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892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病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理病床,包括床架、框架和升降装置;所述床架包括前床腿、后床腿、前横杆、后横杆和中间横杆;所述框架包括引导杆、侧杆、横向杆、中间横向杆和支撑杆;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有箱和推杆;所述床架通过引导杆和支撑杆与框架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箱和框架的横向杆连接,推杆的一端附着在弧形支柱上。本实用新型两端在侧面形成一剪刀状的结构,有效利用了床底的空间,通过引导杆上的滑块引导床腿的在垂直方向的移动达到升降的效果,可使病床下降到距离地面极小的位置,保证了病人在没有陪护人员的情况下可安全自行下床。
【专利说明】一种护理病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护理病床。

【背景技术】
[0002]病床通常是可调节高度的,传统的病床的床架与框架的的升降支撑装置位于床板下方是一整体结构,床腿是固定不动的,只有床板可动,且占用一定的底部空间,限制了病床升降的范围,病人在行动不便时下床需翻过病床两侧的栏杆,而当床距离地面较高时是非常危险的;且传统的病床的升降是手摇式的,当病人没有陪护人员时难以调节床的高度,给病人造成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升降支撑装置在侧面是一种剪刀状的结构,可整体降低床板至地面距离极小的位置,保证病人下床的安全的护理病床。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护理病床,包括床架、框架和升降装置;所述床架包括前床腿、后床腿、前横杆、后横杆和中间横杆;所述框架包括引导杆、侧杆、横向杆、中间横向杆和支撑杆;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有箱和推杆。
[0005]作为优选,所述床架的前床腿位于床头的两侧,两前床腿的底端与前横杆刚性连接;所述后床腿位于床尾两侧,两后床腿的底端与横杆刚性连接;前床腿和后床腿的中部分别与中间横杆连接,所述中间横杆包括横向支柱和弧形支柱,所述弧形支柱的一端固定在横向支柱上,另一端分别与前床腿的上端和后床腿的上端连接。
[0006]作为优选,前床腿和后床腿的底端设有脚轮装置,所述脚轮装置包括脚轮和制动闸,所述脚轮位于前床腿和后床腿的底端的两侧,制动闸两端与脚轮连接;脚轮可以方便床的推动或移动,制动闸可有效控制床的移动、推动的速率及高度升降的幅度。
[0007]作为优选,所述侧杆是框架的左右两侧,横向杆是框架的前后两端,一中间横向杆靠近前端横向杆,另一中间横向杆靠近后端横向杆;所述侧杆和横向杆构成了框架的外围结构;所述引导杆与侧杆平行,两端分别与中间横向杆机械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引导杆上设有滑块,包括左侧滑块和右侧滑块,所述前床腿的上端和后床腿的上端分别与左侧滑块和右侧滑块铰接,前床腿、后床腿和弧形支柱由引导杆引导移动,由框架的升降带动床腿的移动。
[0009]作为优选,所述框架的支撑杆分别与前床腿和后床腿连接,连接处位于横向支柱与前床腿和后床腿连接处下方。
[0010]作为优选,所述升降装置位于中间横向杆和弧形支柱之间,由中间横向杆支撑;所述推杆可伸进箱内或从中抽出,箱固定在中间横向杆的连接处上,推杆的一端附着在弧形支柱的连接处上,另一端与箱连接,推杆的可移动性也保证了床整体的可动性。
[0011]作为优选,床架的中部空间还设有床垫支撑装置,所述床垫支撑装置包括调整驱动、前可调杠杆、后可调杠杆、前转动轴和后转动轴;所述前转动轴和后转动轴从调整驱动中穿过,横向两端固定在框架的侧杆上;调整驱动可调节高度,通过床架、框架及升降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床能降到一个非常低的位置,可下降到距离地面1cm以下的位置。
[001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剪刀式的床架结构,可有效利用床底部空间,使病床下降到极低的位置,为病人提供了安全保障,解决了病人使用传统病床时下床困难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0014]其中,前床腿24、后床腿26、前横杆28、后横杆30、引导杆36、侧杆38、中间横向杆42、横向杆44、中间横杆46、横向支柱48、弧形支柱50、升降装置52、左侧滑块64、右侧滑块66、支撑杆70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透视图
[0016]其中,床10、床架12、床垫支撑装置14、调整驱动16、前可调杠杆18、后可调杠杆20、前转动轴21、后转动轴22、前床腿24、后床腿26、前横杆28、后横杆30、引导杆36、侧杆38、框架40、中间横向杆42、横向杆44、中间横杆46、横向支柱48、弧形支柱50、升降装置52、箱56、推杆58、左侧滑块64、右侧滑块66、支撑杆70、脚轮装置76、脚轮74、制动闸78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其中,后床腿26、引导杆36、侧杆38、中间横向杆42、横向支柱48、弧形支柱50、箱56、推杆58、左侧滑块64、右侧滑块66、支撑杆70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视图
[0020]其中,床10、调整驱动16、前转动轴21、后转动轴22、前床腿24、后床腿26、侧杆38、框架40、箱56、支撑杆70、脚轮装置76、脚轮74、制动闸78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另一侧视图
[0022]其中,床10、调整驱动16、前转动轴21、后转动轴22、前床腿24、后床腿26、侧杆38、框架40、箱56、脚轮装置76、制动闸78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0024]一种护理病床,床10包括床架12、框架40、升降装置52 ;所述床架12包括前床腿24、后床腿26、前横杆28、后横杆30、中间横杆46 ;所述框架40包括引导杆36、侧杆38、中间横向杆42、横向杆44和支撑杆70 ;所述升降装置52包括驱动单元54,所述驱动单元54设有箱56和推杆58。
[0025]进一步地,所述床架12的前床腿24位于床头的两侧,两前床腿24的底端通过前横杆28刚性连接;所述后床腿26位于床尾两侧,两后床腿26的底端通过后横杆30刚性连接;前床腿24和后床腿26的中部分别通过两中间横杆46连接,所述中间横杆46包括横向支柱48和弧形支柱50,所述弧形支柱50的一端固定在横向支柱48上,另一端分别与前床腿24的上端32和后床腿26的上端34连接。
[0026]进一步地,前床腿24和后床腿26的底端设有脚轮装置76,所述脚轮装置76包括脚轮74和制动闸78,所述脚轮74位于前床腿24和后床腿26的底端的两侧,制动闸78两端与脚轮74连接。
[0027]进一步地,所述侧杆38是框架40的左右两侧,横向杆44是框架40的前后两端,一中间横向杆42靠近前端横向杆44,另一中间横向杆42靠近后端横向杆44 ;所述侧杆38和横向杆44构成了框架40的外围结构;所述引导杆36与侧杆38平行,两端分别与中间横向杆42机械连接。
[0028]进一步地,所述引导杆36上设有滑块,包括左侧滑块64和右侧滑块66,所述前床腿24的上端32和后床腿26的上端34分别与左侧滑块64和右侧滑块66铰接,前床腿24、后床腿26和弧形支柱50由引导杆36引导移动。
[0029]进一步地,所述框架40的支撑杆70分别与前床腿24和后床腿26连接,连接处72位于横向支柱48与前床腿24和后床腿26连接处下放。
[0030]进一度地,所述升降装置52位于中间横向杆42和弧形支柱50之间,由中间横向杆42支撑;所述推杆58可伸进箱56内或从中抽出,箱56固定在中间横向杆42的连接处60上,推杆58的一端附着在弧形支柱50的连接处62上,另一端与箱56连接。
[0031]进一步地,床架12的中部空间68设有床垫支撑装置14,所述床垫支撑装置14包括调整驱动16、前可调杠杆18、后可调杠杆20、前转动轴21和后转动轴22 ;所述前转动轴21和后转动轴22从调整驱动16中穿过,横向两端固定在框架40的侧杆38上;调整驱动16可调节高度,通过床架12与框架40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床10能降到一个非常低的位置(如图5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护理病床,包括床架、框架和升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床架包括前床腿、后床腿、前横杆、后横杆和中间横杆;所述框架包括引导杆、侧杆、横向杆、中间横向杆和支撑杆;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有箱和推杆;所述床架通过引导杆和支撑杆与框架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箱和框架的横向杆连接,推杆的一端附着在弧形支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病床,其特征是:所述床架的前床腿位于床头的两侧,两前床腿的底端与前横杆刚性连接;所述后床腿位于床尾两侧,两后床腿的底端与横杆刚性连接;前床腿和后床腿的中部分别与中间横杆连接,所述中间横杆包括横向支柱和弧形支柱,所述弧形支柱的一端固定在横向支柱上,另一端分别与前床腿的上端和后床腿的上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病床,其特征是:前床腿和后床腿的底端设有脚轮装置,所述脚轮装置包括脚轮和制动闸,所述脚轮位于前床腿和后床腿的底端的两侧,制动闸两端与脚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病床,其特征是:所述侧杆是框架的左右两侧,横向杆是框架的前后两端,一中间横向杆靠近前端横向杆,另一中间横向杆靠近后端横向杆;所述侧杆和横向杆构成了框架的外围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病床,其特征是:所述引导杆与侧杆平行,两端分别与中间横向杆机械连接;引导杆上设有滑块,包括左侧滑块和右侧滑块,所述前床腿的上端和后床腿的上端分别与左侧滑块和右侧滑块铰接。
【文档编号】A61G7/012GK204092391SQ201420568449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9日
【发明者】李巍, 周思儒, 王潇娅, 丘林利, 陈蓓婧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