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轮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8320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轮椅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轮椅床,涉及医护用品【技术领域】,包括轮椅及与所述轮椅配合的床体,所述轮椅包括可移动底座、通过连接座可升降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椅座、与椅座后端部相连的椅背及与椅座前端部相连的腿板,所述椅背与腿板能转动至与椅座齐平;所述床体上设有与轮椅配合的凹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轮椅床,结构简单,轮椅和床体结合,通过连接座与槽孔的配合卡进床体后,通孔控制器或遥控器调整轮椅,使椅背、腿板与椅座齐平后卡进床体的凹腔中,连杆亦带动扶手转动后卡进凹槽中,轮椅和床结为一体,扶手卡进凹槽中能避免轮椅脱离床体。
【专利说明】一种组合式轮椅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轮椅床。

【背景技术】
[0002]由于重病或意外,会造成许多病人不能站立、行走,此种情况下需要借助轮椅移动。市售的轮椅一般是单独设置的,对于活动能力小的病人,病人从病床移至轮椅上的移动过程尤为费力,需要护工或其他人的帮助,对于活动能力一般的病人,自己也不便从床上移至轮椅上,由于轮椅不固定,移动时易摔倒在地,造成新的伤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病人的组合式轮椅床。
[0004]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轮椅床,包括轮椅及与所述轮椅配合的床体,所述轮椅包括可移动底座、通过连接座可升降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椅座、与椅座后端部相连的椅背及与椅座前端部相连的腿板,所述椅背与腿板能转动至与椅座齐平;所述床体上设有与轮椅配合的凹腔。
[0005]优选的,所述凹腔设置在所述床体的中间部位,所述凹腔底部的前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座适配的槽孔。
[0006]优选的,所述轮椅还包括通过连杆设置在椅座侧部的扶手,所述连杆呈U形,连杆的中间部位转动设置在椅座底部,所述凹腔的两侧设有与扶手适配的凹槽。
[0007]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轮椅上用于控制轮椅的控制器及与所述控制器连通的遥控器。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和底座之间通过气缸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座设于气缸活塞杆的顶部。
[0009]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前端设有至少一个万向轮,底座底部的后端设有成对的滚轮。
[0010]优选的,所述椅背的顶部设有头枕。
[0011]优选的,所述腿板的底部设有踏板。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轮椅床,结构简单,轮椅和床体结合,通过连接座与槽孔的配合卡进床体后,通孔控制器或遥控器调整轮椅,使椅背、腿板与椅座齐平后卡进床体的凹腔中,连杆亦带动扶手转动后卡进凹槽中,轮椅和床结为一体,扶手卡进凹槽中能避免轮椅脱离床体。病人想要起床时,可以独自移动至轮椅上或在别人帮助下移至轮椅上,然后通过控制器或遥控器调整使轮椅脱离床体,病人从床体移至轮椅上或从轮椅移至床体上都较为省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轮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轮椅的整体结构另一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轮椅和床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轮椅和床体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轮椅,11-椅座,12-椅背,13-腿板,14-踏板,15-头枕,2_连接座,21-气缸,31-扶手,32-连杆,4-控制器,41-遥控器,5-底座,51-万向轮,52-滚轮,6-床体,61-凹腔,62-凹槽,63-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轮椅床,包括轮椅I及与该轮椅配合的床体6。
[0020]轮椅包括可移动底座5、通过连接座2可升降设于底座上的椅座11、与椅座后端部相连的椅背12及与椅座前端部相连的腿板13,椅背与腿板能转动至与椅座齐平。连接座2和底座5之间通过气缸21连接在一起,连接座设于气缸活塞杆的顶部。底座5底部的前端设有至少一个万向轮51,底座底部的后端设有成对的滚轮52。
[0021]轮椅I还包括通过连杆32设置在椅座侧部的扶手31,连杆32呈U形,连杆的中间部位转动设置在椅座11底部。椅背12的顶部设有头枕15,腿板13的底部设有踏板14,轮椅上还设有用于控制轮椅的控制器4及与控制器连通的遥控器41。
[0022]床体6的中间部位设有与轮椅I配合的凹腔61,凹腔61的两侧设有与扶手31适配的凹槽62,凹腔底部的前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座2适配的槽孔63。
[00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轮椅床,结构简单,轮椅I和床体6结合,通过连接座2与槽孔63的配合卡进床体后,通孔控制器或遥控器调整轮椅,使椅背、腿板与椅座齐平后卡进床体的凹腔中,连杆亦带动扶手转动后卡进凹槽中,轮椅和床结为一体,扶手卡进凹槽中能避免轮椅脱离床体。
[0024]病人想要起床时,可以独自移动至轮椅上或在别人帮助下移至轮椅上,然后通过控制器或遥控器调整使轮椅脱离床体,病人从床体移至轮椅上或从轮椅移至床体上都较为省力。
[0025]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式轮椅床,包括轮椅(I)及与所述轮椅配合的床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包括可移动底座(5)、通过连接座(2)可升降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椅座(11)、与椅座后端部相连的椅背(12)及与椅座前端部相连的腿板(13),所述椅背与腿板能转动至与椅座齐平;所述床体(6)上设有与轮椅(I)配合的凹腔(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61)设置在所述床体(6)的中间部位,所述凹腔底部的前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座(2)适配的槽孔(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I)还包括通过连杆(32)设置在椅座侧部的扶手(31),所述连杆(32)呈U形,连杆的中间部位转动设置在椅座(11)底部,所述凹腔(61)的两侧设有与扶手适配的凹槽(6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轮椅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轮椅(I)上用于控制轮椅的控制器(4 )及与所述控制器连通的遥控器(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和底座(5)之间通过气缸(21)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座设于气缸活塞杆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底部的前端设有至少一个万向轮(51),底座底部的后端设有成对的滚轮(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12)的顶部设有头枕(1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板(13)的底部设有踏板(14)。
【文档编号】A61G5/10GK204106382SQ201420554744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5日
【发明者】李雪莲, 陈巧珍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