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784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胃肠减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胃肠减压装置,包括底座、引流器、异物盛接装置和胃管;底座上设有两个固定槽;引流器连通有安全阀,安全阀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有压力调节阀、压力表和三通阀;胃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的底端伸出外管的底端外,内管的底端设有多个引流孔,内管的顶端与所述进气管连通,内管的外壁环设有至少一个气囊,气囊设有气囊管,气囊管与安全阀的排气孔连通。该胃肠减压装置,其设计合理,可实时监测和调节负压的压力,可防止正压进入患者胃肠内造成损害,还可防止胃管吸附于胃肠壁上损害胃肠粘膜,且使用时不易倾倒而影响减压效果,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专利说明】
胃肠减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胃肠减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和虹吸的原理,将胃肠道内积聚的气体、液体、食物残渣吸出,以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减轻胃粘膜的水肿,改善胃肠壁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是促进伤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临床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胃肠道梗阻、潴留、麻痹、穿孔、急性重症胰腺炎的重要手段,也是胃肠道手术前后的重要治疗和护理措施。
[0003]目前,医疗实践中多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通过按压引流器弹簧形成负压,医护人员无法对胃肠减压的负压值进行动态的监测和调节,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以下负面影响:吸力过大会使胃粘膜吸附于胃管头端的小孔内致引流不畅或损伤局部的胃粘膜,压力过小无法吸出胃肠道内潴留的内容物而导致无效吸引;现有的引流器产生正压时易导致胃肠内压力增大,起到相反的作用,安全系数低,且胃管容易吸附在胃肠壁上对胃肠壁造成损伤;现有的引流器没有固定装置,使用时容易倾倒而影响减压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监测和调节吸引负压,避免胃管吸附在胃肠壁上,提高使用安全性且不易倾倒的胃肠减压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6]胃肠减压装置,包括底座、引流器、异物盛接装置和胃管;
[0007]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用于固定所述引流器和异物盛接装置的固定槽;
[0008]所述引流器连通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设有进气孔、安全阀片和排气孔,所述进气孔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有压力调节阀、压力表和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三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引流器、胃管和异物盛接装置连通;
[0009]所述胃管包括外管和设在所述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外管的两端为封闭端,所述内管的底端伸出所述外管的底端外,所述内管的底端设有多个引流孔,所述内管的顶端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内管的外壁环设有至少一个气囊,所述气囊设有气囊管,所述气囊管与所述安全阀的排气孔连通,所述气囊管上设有控制阀。
[0010]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管内纵向设有隔膜,所述隔膜将所述内管的内腔分为底部连通的吸引腔和灌输腔,所述吸引腔的顶端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灌输腔的顶端设有注射液连接头。
[0011]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胃管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有容置所述胃管的卡槽。
[0012]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滑套,所述滑套连接有固定夹。
[001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引流器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进口与所述安全阀连通,所述真空泵的出口设有消音器。
[0014]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引流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安全阀连通,所述管体内设有活塞和与所述活塞连接的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伸出所述管体外。
[0015]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异物盛接装置包括筒体和筒盖,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设有排液阀,所述筒体的外壁设有刻度。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胃肠减压装置包括底座、引流器、异物盛接装置和胃管,其设计合理。
[0018]底座上的固定槽用于固定引流器和异物盛接装置,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引流器或异物盛接装置倾倒而影响减压效果,且引流器和异物盛接装置放于底座上使整个装置成为一体,减小了占用空间,避免病房的拥挤和杂乱。
[0019]引流器用于产生负压而吸引胃肠内容物,引流器可采用电动形式(真空泵),也可采用手动形式;采用电动形式时,由于其会产生噪音而影响病人的心情,因此采用消音器消除噪音、保持病房安静和病人心情舒畅,利于病人的康复;采用手动形式利于节约成本。
[0020]安全阀可减少引流器的负压变正压、抽气变打气时对病人造成的危害,引流器正常抽气时,气体由进气管吸入,安全阀片将上端封闭,不使气体从上端进入,当引流器产生正压时,正压气体即把安全阀片冲开,由排气孔排出,避免正压气体由进气孔经进气管、胃管进入人体内对人体产生危害,提高了使用安全性;且正压气体经排气孔排出进入气囊管中给气囊充气,充分利用了资源。
[0021]压力表方便医护人员实时监控进气管的压力,避免压力过大对患者产生危害或压力过小而达不到减压的效果,压力调节阀用于调节进气管内的压力,其操作简单、方便。
[0022]异物盛接装置用于盛接从胃肠内吸出的异物,其外壁设有刻度线,方便医护人员观察其内的异物量,当异物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二时,打开排液阀将异物从底部的排液管排出,而不需要停止整个装置的运作;当使用完毕时,可打开筒盖对筒体进行清洗和消毒。
[0023]胃管用于插入患者胃肠内将气体或异物吸出,胃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外壁环设有气囊便于医护人员向气囊内充入适量的气体,以适应患者胃肠的形状使胃管的位置固定,且可避免胃肠内容物挤压胃管而使内容物吸不出去,还可避免减压时内管贴附于胃肠壁而损伤胃肠壁粘膜;外管既便于内管及气囊插入患者胃肠内,还可保护气囊不受胃肠内容物的腐蚀和挤压;内管的内腔分为吸引腔和灌输腔,便于同时对胃肠减压和灌输药物、生理盐水等,而不需要轮换进行,其使用方便。
[0024]支撑杆用于固定胃管,防止在减压过程中其晃动而引起患者不适,或是弯折而影响减压效果,固定夹可将底座固定于病床的床腿上,从而进一步防止引流器或异物承接装置倾倒。
[00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胃肠减压装置,其设计合理,可实时监测和调节负压的压力,可防止正压进入患者胃肠内造成损害,还可防止胃管吸附于胃肠壁上损害胃肠粘膜,且使用时不易倾倒而影响减压效果,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胃肠减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中安全阀的纵向剖视放大图;
[0028]图3是图1中胃管的纵向剖视放大图;
[0029]图4是实施例二提供的胃肠减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图4中支撑杆的俯视放大图;
[0031]其中:1_底座,2-引流器,3-异物盛接装置,4-胃管,5-安全阀,6-进气管,7-气囊,8-消音器,9-支撑杆,10-滑套,11-固定夹,21-管体,22-活塞,23-推拉杆,24-开口,25-真空泵,31-筒体,32-筒盖,33-排液管,34-排液阀,35-刻度,41-外管,42-内管,43-隔膜,44-吸引腔,45-灌输腔,46-注射液连接头,51-进气孔,52-安全阀片,53-排气孔,61-压力调节阀,62-压力表,63-三通阀,71-气囊管,72-控制阀,91-卡槽,92-螺栓,421-引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3]实施例一
[0034]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胃肠减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本图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结构部分。
[0035]如图1所示,胃肠减压装置包括底座1、引流器2、异物盛接装置3和胃管4 ;底座I上设有两个固定槽,引流器2和异物盛接装置3分别置于两个固定槽内;引流器2包括管体21,管体21内设有活塞22和推拉杆23,推拉杆23的一端与活塞22连接,推拉杆23的另一端伸出管体21外,管体21上设有开口 24,开口 24与安全阀5连通,如图2所示,安全阀5设有进气孔51、安全阀片52和排气孔53,进气孔51连通有进气管6,进气管6上设有压力调节阀61、压力表62和三通阀63。
[0036]如图3所不,胃管4包括外管41和内管42,内管42设于外管41内,外管41的两端为封闭端,内管42的底端延伸出外管41的底端外,内管42的底端设有多个引流孔421,内管42内纵向设有隔膜43,隔膜43将内管42的内腔分为底部连通的吸引腔44和灌输腔45,吸引腔44的顶端与进气管6连通,灌输腔45的顶端设有注射液连接头46,内管42的外壁环设有一个气囊7,气囊7上设有气囊管71,气囊管71与安全阀5的排气孔53连通,气囊管71上设有控制阀72,三通阀63的三个端口分别与引流器2、内管42和异物盛接装置3连通。
[0037]实施例二
[0038]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胃肠减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本图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结构部分。
[0039]本实施例中的胃肠减压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引流器2包括真空泵25,真空泵25的进口与安全阀5连通,真空泵25的出口设有消音器8 ;异物盛接装置3包括筒体31和筒盖32,筒体31的底部设有排液管33,排液管33设有排液阀34,筒体31的外壁设有刻度35 ;底座I上设有支撑杆9,支撑杆9用于固定胃管4,如图5所示,支撑杆9的顶端设有容置胃管4的卡槽91,支撑杆9上设有滑套10,滑套10可沿支撑杆9上下活动,支撑杆9上设有用于固定滑套10的螺栓92,滑套10连接有固定夹11,固定夹11用于将底座I固定于病床的床腿上。
[004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胃肠减压装置的使用过程是:将胃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患者胃肠内,开启引流器使其产生正压对气囊进行充气,充气完毕后,转换引流器使其产生负压吸引胃肠内容物,根据压力表显示的压力调整压力调节阀,如需灌注药物或是生理盐水,将药物或生理盐水与注射液接头连接即可,减压吸引完毕后将气囊管与安全阀断开,放掉气囊中的气,将胃管取出即可。
[00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胃肠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引流器、异物盛接装置和胃管; 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用于固定所述引流器和异物盛接装置的固定槽; 所述弓I流器连通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设有进气孔、安全阀片和排气孔,所述进气孔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有压力调节阀、压力表和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三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引流器、胃管和异物盛接装置连通; 所述胃管包括外管和设在所述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外管的两端为封闭端,所述内管的底端伸出所述外管的底端外,所述内管的底端设有多个引流孔,所述内管的顶端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内管的外壁环设有至少一个气囊,所述气囊设有气囊管,所述气囊管与所述安全阀的排气孔连通,所述气囊管上设有控制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内纵向设有隔膜,所述隔膜将所述内管的内腔分为底部连通的吸引腔和灌输腔,所述吸引腔的顶端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灌输腔的顶端设有注射液连接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胃管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有容置所述胃管的卡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胃肠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滑套,所述滑套连接有固定夹。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胃肠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器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进口与所述安全阀连通,所述真空泵的出口设有消音器。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胃肠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安全阀连通,所述管体内设有活塞和与所述活塞连接的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伸出所述管体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盛接装置包括筒体和筒盖,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设有排液阀,所述筒体的外壁设有刻度。
【文档编号】A61M1/00GK204050445SQ201420542306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8日
【发明者】马金环 申请人:马金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