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漏颅修补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768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脑脊液漏颅修补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外科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脑脊液漏颅修补固定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定位壳体的中间为环空结构,定位壳体的两侧通过固定带连接,所述的固定带通过锁扣连接,所述的定位壳体上环空结构的内部设有定位刀套,所述的定位刀套的外部固定蜗轮,所述的蜗轮的外部设有与其相互配合的蜗杆,蜗杆的外部连接手柄,定位壳体的两端设有牵引单元,所述的牵引单元位于环空结构的两侧,所述的牵引单元包括拉杆、挡圈、伸缩弹簧、拉钩,所述的拉杆的一端设有拉钩,拉杆的另一端设有挡圈,所述的挡圈与定位壳体之间设有伸缩弹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现场操作过程中不会出现移位的可能,避免了手术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专利说明】脑脊液漏颅修补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外科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脑脊液漏颅修补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脑脊液腔与颅外相通,有脑脊液漏出者称为脑脊液漏。脑脊液不断流失弓I发头痛,多采用内科治疗,超过I个月仍有漏液者可采用手术治疗。其主要症状表现为颅外伤后耳鼻流出清液的现象。脑脊液漏根据病因可分为:外伤性、事故性或医源性和自发性。其中以外伤性为主,自发性较为罕见。脑脊液漏发生后需要通过内科治疗或手术的方式治疗,本病多采用内科治疗,内科治疗时应满足病症轻,病症时间短,患者应取头高位卧床休息,用降压药物为瘘孔愈合创造条件,同时应避免咳嗽、喷嚏及用力,以免加剧脑脊液的流失,限制饮水量和食盐摄入量,预防便秘。抗生素预防逆行颅内感染。鼻部不冲洗不填塞。鼻内药物腐蚀疗法适用于瘘孔位于筛骨筛板且流量较少者,其方法是用20%硝酸银涂擦瘘孔边缘的粘膜,造成创面以促使愈合。如果病症时间超过I个月,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经颅修补操作,目前,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脑部夹持定位器,需要多个医护人员联合操作,经颅修补手术繁琐,需要多角度变换实现全方位修补,缺少必要的手术器械。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脑脊液漏颅修补固定装置,提高了手术定位的准确性。
[0004]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定位壳体、定位刀套、蜗轮、蜗杆、手柄、固定带、锁扣、牵引单元,定位壳体的内面为内凹形结构,定位壳体的中间为环空结构,定位壳体的两侧通过固定带连接,所述的固定带通过锁扣连接,所述的定位壳体上环空结构的内部设有定位刀套,所述的定位刀套的外部固定蜗轮,所述的蜗轮的外部设有与其相互配合的蜗杆,蜗杆的外部连接手柄,定位壳体的两端设有牵引单元,所述的牵引单元位于环空结构的两侧,所述的牵引单元包括拉杆、挡圈、伸缩弹簧、拉钩,所述的拉杆的一端设有拉钩,拉杆的另一端设有挡圈,所述的挡圈与定位壳体之间设有伸缩弹簧。
[0005]上述的固定带的内部固定夹持单元。
[0006]上述的夹持单元包括充气袋、充气管和充气阀,充气袋固定在固定带的内侧,所述的充气袋通过充气管连接充气阀。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现场操作过程中不会出现移位的可能,避免了手术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手术操作定位的准确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操作方便,定位牢固,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定位刀套能够实现不同角度的定位,确保定位选择最恰当的位置,提闻手术的成功率,提闻了手术定位的准确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上图中:定位壳体1、定位刀套2、蜗轮3、蜗杆4、手柄5、固定带6、锁扣7、拉杆8、挡圈9、伸缩弹簧10、拉钩11、充气袋12、充气管13和充气阀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0]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1]本实用新型包括定位壳体1、定位刀套2、蜗轮3、蜗杆4、手柄5、固定带6、锁扣7、牵引单元,定位壳体I的内面为内凹形结构,定位壳体I的中间为环空结构,定位壳体I的两侧通过固定带6连接,所述的固定带6通过锁扣7连接,所述的定位壳体I上环空结构的内部设有定位刀套2,所述的定位刀套2的外部固定蜗轮3,所述的蜗轮3的外部设有与其相互配合的蜗杆4,蜗杆4的外部连接手柄5,定位壳体I的两端设有牵引单元,所述的牵引单元位于环空结构的两侧,所述的牵引单元包括拉杆8、挡圈9、伸缩弹簧10、拉钩11,所述的拉杆8的一端设有拉钩11,拉杆8的另一端设有挡圈9,所述的挡圈9与定位壳体I之间设有伸缩弹簧10。
[0012]优选的,固定带6的内部固定夹持单元。
[0013]优选的,夹持单元包括充气袋12、充气管13和充气阀14,充气袋12固定在固定带6的内侧,所述的充气袋12通过充气管13连接充气阀14。
[0014]工作原理:术前必须认真作好漏孔的定位,确定漏口位置,之后可行患侧或双侧额部骨瓣开颅,首先应通过硬脑膜外探查,按术前疑及的部位将硬膜自额窦后壁眶顶蝶嵴或筛板区小心分离,凡漏孔所在处常可见硬脑膜增厚并陷入骨折缝中,应尽量靠近颅骨分离剔下漏孔,勿使漏口扩大,颅骨破孔处的软组织电灼后推入骨缝内,如为窦壁则推入窦腔,再用骨蜡或医用凝胶封闭颅骨裂口,然后密切缝合或修补硬脑膜上的破孔。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现场操作过程中不会出现移位的可能,避免了手术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手术操作定位的准确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操作方便,定位牢固,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定位刀套能够实现不同角度的定位,确保定位选择最恰当的位置,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权利要求】
1.一种脑脊液漏颅修补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定位壳体、定位刀套、蜗轮、蜗杆、手柄、固定带、锁扣、牵引单元,定位壳体的内面为内凹形结构,定位壳体的中间为环空结构,定位壳体的两侧通过固定带连接,所述的固定带通过锁扣连接,所述的定位壳体上环空结构的内部设有定位刀套,所述的定位刀套的外部固定蜗轮,所述的蜗轮的外部设有与其相互配合的蜗杆,蜗杆的外部连接手柄,定位壳体的两端设有牵引单元,所述的牵引单元位于环空结构的两侧,所述的牵引单元包括拉杆、挡圈、伸缩弹簧、拉钩,所述的拉杆的一端设有拉钩,拉杆的另一端设有挡圈,所述的挡圈与定位壳体之间设有伸缩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脊液漏颅修补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带的内部固定夹持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脊液漏颅修补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夹持单元包括充气袋、充气管和充气阀,充气袋固定在固定带的内侧,所述的充气袋通过充气管连接充气阀。
【文档编号】A61B17/00GK204072179SQ201420540921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1日
【发明者】刘美 申请人:刘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