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医用设备带上的行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419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移动式医用设备带上的行走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医用设备带上的行走机构,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设备带本体,设备带本体的后面板上设有挂孔,设备带本体的一端设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卡套、活动轴以及行走轮,卡套一端为卡口段另一端为螺纹段,卡口段上设有轴向的卡槽,卡槽包括一对相互对称的浅槽和一对相互对称的深槽;活动轴上设有一对与卡槽配合的卡块,其一端用于连接行走轮另一端设有销孔;活动轴穿过卡套后利用开口销在活动轴与卡套间设置一弹簧;设备带本体上设有用于容纳行走轮的收纳腔,收纳腔内壁上设有用于旋入卡套螺纹段的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使得医用设备带能够挂设在墙壁上或是移动使用。
【专利说明】移动式医用设备带上的行走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式医用设备带上的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医用设备带是将医疗气体终端、各类电器设备插座、照明或空调开空、电话或数据接口、床头灯等各种服务设施集成为一体。现有医用设备带通常置于病床床头墙壁,可有效利用墙壁空间,保证就医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由于它是固定在病床床头墙壁上的,当在医院病员增多,需要加床时,增多的床位上就没有医用设备带,这样就给病人的救治带来不便。同时,由于现有医用设备带的不易携带及不易固定性,当自然灾害、意外伤害在野外时,也不能在户外使用医用设备带进行救治工作。另外,现有的医用设备带中,高低压电气线路和供电管路混合铺设于一个腔内,电路与气路没有分离,高低压电路也没有分离,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提供一种移动式医用设备带上的行走机构,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医用设备带上的行走机构,其包括设备带本体,设备带本体的后面板上设有挂孔,设备带本体的一端设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卡套、活动轴以及行走轮,卡套一端为卡口段另一端为螺纹段,卡口段上设有轴向的卡槽,卡槽包括一对相互对称的浅槽和一对相互对称的深槽;活动轴上设有一对与卡槽配合的卡块,其一端用于连接行走轮另一端设有销孔;活动轴穿过卡套后利用开口销在活动轴与卡套间设置一弹簧;设备带本体上设有用于容纳行走轮的收纳腔,收纳腔内壁上设有用于旋入卡套螺纹段的固定孔。
[0005]本实用新型的活动轴穿过卡套后利用开口销在活动轴与卡套间设置一弹簧,之后卡套的螺纹段旋入固定孔中,此时卡套的卡口段朝外,活动轴上的卡块与卡口段上的卡槽配合,向外拉动活动轴并旋转即可选择卡块是卡入深槽或浅槽。当本实用新型需要挂设在墙壁上时,将卡块卡入深槽中,此时行走轮收入收纳腔中,不会突出壳体进而带来不便;当本实用新型需要移动使用时,将卡块卡入浅槽中,此时行走轮伸出收纳腔,提供行走功能。
[0006]作为优选,挂孔为葫芦形,其开在一铁质挂片上。
[0007]本实用新型的挂孔是设置在铁质挂片上的,这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在挂设时的强度,挂孔设计为葫芦形,这种形状大大方便了本实施例中医用设备带的挂设。
[0008]作为优选,设备带本体内设有空气过滤腔,空气过滤腔内设有风道,风道内设有过滤器和风机。
[0009]本实用新型上还可以设有空气净化装置,这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具备空气净化功倉泛。
[0010]作为优选,行走轮为万向轮。
[0011]本实用新型的行走轮可以为万向轮,这方便了本实用新型的移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实施例1中的医用设备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后面板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1的右面板示意图;
[0016]图5为图1中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图5中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图5中活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8为图1中风道内过滤器的排布示意图;
[0020]图9为图8中溶菌酶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10为实施例1中的医用设备带的内部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图2、图3所示,为本实施的一种医用设备带,其包括设备带本体100,设备带本体100的后面板上设有铁质挂片210,挂片210上设有葫芦形的挂孔211,设备带本体100的右面板上设有行走轮130 ;设备带本体100内设有空气过滤腔330、设备腔340和储纳仓116。
[0025]本实施例中医用设备带的背面板设有挂孔211,右面板设有行走轮130,这使得本实施中提供的医用设备带能够选择是挂在墙上或是移动使用,大大提高了本实施例中医用设备带的适用性,使其能够用于多种医护环境,比如当临时需要加床或临时治疗时均可很好使用,也可以用于野外救灾的救护工作中。另外,挂孔211是设置在铁质挂片210上的,这保证了本实施例的一种医用设备带在挂设时的强度,挂孔211为葫芦形,这种形状大大方便了本实施例中医用设备带的挂设。
[0026]空气过滤腔330内设有风道310和水箱350,风道310内设有过滤器311、风机312和雾化装置370,雾化装置370经输水管道360与水箱350连接,风道310的进气口 121和出气口 122以及水箱350的进水口 140均设在设备带本体100的上面板上。
[0027]本实施例中,室内空气在风机312的作用下自进气口 121进入风道310,风道310内的空气经过过滤器311的净化后从出气口 122处排出,这使得本实用新型在提供设备带功能的同时还能够对病房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另外,风道310的出气口 122 口处还设有雾化装置370,雾化装置370将水箱350内的水雾化后在风机的作用下混合净化后的空气从出气口 122处排出,这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病房的空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会使得病房内空气因被净化而变得干燥,从而给病人带来舒适感。
[0028]设备腔340上设有LED灯111、氧气吸入器112、插头接口 113以及对讲装置114 ;设备腔340内部还设有用于输送氧气的气道320,气道320的进气端口设在储纳仓116的侧壁上,气道320的出气端口接入氧气吸入器112。LED灯111、氧气吸入器112、插头接口113以及对讲装置114均设置在设备带本体100的前面板上,储纳仓116 —面开口,其开口处通过铰链117设有仓门115,仓门115盖合在储纳仓116的开口时与设备带本体100的前面板平齐。
[0029]本实施例中,气道320的进气口处设在储纳仓116的侧壁上,这使得只需在储纳仓116中设置一氧气瓶,氧气瓶的与气道320的进气口连接就可以为氧气吸入器112提供氧气,这保证本实施例中的医用设备带在脱离医院供氧系统时也能够具备供氧功能,而且氧气瓶是设置在储纳仓116内,这方便了本实施例中的医用设备带移动,保证了其可以独立使用。
[0030]如图4所示,设备带本体100的有面板上设有4个行走轮130的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均包括一个用于容纳行走轮130的收纳腔410以及一个固定孔420。
[0031]如图5所示,行走轮130设置在活动轴520上,活动轴520通过卡套510设置在固定孔420上,活动轴520与卡套510间设有一弹簧530。
[0032]如图6所示,卡套510 —端为卡口段610另一端为螺纹段620,卡口段610上设有轴向的卡槽,卡槽包括一对相互对称的浅槽611和一对相互对称的深槽612。
[0033]如图7所示,活动轴520上设有一对与卡槽配合的卡块720,其一端用于连接行走轮130另一端设有销孔710。
[0034]本实施例中的活动轴520穿过卡套510后利用开口销521在活动轴520与卡套510间设置一弹簧530,之后卡套510的螺纹段620旋入固定孔420中,此时卡套510的卡口段610朝外,活动轴520上的卡块720与卡口段610上的卡槽配合,向外拉动活动轴520并旋转即可选择卡块720是卡入深槽612或浅槽611。当本实施例的医用设备带需要挂设在墙壁上时,将卡块720卡入深槽612中,此时行走轮130收入收纳腔410中,不会突出壳体进而带来不便;当本实施例的医用设备带需要移动使用时,将卡块720卡入浅槽611中,此时行走轮130伸出收纳腔410,提供行走功能。
[0035]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过滤器311呈45°角倾斜设置在风道310内,过滤器311的两端均设有溶菌酶过滤层810,过滤器311的内部依次设有活性炭过滤层820、HEPA过滤层830以及纳米银离子过滤层840 ;活性炭过滤层820、HEPA过滤层830和纳米银离子过滤层840构造成波浪状。
[0036]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溶菌酶过滤层810构造成蜂窝状,其上涂覆一层溶菌酶。
[0037]在医院中,凡患者和医护人员所及的场所,都需要有良好的通风,以控制室内空气中病菌的浓度以防止感染。对于手术室、无菌病室等场所来说对室内环境的要则高很多。例如重症监护室、早产婴儿室等,对环境的温湿度、洁净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后果严重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本实施例中的医用设备带设有空气过滤装置,这将会大大提高室内的空气洁净度,为患者提供一个洁净的环境。本实施例中的空气过滤装置除了捕集空气中漂浮的尘埃,还能够捕杀细菌等微生物,使其具备杀菌功能。
[0038]本实施例的过滤器311呈45°倾斜设置在风道310内,这将大大提高本实施中过滤器311的有效过滤面积,提高了过滤效率。本实施例中,室内空气从进气口 121进入风道310后依次流经溶菌酶过滤层810、活性炭过滤层820、HEPA过滤层830、纳米银离子过滤层840、另一溶菌酶过滤层810,过滤器311两端设置的溶菌酶过滤层810能够有效的捕杀空气中的病菌并且能够防止病菌在风道310内的滋生,从而避免了二次污染。活性炭过滤层820能够去除空气中的较大的颗粒、浮沉等杂质,HEPA过滤层830能够去除较小的颗粒、浮沉等杂质,通过这两级过滤层的配合使用,保证了空气能够得到有效的净化,纳米银离子过滤层840能够去除空气中的异味,这保证了空气的清新度。
[0039]本实施例中的溶菌酶过滤层810构造成蜂窝状,其上涂覆一层溶菌酶,溶菌酶是属于加水分解酶的一种,通过溶解(切断化学结合键)细菌的细胞壁(细菌的蛋白质外壳),主要是使构成细菌细胞壁分子的结合部分(配糖物、氨化物、缩氨酶的一种)被加水分解切断,接着受细胞内部渗透压的影响,细胞膜破裂、细胞死亡。蜂窝状的构造保证了溶菌酶能够较佳的固定在过滤材料上,这种构造不仅使得溶菌酶能保持其活性以便高效杀灭细菌,同时也能够保证溶菌酶与过滤材料的强力结合,不会影响其余过滤层的过滤效果。
[0040]通过本实施例中的过滤机构,在24小时以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死率达到97.8%,大肠埃化菌的杀死率达到95.5 %,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杀死率达到95.4%,铜绿假单胞菌的杀死率达到97.6 %,表皮葡萄球菌的杀死率达到99.42%,对LUTEVS菌、枯草军、表皮葡萄球菌、MRSA菌、结核菌等5种代表性细菌菌体的杀死率达到99.9%。
[0041]如图10所示,设备带本体100上还设有电源接口,电源接口接入市电后为风机312、LED灯111、插头接口 113、对讲装置114以及雾化装置370供电。
[0042]本实施例中,对讲装置114采用无线对讲装置,行走轮130为万向轮,风道310的横截面为圆形,雾化装置370采用超声波雾化器。
[0043]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移动式医用设备带上的行走机构,包括设备带本体(100),其特征在于:设备带本体(100)的后面板上设有挂孔(211),设备带本体(100)的一端设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卡套(510)、活动轴(520)以及行走轮(130),卡套(510) —端为卡口段(610)另一端为螺纹段出20),卡口段(610)上设有轴向的卡槽,卡槽包括一对相互对称的浅槽(611)和一对相互对称的深槽¢12);活动轴(520)上设有一对与卡槽配合的卡块(720),其一端用于连接行走轮(130)另一端设有销孔(710);活动轴(520)穿过卡套(510)后利用开口销(521)在活动轴(520)与卡套(510)间设置一弹簧(530);设备带本体(100)上设有用于容纳行走轮(130)的收纳腔(410),收纳腔(410)内壁上设有用于旋入卡套(510)螺纹段(620)的固定孔(4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医用设备带上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挂孔(211)为葫芦形,其开在一铁质挂片(2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医用设备带上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设备带本体(100)内设有空气过滤腔(330),空气过滤腔(330)内设有风道(310),风道(310)内设有过滤器(311)和风机(31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式医用设备带上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行走轮(130)为万向轮。
【文档编号】A61G12/00GK204016721SQ201420460623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4日
【发明者】范金强, 陈英娥, 郭世军 申请人:宁波市鄞州扬锐医用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