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4557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微创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钳体包括第一钳头和第一钳尾,所述第二钳体包括第二钳头和第二钳尾;所述第一钳头具有曲线弧度,所述第二钳头具有与所述第一钳头相适配的曲线弧度,所述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均为平滑表面;所述第一钳尾设置有第一开合轨道,所述第二钳尾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合轨道相适配的第二开合轨道;所述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闭合后形成钢丝通道,且所述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闭合后,所述第一开合轨道与所述第二开合轨道呈打开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手术操作安全性合理控制手术切口的开合尺度,减少伤口出血及术后并发症。
【专利说明】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属于医疗手术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气管切开术是人类最古老的手术之一,也是监护病房病患最常用的手术之一,然而其具有明显的缺点和较高的并发症。目前经皮气管切开术因其操作简单方便、创伤较小、节省人力、可在床旁操作等优势,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开展应用,随着经皮气管切开术应用,其并发症的报道也随之增多。经皮气管切开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感染,其发生率从
2%?9%不等。
[0003]皮气管切开术需要借助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钝性分离人体组织,伤口的尺寸,切口深度直接影响后续的手术进展以及病患的治疗进程。目前使用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由于钳体的开合程度不好把握,以及气管微创切开未在未在直视下进行,很容易造成伤口撕裂过大或过深,气管环过多损伤,甚至误伤气管旁组织的风险(如甲状腺,颈部血管),从而可能引起创面面损伤过大,出血过多,甚至误操作风险,气管环的过多损伤可导致患者在移除气管套管后发生主气管狭窄。
[0004]因此如何在直视条件下进行微创气管切开,合理控制病患者气管切口的尺度,减少伤口出血和气管环的损伤,减少操作误伤附近器官组织,减少手术风险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合理控制病患伤口的开合尺度,减少伤口出血。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包括:
[0007]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钳体包括第一钳头和第一钳尾,所述第二钳体包括第二钳头和第二钳尾;
[0008]所述第一钳头具有曲线弧度,所述第二钳头具有与所述第一钳头相适配的曲线弧度,所述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均为平滑表面;
[0009]所述第一钳尾设置有第一开合轨道,所述第二钳尾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合轨道相适配的第二开合轨道;
[0010]所述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闭合后形成钢丝通道,且所述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闭合后,所述第一开合轨道与所述第二开合轨道呈打开状态。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合轨道与第二开合轨道均设置有开合刻度。
[0012]可选的,所述开合刻度为阶梯状刻度。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均为弯钩型。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通过铆钉实现转动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钳头和第一钳尾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钳头和第二钳尾一体成型。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7]钳体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方便了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的使用,并且钳体具有开合刻度,可以较好的掌握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的开合尺度,气管环在直视条件下切开,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切口的尺寸和范围,减少创面出血,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的立体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的俯视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的左视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的前视图;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的未使用状态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5]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6]经皮气管切开第一次报道是在上世纪50年代,近几十年来,国外尤其是欧洲在监护室ICU内应用已经比较普遍,它作为替代外科手术气管切开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小等优点。国外已经开发并应用于临床的经皮气管切开的套装有:Ciaglia et al 的 MDT(multiple dilator technique)和 CBR(Ciaglia Blue Rhinotechnique) ;Griggs 的 GffDF(guide wire dilating forcep) ;Fantoni and Ripamonti的 TLT(translaryngeal technique) ;Byhahn et al.的 SSDT(single-step dilat1ntechnique) ;Frova and Quintel 的 RDT(rotat1nal dilat1n technique) ;Zgoda andBerger的BDT (balloon dilat1n technique)等,这些套装均或多或少地已经应用多年,虽然与传统的外科气管切开相比具有较多优势,但是,这些操作过程均是半盲方法,也具有较多的不足;特别是现在相当多的病人存在过于肥胖或者颈部粗短等情况,应用这些经皮气管切开套装进行操作具有很大的误操作,误伤周围组织气管的风险,是微创气管切开术的相对禁忌症。
[002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的左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的前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的未使用状态下的仰视图,下面结合图1至图5详细说明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的结构。
[0028]所述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100包括:
[0029]第一钳体I和第二钳体2,所述第一钳体I和第二钳体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钳体I包括第一钳头3和第一钳尾5,所述第二钳体2包括第二钳头4和第二钳尾6 ;
[0030]所述第一钳头3具有曲线弧度,所述第二钳头4具有与所述第一钳头3相适配的曲线弧度,所述第一钳头3和第二钳头4均为平滑表面;
[0031 ] 所述第一钳尾5设置有第一开合轨道7,所述第二钳尾6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合轨道7相适配的第二开合轨道8 ;
[0032]所述第一钳头3与第二钳头4闭合后形成钢丝通道9,且所述第一钳头3与第二钳头4闭合后,所述第一开合轨道7与所述第二开合轨道8呈打开状态。
[0033]所述第一开合轨道7与第二开合轨道8均设置有开合刻度。所述开合刻度为阶梯状刻度,通常为锯齿阶梯状。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100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握住第一钳尾5和第二钳尾6,根据所述开合刻度,开合所述第一钳体I和第二钳体2,从而控制第一钳体I和第二钳体2的开合尺度。所述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100撑开后,锯齿阶梯状的开合刻度可以有效的固定第一钳体I和第二钳体2的开合尺度,防止第一钳体I和第二钳体2转动,减少手术误伤。所述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100撑开后,作为拉钩器作用,直接暴露需要打开的、已经定位的气管壁,可以再直视下切开或者撑开,避免了盲目插入和撑开其它组织如:大血管等。
[0034]所述第一钳头3与第二钳头4均为弯钩型10。所述第一钳头3与第二钳头4闭合后形成钢丝通道9,所述钢丝通道9也呈弯钩型10。引导钢丝从所述钢丝通道9穿入直至到达需要手术的人体组织。
[0035]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钳体I和第二钳体2通过铆钉实现转动连接,也可以使用钢钉实现转动连接。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单手撑开钳子,撑开后自动锁定,操作简单。使用者可以再直视下切开并插入气管套管,防止气管插管到气管外组织,避免了盲目性。直视下切开操作的气管环损伤较钝性撕开小,避免了后期气管狭窄等并发症。
[0036]所述第一钳头3和第一钳尾5 —体成型;所述第二钳头2和第二钳尾4 一体成型,一体成型可以减少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10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反复开合造成的断裂。
[0037]为了打破传统经皮气切的禁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采取了可视直观、简便的操作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较其它的经皮气切更为安全且有效率,可由医师单人直接在床边操作;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较传统手术少等。这种经皮气切扩张钳为临床应用提供最为有效、最为迅速、最为安全的操作程序,同时进一步减少并发症。
[003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其钳体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方便了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的使用,并且钳体具有开合刻度,可以较好的掌握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的开合尺度,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伤口的撕裂尺寸和深度,减少创面出血,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0039]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钳体包括第一钳头和第一钳尾,所述第二钳体包括第二钳头和第二钳尾; 所述第一钳头具有曲线弧度,所述第二钳头具有与所述第一钳头相适配的曲线弧度,所述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均为平滑表面; 所述第一钳尾设置有第一开合轨道,所述第二钳尾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合轨道相适配的第二开合轨道; 所述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闭合后形成钢丝通道,且所述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闭合后,所述第一开合轨道与所述第二开合轨道呈打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合轨道与第二开合轨道均设置有开合刻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刻度为阶梯状刻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均为弯钩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通过铆钉实现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扩张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头和第一钳尾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钳头和第二钳尾一体成型。
【文档编号】A61B17/28GK204033426SQ201420467311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9日
【发明者】童朝阳, 王传军, 闵珉, 杨小亮 申请人:上海中山医疗科技发展公司,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