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担架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133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担架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可折叠担架车,其特征在于:由担架和车架两部分组成;担架的外围具有一框架;车架包括前、后支撑杆;各前支撑杆铰接定位于框架的前部两侧,各后支撑杆铰接定位于框架的后部两侧;前支撑杆与框架的铰接处为第一铰接点,后支撑杆与框架的铰接处为第二铰接点;所述担架的框架上,所述第一铰接点或第二铰接点还通过一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而构成所述担架车在高度方向上具有收拢和展开两种工作状态;所述担架的框架上,于所述第二铰接点的后方设有一弯折部件,以使得所述担架的后部相对所述担架的整体而言具有折叠和打开两种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功能全面等实用进步性并具备较佳的产业效益。
【专利说明】一种可折叠担架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担架车,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电梯中的可折叠的担架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住房体制的市场化进程加快,高层住宅不断增多。电梯作为高层住宅的垂直运输唯一主要设备,人们对其承载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随着人类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其寿命的不断增长,高龄层的人数将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就医急救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话题。而在密集的住宅楼中,作为急救的医用担架可以自由的进入到病人家中,但是常规的标准乘客电梯却无法容置并运载医用担架,因为大多数高层住宅的电梯最大长度只有1.6米,甚至更小,完全忽略了医用急救的需要,而常规急救担架车的长度超过1.8米,因此,在遇到急救情况时,往往需要人力将医用担架通过楼梯抬到救护车上,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耽误了急救,给家属和急救单位带来极大的困扰。在一些低楼层的住宅楼中,急救人员将医用担架抬入急救车中,体力不能承受,而且浪费了大量时间。如果要改变现有电梯的长度,势必会遇到相当多的困难,很不现实,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在现有标准电梯内运载急救病人的医用担架,满足医用急救功能要求。
[0003]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业界出现了多种折叠式的担架车,虽然解决了担架车进入电梯的问题,但依旧存在以下不足:一、折叠结构或者过于复杂以致操作不便;二、往往只能在长度方向做折叠,而不能在高度方向做折叠。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担架车,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不足。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担架车,由担架和车架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担架的外围具有一框架;所述车架包括两根前支撑杆和两根后支撑杆,各支撑杆的底部设有一滚轮;各所述前支撑杆铰接定位于所述担架框架的前部的两侧,各所述后支撑杆铰接定位于所述担架框架的后部的两侧;所述前支撑杆与所述担架框架的铰接处为第一铰接点,所述后支撑杆与所述担架框架的铰接处为第二铰接点;其中,所述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于所述担架的两侧分别通过两第一连杆铰接以构成两平行四连杆结构;且,两所述前支撑杆之间以及两所述后支撑杆之间均通过一第二连杆连接;
[0006]所述担架的框架上,所述第一铰接点或第二铰接点还通过一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而构成所述担架车在高度方向上具有收拢和展开两种工作状态;当该第三连杆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时,所述担架车在高度方向上呈展开状态;当该第三连杆脱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时,所述担架车在高度方向上呈收拢状态;
[0007]所述担架的框架上,于所述第二铰接点的后方设有一弯折部件,以使得所述担架的后部相对所述担架的整体而言具有折叠和打开两种工作状态;当该弯折部件平直设置时,所述担架车在长度方向上呈打开状态;当该弯折部件弯折设置时,所述担架车在长度方向上呈折叠状态。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0009]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连杆对应所述第一连杆的该端设有一卡槽以及一定位部件;所述卡槽对应所述第一连杆中部设置的一限位螺杆设置,以卡套于该限位螺杆而构成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定位部件对应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设置在连接两第三连杆的一第四连杆上,由定位底座和定位销两部分组成;所述定位销横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定位底座上并向外伸出,以经由所述第一连杆的下方伸出而使所述卡槽在与所述限位螺杆铰接的同时,能借此设计定位进而使得所述第三连杆在与所述第一连杆中部铰接的同时还能够方便地与所述第一连杆脱离铰接状态。
[0010]2.上述方案中,所述担架的框架上,对应所述弯折部件还设有一滑动管套。当该滑动管套套设于所述弯折部件上时,所述担架将无法折叠;当该滑动管套移出所述弯折部件时,所述担架将可以折叠。
[0011]3.上述方案中,所述担架车折叠后在电梯轿厢中储存时,呈竖直贴合于所述电梯轿厢内侧壁的状态。所述电梯轿厢内侧壁对应所述担架侧部的框架设有一上部定位座,对应所述担架下部的框架则设有一下部定位座。
[001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0013]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担架车,一方面通过所述第三连杆与第一连杆中部可铰接、可分离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得以在高度方向上方便地展开和收拢,而使担架车可根据使用的需求在担架和担架车之间进行变换,更通过该设计可使得本实用新型得以长久在电梯内部储存而不占用电梯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在担架框架的后部设置弯折部件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而言,还可以在长度方向上方便地打开和折叠,而使担架车可以因应电梯内的狭小空间,而不耽误承载病人,极大提高了担架车的使用效果以及抢救病患的效率。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功能全面等实用进步性并具备较佳的产业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完全打开和展开的状态图;
[0015]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收拢中的状态图;
[0016]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收拢完毕的状态图;
[0017]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前的状态图;
[0018]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中的状态图;
[0019]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完毕的状态图;
[0020]附图7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1]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三连杆铰接于第一连杆中部时定位部件的状态图;
[0022]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三连杆脱离铰接于第一连杆中部时定位部件的状态图;
[0023]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弯折部件为平直设置时的状态图;
[0024]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弯折部件为弯折设置时的状态图;
[0025]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收折于电梯轿厢内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13为为本实用新型担架车从所述上部定位座中取出的动作示意图;
[0027]附图14为为本实用新型担架车从所述下部定位座中取出的动作示意图。
[0028]以上附图中:1.框架;2.前支撑杆;3.后支撑杆;4.滚轮;5.第一铰接点;6.第二铰接点;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第三连杆;10.弯折部件;11.卡槽;12.限位螺杆;13.第四连杆;14.定位底座;15.定位销;16.滑动管套;17.上部定位座;18.下部定位座;
19.开口 ;20.弹性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30]实施例: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可折叠担架车,由担架和车架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担架的外围具有一框架I ;所述车架包括两根前支撑杆2和两根后支撑杆3,各支撑杆2、3的底部设有一滚轮4 ;各所述前支撑杆2铰接定位于所述担架框架I的前部的两侧,各所述后支撑杆3铰接定位于所述担架框架I的后部的两侧;所述前支撑杆与2所述担架框架I的铰接处为第一铰接点5,所述后支撑杆3与所述担架框架I的铰接处为第二铰接点6 ;其中,所述前支撑杆2和后支撑杆3于所述担架的两侧分别通过两第一连杆7铰接以构成两平行四连杆结构;且,两所述前支撑杆2之间以及两所述后支撑杆3之间均通过一第二连杆8连接。
[0031]如图1?3所示,所述担架的框架I上,所述第一铰接点5或第二铰接点6还通过一第三连杆9与所述第一连杆7的中部铰接,而构成所述担架车在高度方向上具有收拢和展开两种工作状态;当该第三连杆9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7的中部时,所述担架车在高度方向上呈展开状态;当该第三连杆9脱离所述第一连杆7的中部时,所述担架车在高度方向上呈收拢状态;
[0032]如图1、4?6所示,所述担架的框架I上,于所述第二铰接点6的后方设有一弯折部件10,以使得所述担架的后部相对所述担架的整体而言具有折叠和打开两种工作状态;当该弯折部件10平直设置时,所述担架车在长度方向上呈打开状态;当该弯折部件10弯折设置时,所述担架车在长度方向上呈折叠状态。
[0033]其中,如图2、7?9所示,所述第三连杆9对应所述第一连杆7的该端设有一卡槽11以及一定位部件;所述卡槽11对应所述第一连杆7中部设置的一限位螺杆12设置,以卡套于该限位螺杆12而构成所述第三连杆9与所述第一连杆7的中部铰接;所述定位部件对应所述第一连杆7的中部设置在连接两第三连杆9的一第四连杆13上,由定位底座14和定位销15两部分组成;所述定位销15横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定位底座14上并向外伸出,以经由所述第一连杆7的下方伸出而使所述卡槽11在与所述限位螺杆12铰接的同时,能借此设计定位进而使得所述第三连杆9在与所述第一连杆7中部铰接的同时还能够方便地与所述第一连杆7脱离铰接状态。
[0034]其中,如图1、4?6、10、11所示,所述担架的框架I上,对应所述弯折部件10还设有一滑动管套16。当该滑动管套16套设于所述弯折部件10上时,所述担架将无法折叠;当该滑动管套16移出所述弯折部件10时,所述担架将可以折叠。
[0035]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担架车,一方面通过所述第三连杆与第一连杆中部可铰接、可分离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得以在高度方向上方便地展开和收拢,而使担架车可根据使用的需求在担架和担架车之间进行变换,更通过该设计可使得本实用新型得以长久在电梯内部储存而不占用电梯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在担架框架的后部设置弯折部件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而言,还可以在长度方向上方便地打开和折叠,而使担架车可以因应电梯内的狭小空间,而不耽误承载病人,极大提高了担架车的使用效果以及抢救病患的效率。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功能全面等实用进步性并具备较佳的产业效益。
[0036]其中,如图12所示,所述担架车折叠后在电梯轿厢中储存时,呈竖直贴合于所述电梯轿厢内侧壁的状态,所述电梯轿厢内侧壁对应所述担架侧部的框架I设有一上部定位座17,对应所述担架下部的框架则设有一下部定位座18 ;所述上部定位座17包括一开口19以便担架侧框架I进出,且对应该开口 19设有弹性定位销20 ;所述下部定位座18亦包括一开口 19以便担架下框架I进出。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担架车从所述上部定位座中取出的动作示意图;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担架车从所述下部定位座中取出的动作示意图。所述上、下部定位座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担架车不能够直接储存于电梯内部的缺憾,使得担架车得以在电梯轿厢内长期储存。
[0037]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折叠担架车,其特征在于:由担架和车架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担架的外围具有一框架;所述车架包括两根前支撑杆和两根后支撑杆,各支撑杆的底部设有一滚轮;各所述前支撑杆铰接定位于所述担架框架的前部的两侧,各所述后支撑杆铰接定位于所述担架框架的后部的两侧;所述前支撑杆与所述担架框架的铰接处为第一铰接点,所述后支撑杆与所述担架框架的铰接处为第二铰接点;其中,所述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于所述担架的两侧分别通过两第一连杆铰接以构成两平行四连杆结构;且,两所述前支撑杆之间以及两所述后支撑杆之间均通过一第二连杆连接; 所述担架的框架上,所述第一铰接点或第二铰接点还通过一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而构成所述担架车在高度方向上具有收拢和展开两种工作状态;当该第三连杆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时,所述担架车在高度方向上呈展开状态;当该第三连杆脱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时,所述担架车在高度方向上呈收拢状态; 所述担架的框架上,于所述第二铰接点的后方设有一弯折部件,以使得所述担架的后部相对所述担架的整体而言具有折叠和打开两种工作状态;当该弯折部件平直设置时,所述担架车在长度方向上呈打开状态;当该弯折部件弯折设置时,所述担架车在长度方向上呈折叠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担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对应所述第一连杆的该端设有一卡槽以及一定位部件;所述卡槽对应所述第一连杆中部设置的一限位螺杆设置,以卡套于该限位螺杆而构成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定位部件对应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设置在连接两第三连杆的一第四连杆上,由定位底座和定位销两部分组成;所述定位销横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定位底座上并向外伸出,以经由所述第一连杆的下方伸出而使所述卡槽在与所述限位螺杆铰接的同时,能借此设计定位进而使得所述第三连杆在与所述第一连杆中部铰接的同时还能够方便地与所述第一连杆脱离铰接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担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的框架上,对应所述弯折部件还设有一滑动管套。
【文档编号】A61G1/013GK204033629SQ201420387954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4日
【发明者】夏云耀 申请人:苏州凯义电梯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