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8430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气管切开导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气管切开导管包括主导管,在主导管下部外表面设有球囊,球囊通过充气管与球囊充气口连通,主导管内穿有内芯,内芯的下端设有刚好伸出主导管下端管口的导向芯头,导向芯头的长度为6~15cm,导向芯头为中空管,导向芯头上设有主孔和侧孔。延长部远离主导管上端管口的一端连接有三通接头,可接呼吸机,给氧装置和吸痰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导向芯头的长度做成6~15cm,可以在目视的情况下5秒内顺利将主导管放入患者气管中,操作简单又节省时间。在气管切开导管放置成功前,中空内芯和导向芯头可实现通气、吸痰、给氧,避免病人窒息。
【专利说明】气管切开导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导管。

【背景技术】
[0002]气管切开导管的作用是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方便和可以接呼吸机。传统的气管切开导管包括主导管、固定垫、气囊和导向内芯,导管为弯曲状,上部设有固定垫,气囊设在导管的下端外壁,充气后撑开将导管下端固定在病人气管中,导管内穿有一根导向内芯,导向内芯的上端设有导管密封塞,导向内芯下端设有刚好伸出导管下端管口的导向芯头。使用时,导向芯头用于将导管伸入病人气管内时起导向作用,主导管下端进入气管预定位置后,再拉动导管密封塞抽去导向内芯,气囊充气膨胀将伸入气管内的导管下端固定,并通过固定垫将导管上端固定使用。这种结构的气管切开导管缺点是:传统的导向内芯下端导向芯头长度为7_,在进行导向时由于皮肤、带状肌以及导管形状等因素,导管在插入气管时视线被阻挡,在气管切开后放置导管过程中无法目视情况下放入气管,有时候还需要助手帮忙,容易出现主导管放置在气管外,造成无法通气。如果病人呼吸困难,气管切开导管放置过程中出现无法通气的情况,5分钟左右患者会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0003]综上所述,有必要设计一种气管切开导管,操作简单又节省时间,能快速将主导管顺利放入患者气管,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切开导管,能快速将主导管顺利放入患者气管中,操作简单又节约时间。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导管,包括主导管,在所述主导管下部外表面设有球囊,所述球囊通过充气管与球囊充气口连通,所述主导管内穿有内芯,所述内芯的下端设有刚好伸出主导管下端管口的导向芯头,所述导向芯头的长度为6?15cm,所述导向芯头为中空管,所述导向芯头设有主孔和侧孔。
[0007]进一步,所述内芯为中空管;
[0008]进一步,所述导向芯头的长度为1cm ;
[0009]进一步,所述内芯伸出主导管上端管口为延长部,所述延长部的长度为5?1cm ;
[0010]进一步,所述延长部的长度为8cm;
[0011]进一步,所述延长部远离所述主导管上端管口的一端连接有三通接头;
[0012]进一步,还包括与所述球囊上方连接的声门下吸引装置;
[0013]进一步,所述声门下吸引装置由吸引导管和吸引接头构成,所述吸引接头通过吸引导管与所述球囊上方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内芯为硬质塑料制成。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气管切开导管包括主导管,在主导管下部外表面设有球囊,球囊通过充气管与球囊充气口连通,主导管内穿有内芯,内芯的下端设有刚好伸出主导管下端管口的导向芯头,导向芯头的长度为6?15cm,导向芯头为中空管,导向芯头设有主孔和侧孔。将导向芯头的长度做成6?15cm,可以在目视的情况下5秒内顺利将主导管放入患者气管中,操作简单又节省时间。
[0016]在内芯的上端设有伸出主导管上端管口的延长部,延长部远离主导管上端管口的一端连接有三通接头,可连接呼吸机、给氧装置和吸痰装置,便于在气管切开导管放置成功前,通过中空的内芯和导向芯头可实现通气、吸痰和给氧,避免病人窒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
[0020]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导管,包括主导管1,在所述主导管I下部外表面设有球囊2,所述球囊2通过充气管3与球囊充气口 4连通,所述主导管I内穿有内芯5,所述内芯5的下端设有刚好伸出主导管I下端管口的导向芯头6,所述导向芯头6的长度为6?15cm,导向芯头6为中空管,所述导向芯头6设有主孔和用于通气、给氧、吸痰的侧孔7。在主孔被暂时堵塞情况下,侧孔7可用来调节压力和使患者保持呼吸通畅。现有的气管切开导管太短,常规气管切开手术本来就是一个小切口,视野受限,在气管切开后放置导管过程中无法目视主导管I是否放入气管中,容易出现主导管I放置在气管外,造成无法通气,病人呼吸困难,无法通气5分钟左右患者会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的情况,对患者不利。将导向芯头5的长度做成6?15cm,可以在目视的情况下5秒内顺利将主导管放入患者气管中,操作简单又节省时间。本实施例采用导向芯头6的长度为10cm,效果好又能节约医用耗材。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内芯5为中空管,现有的导管内芯都是实心的,不能实现通气、吸痰、给氧的功能。将内芯5做成中空的,便于在术中不拔出内芯5就可以实现给患者通气、给氧和吸痰的功能。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芯5伸出主导管I上端管口为延长部8,所述延长部8的长度为5?1cm ;本实施例中采用延长部8的长度为8cm。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气管切开术中,为患者给氧时,需要将内芯拔出来,再将呼吸机与主导管I连接,这样既耗时又不方便。在延长部8远离主导管I上端管口的一端连接有三通接头9,可连接呼吸机、给氧装置和吸痰装置。便于在气管切开导管放置成功前,通过中空的内芯5和导向芯头6可实现通气、吸痰和给氧,避免病人窒息。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所述球囊2上方连接的声门下吸引装置。所述声门下吸引装置由吸引导管10和吸引接头11构成,所述吸引接头11通过吸引导管10与所述球囊2上方连接。在球囊2上方痰液容易积聚,并且吸痰装置无法将球囊2上方的痰液吸掉,痰液积聚加重感染,声门下吸引装置与球囊2上方连接,可以吸去球囊2上方的痰液。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芯5为硬质塑料制成。内芯5太软不宜导向。导向芯头6端部为圆滑的锥形,便于导向芯头6顺利进入到气管中。
[0025]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气管切开导管,包括主导管(1),在所述主导管(I)下部外表面设有球囊(2),所述球囊(2)通过充气管(3)与球囊充气口(4)连通,所述主导管(I)内穿有内芯(5),所述内芯(5)的下端设有刚好伸出主导管(I)下端管口的导向芯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芯头(6)的长度为6?15cm,所述导向芯头(6)为中空管,所述导向芯头(6)设有主孔和侧孔(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5)为中空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芯头(6)的长度为1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5)伸出主导管(I)上端管口为延长部(8),所述延长部(8)的长度为5?10c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部(8)的长度为8c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部(8)远离所述主导管(I)上端管口的一端连接有三通接头(9 )。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球囊(2)上方连接的声门下吸引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门下吸引装置由吸引导管(10)和吸引接头(11)构成,所述吸引接头(11)通过吸引导管(10)与所述球囊(2)上方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5)为硬质塑料制成。
【文档编号】A61M16/04GK204073018SQ201420557430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6日
【发明者】李丹, 陶武, 唐泽, 杨德雨, 陈媛媛 申请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