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氧气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3980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氧气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氧气袋,包括袋体,袋体连接有输氧管,输氧管末端设有防泄漏密封塞;袋体呈球形,通过磁片与空气囊互相连接在一起;空气囊与袋体相接的一面为弹性材质,远离袋体的一面为非弹性材质;空气囊上连接一充气导管,充气导管末端连接一充气泵,充气导管上还设有一放气阀;所述氧气袋还包括一网兜,袋体和空气囊置于网兜内,输氧管和充气导管从网兜的网孔中穿出;网兜设有两条向上延伸的悬挂绳,悬挂绳的顶端分别设有挂孔和挂钩;空气囊的外表面还设有弹力插槽;网兜外表面还设有磁片。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在袋内氧气压力下降对袋体进行加压,促进氧气的流出,提高氧气的利用率。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氧气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氧气袋。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三级以下医院中,氧气袋仍是现场急救、家庭使用、转运途中不可缺少的供氧手段,与便携式氧气瓶相比,具有更为经济、实用、可行的优点。
[0003]现行临床上常用的氧气袋是由长65cm、宽45cm两层橡胶尼龙布制成的长方形袋状物,其中一角上有氧气出口,连接输氧管,输氧管上安放一控制氧气流量的调节阀。使用前,先将袋内充满氧气50-60L,压力10kg,初始阶段,可靠囊内压供氧,随着氧气的减少,压力的降低,必须施予外力,手压袋子或头枕于袋上,方可供氧。而这两种方式均不能保证持续有效的供氧,这对重度缺氧的患者尤为不利;此外,当枕于病人头下时,易污染氧气袋而造成交叉感染;且缺少压力源,不能保证持续有效供氧,不方便转运与现场急救。
[0004]此外,目前的氧气袋不方便悬挂,即使能进行悬挂,也没有采取固定氧气袋的措施,在转运病人或使用过程中,悬挂的氧气袋将对输氧过程产生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方便加压、并且方便悬挂的新型氧气袋。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新型氧气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通过氧气接入装置连接有输氧管,所述输氧管上设有调节阀,所述输氧管末端设有防泄漏密封塞;所述氧气袋还包括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一端与所述输氧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防泄漏密封塞连接;所述袋体呈球形,所述袋体外表面均匀分布有磁片;所述氧气袋还包括空气囊,所述空气囊呈球形,包覆于所述袋体外部,所述空气囊的内表面均匀分布有磁片,所述空气囊与所述袋体通过磁片互相连接在一起;所述空气囊与所述袋体相接的一面为弹性材质构成,远离袋体的一面为非弹性材质构成;所述空气囊上通过气嘴连接一充气导管,所述充气导管末端连接一充气泵,所述充气导管上还设有一放气阀;所述氧气袋还包括一网兜,所述袋体和所述空气囊置于所述网兜内,所述输氧管和所述充气导管从所述网兜的网孔中穿出;所述网兜设有两条向上延伸的悬挂绳,所述悬挂绳的顶端分别设有挂孔和挂钩;所述空气囊的外表面还设有弹力插槽;所述网兜外表面还设有磁片。
[0008]进一步地,所述防泄漏密封塞与所述输氧管末端螺纹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弹力插槽并列设有两个独立的插槽。
[0010]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能够方便在袋内氧气压力下降时对袋体进行加压,促进氧气的流出,提高氧气的利用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阐述: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氧气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其中,附图标记为:1:袋体;2:输氧管;3:氧气接入装置;4:调节阀;5:防泄漏密封塞;6:连接部件;7:空气囊;8:气嘴;9:充气导管;10:充气泵;11:放气阀;12:磁片;13:网兜;14:悬挂绳;15:挂孔;16:挂钩;17:弹力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5]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氧气袋,包括袋体I,所述袋体I通过氧气接入装置3连接有输氧管2,所述输氧管2上设有调节阀4,所述输氧管2末端设有防泄漏密封塞5 ;所述氧气袋还包括连接部件6,所述连接部件6 —端与所述输氧管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防泄漏密封塞5连接;所述袋体I呈球形,所述袋体I外表面均匀分布有磁片12 ;所述氧气袋还包括空气囊7,所述空气囊7呈球形,包覆于所述袋体I外部,所述空气囊7的内表面均匀分布有磁片12,所述空气囊7与所述袋体I通过磁片12互相连接在一起;所述空气囊7与所述袋体I相接的一面为弹性材质构成,远离袋体I的一面为非弹性材质构成;所述空气囊7上通过气嘴8连接一充气导管9,所述充气导管9末端连接一充气泵10,所述充气导管9上还设有一放气阀11 ;所述氧气袋还包括一网兜13,所述袋体I和所述空气囊7置于所述网兜13内,所述输氧管2和所述充气导管9从所述网兜13的网孔中穿出;所述网兜13设有两条向上延伸的悬挂绳14,所述悬挂绳14的顶端分别设有挂孔15和挂钩16 ;所述空气囊7的外表面还设有弹力插槽17 ;所述网兜13外表面还设有磁片12。
[0016]使用本实用新型氧气袋时,打开防泄漏密封塞5,将输氧管2插入病人鼻孔内或与吸氧罩连通,此时,防泄漏密封塞5通过连接部件6例如连接绳仍然连接在输氧管2上,从而不用另行存放该防泄漏密封塞5,以免丢失。在输氧过程中,可通过调节阀4调节氧气流量的大小。防泄漏密封塞5可以防止氧气的泄漏,使得氧气袋的密封性能得到提高,氧气的贮存时间成倍增长。
[0017]当袋体I内氧气渐渐消耗时,可通过充气泵10对空气囊7进行充气,由于空气囊7与所述袋体I相接的一面为弹性材质构成,远离袋体I的一面为非弹性材质构成,则在充气过程中,空气囊7膨胀,将向袋体I加压,从而促进袋体I内氧气的流出。
[0018]所述弹力插槽17并列设有两个独立的插槽,方便在不使用该氧气袋时,将输氧管2和/或充气导管9嵌入该弹力插槽17内,实现输氧管2和/或充气导管9的固定,便于该氧气袋的收纳,一方面减少该氧气袋所占的空间,另一方面,避免在不使用该氧气袋时,夕卜部环境对输氧管2和/或充气导管9造成的破坏。
[0019]所述空气囊7与所述袋体I通过磁片12互相连接在一起,这样方便在袋体I外部套上空气囊7,也方便空气囊7从袋体I上拆卸下来,进行袋体I或空气囊7的更换,提高利用率;并且两者通过磁片12能够实现牢固地连接,一方面保证了使用该氧气袋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当使用空气囊7对袋体I加压时,相互吸引的磁片12能够促进空气囊7对袋体的加压,保证了氧气的顺利输出。
[0020]所述袋体I采用球形结构,比采用同样多的材料制成的扁长形氧气袋容积要大,并且当使用空气囊7对袋体I加压时受力均匀,袋体I不易发生破损,使用寿命长。
[0021]将袋体I和所述空气囊7置于所述网兜13内,再通过悬挂绳14将袋体I和空气囊7进行悬挂,与直接在袋体I或空气囊7上设置悬挂绳相比,可以避免悬挂时悬挂绳对袋体I或空气囊7的拉扯,从而损坏袋体I或空气囊7 ;并且通过网兜13能够观察到袋体I和空气囊7的使用情况,不影响袋体I和空气囊7的正常使用。在悬挂时,若悬挂处设有挂钩,则可同时将两个挂孔15挂于挂钩内,实现氧气袋的悬挂;若悬挂处没有设置挂钩,则可同时将两个挂钩16钩在横杆上,实现氧气袋的悬挂;在使用挂孔15或挂钩16实现氧气袋的悬挂后,将网兜13外表面设置的磁片12吸附在金属材质的移动支架架体上或床沿上的扶手处,即可实现氧气袋的固定,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悬挂后的氧气袋发生摇晃,对输氧过程产生不利影响;也能够防止在转运过程中,悬挂后的氧气袋发生摇晃,造成挂孔15或挂钩
16的脱落等不利情况的发生。
[0022]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氧气袋,包括袋体(I),所述袋体(I)通过氧气接入装置(3)连 接有输氧管(2 ),所述输氧管(2 )上设有调节阀(4 ),所述输氧管(2 )末端设有防泄漏密封塞(5 );所述氧气袋还包括连接部件(6 ),所述连接部件(6 ) 一端与所述输氧管(2 )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防泄漏密封塞(5)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I)呈球形,所述袋体(I)外表面均匀分布有磁片(12);所述氧气袋还包括空气囊(7),所述空气囊(7)呈球形,包覆于所述袋体(I)外部,所述空气囊(7)的内表面均匀分布有磁片(12),所述空气囊(7)与所述袋体(I)通过磁片(12)互相连接在一起;所述空气囊(7)与所述袋体(I)相接的一面为弹性材质构成,远离袋体(I)的一面为非弹性材质构成;所述空气囊(7)上通过气嘴(8)连接一充气导管(9),所述充气导管(9)末端连接一充气泵(10),所述充气导管(9)上还设有一放气阀(11);所述氧气袋还包括一网兜(13),所述袋体(I)和所述空气囊(7)置于所述网兜(13)内,所述输氧管(2)和所述充气导管(9)从所述网兜(13)的网孔中穿出;所述网兜(13)设有两条向上延伸的悬挂绳(14),所述悬挂绳(14)的顶端分别设有挂孔(15)和挂钩(16);所述空气囊(7)的外表面还设有弹力插槽(17);所述网兜(13)外表面还设有磁片(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泄漏密封塞(5)与所述输氧管(2)末端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插槽(17)并列设有两个独立的插槽。
【文档编号】A61M16/00GK204050576SQ201420454997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孙荣丽, 王鹏飞, 曲斌斌 申请人:青岛市中心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