距离涡轮轴心线3mm,传动轴与托盘I安装在一起,托盘I通过弹性支柱2与底板连接(弹性支柱2由上连接柱、下连接柱和橡胶套组成,托盘固定设有上连接柱,底板固定设有下连接柱,上连接柱插入橡胶套内,下连接柱插入橡胶套内),托盘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按摩柱12 ;
[0028]所述托盘I底部开有凹槽,凹槽内放置有电磁线圈14。
[0029]所述滑槽板8上设置五条滑槽7,从左向右第一条滑槽与滑槽板的后边缘之间的夹角是78度,第二条滑槽与滑槽板的后边缘之间的夹角是85度,第三条滑槽与滑槽板的后边缘之间的夹角是90度,第四条滑槽与滑槽板的后边缘之间的夹角是85度。第五条滑槽与滑槽板的后边缘之间的夹角是76度。第一条滑槽底部与第二条滑槽底部之间的距离是33mm,第二条滑槽底部与第三条滑槽底部之间的距离是27.5 mm,第三条滑槽底部与第四条滑槽底部之间的距离是27.5 mm。第四条滑槽底部与第五条滑槽底部之间的距离是27.6 mm。
[0030]所述调节支架4可以调节高度;调节支架4或为丝杆一丝套结构;或为轴一轴套结构;
[0031]所述振动器20为偏心马达,它类似于手机中的振动器,通过电机带动偏心轮旋转产生振动。
[0032]托盘为长方形板,长方形板上设有若干按摩柱,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蜗杆一蜗轮经过传动轴的传动使托盘运动,从而带动按摩柱运动,完成按摩动作。
[0033]所述控制盒8接通电源,通过控制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9的运转,从而控制按摩头5和托盘的运动,以及电磁线圈和振动器的工作状态,底部托盘在第二电机19的带动下实现偏心转动,能够使手部产生小幅旋转,第一电机9通过齿轮配合带动丝杆旋转,通过丝套带动拖板运动,第一电机正反转实现对拖板往复运动的控制,即第一电机正反转拖动拖板与连接杆12传递运动,实现连接杆12带着按摩头往复运动,由按摩头实现对人手部的按摩作用;由于振动器20的作用,从而施加在手部的振动按摩效果,按摩者根据手型控制第二调节旋钮17来调节按摩滚轮位置,第一调节旋钮16来实现对调节支架4的高度调节从而改变挤压力度,实现按摩的可调化;通过按摩头5和托盘上部的按摩柱12形成的挤压力起到对手部穴位的按摩功效;托板底部的电磁线圈14产生磁场,达到磁疗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自动的手部按摩器,其特征是由上按摩装置、下按摩装置、上传动装置、下传动装置、调节支架组成;上按摩装置位于下按摩装置的上方,调节支架连接上按摩装置和下按摩装置; 所述上按摩装置由滑槽板、前后调节装置、上按摩器组成;上按摩器通过滚动轴承和连接轴与拖板安装在一起;上按摩器由连接杆和按摩头组成,连接杆的一端安装有按摩头,按摩头由两个滚轮组成;连接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滑轮;滑轮设置在滑槽上并与滑槽配合;振动器安装在连接杆和按摩头之间的弯管上; 所述前后调节装置由第一电机、锥齿轮、丝杆、丝套和拖板组成,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锥齿轮,锥齿轮与安装在丝杆上的另一个锥齿轮啮合,丝杆与丝套配合,丝套与拖板固定在一起; 所述下按摩装置由第二电机、涡轮、蜗杆、托盘、按摩柱,弹性支柱和底板组成,第二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安装在底板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蜗杆,蜗杆与润轮哨合,润轮安装在下支撑轴上,下支撑轴固定在底板上,涡轮的上面还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偏心安装在涡轮上,传动轴距离涡轮轴心线3mm,传动轴与托盘安装在一起,托盘通过弹性支柱与底板连接,托盘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按摩柱;所述托盘底放置有电磁线圈; 所述滑槽板上设置五条滑槽,从左向右第一条滑槽与滑槽板的后边缘之间的夹角是度,第二条滑槽与滑槽板的后边缘之间的夹角是85度,第三条滑槽与滑槽板的后边缘之间的夹角是90度,第四条滑槽与滑槽板的后边缘之间的夹角是85度; 第五条滑槽与滑槽板的后边缘之间的夹角是76度; 第一条滑槽底部与第二条滑槽底部之间的距离是33 mm,第二条滑槽底部与第三条滑槽底部之间的距离是27.5 mm,第三条滑槽底部与第四条滑槽底部之间的距离是27.5 mm; 第四条滑槽底部与第五条滑槽底部之间的距离是27.6 mm。
【文档编号】A61H7/00GK203954135SQ201420384238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4日
【发明者】邢东东, 李娟莉, 钱琦, 戚梦佳, 李政洁, 李远照 申请人:太原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