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型纪念骨灰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421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心型纪念骨灰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心型纪念骨灰盒,其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的内部分别形成一用于放置玻璃瓶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开口边缘形成一台阶,开口处放置用于夹照片的透明夹层,所述容置腔开口的边缘侧壁在所述透明夹层的上方形成凹环槽,所述凹环槽内嵌有橡胶圈。本实用新型占用空间小且便于携带,造型给人以美感,帮助使用者对死者进行追思和悼念。
【专利说明】心型纪念骨灰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灰盒。

【背景技术】
[0002]人们为了緬怀逝者,通常是将逝者的骨灰安葬在某处以便日后追悼,但是对于离安葬之处较远的人而言,没办法在清明节或适当时候前往祭拜,只能遥念故人,而且随着现在土地资源的短缺已经越来越难找到安置骨灰盒的场地,因此需要一种安置骨灰的纪念物品,便于生者对已逝者进行追思和悼念。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达到緬怀故人的目的、且便于纪念和收藏的心型纪念骨灰盒。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心型纪念骨灰盒,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的内部分别形成一用于放置玻璃瓶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开口边缘形成一台阶,开口处放置用于夹照片的透明夹层,所述容置腔开口的边缘侧壁在所述透明夹层的上方形成凹环槽,所述凹环槽内嵌有橡胶圈。
[0006]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在一侧上方连接有枢轴来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在另一侧上方内面分别设有磁铁。
[0007]由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组合成一整体为心型的盒体。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既适宜摆放在家中,造型自然美观,方便人们用来随时纪念已逝者,而且重量轻,占用空间小,也方便随身携带,使生者达到睹物思人,緬怀故人的目的,成为藉以追思的寄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盒体或下盒体的剖面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合闭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盒体或下盒体的分解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4]实施例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心型纪念骨灰盒包括木质的上盒体I和下盒体2,由上盒体I和下盒体2组合成一整体为心型的盒体,上盒体I和下盒体2在一侧上方连接有枢轴8 (见图2),通过枢轴8进行转动连接,旋转两盒体的相对位置实现敞开或闭合,上盒体I和下盒体2在另一侧上方内面分别设有磁铁7,通过磁吸来关闭盒体并固定。
[0016]如图2、图3与图4所示,上盒体I和下盒体2的内部分别形成一容置腔3,容置腔3内放置有用于装骨灰的玻璃瓶4,容置腔3的开口边缘形成一台阶,使得开口处可放置用于夹照片的透明夹层5,透明夹层5由上下两片组成,中间可夹置照片,容置腔3开口的边缘侧壁在透明夹层5的上方形成凹环槽,凹环槽内嵌有一圈橡胶圈6,橡胶圈6用于将透明夹层5固定在容置腔3开口,使得玻璃瓶4不掉出容置腔3。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心型纪念骨灰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的内部分别形成一用于放置玻璃瓶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开口边缘形成一台阶,开口处放置用于夹照片的透明夹层,所述容置腔开口的边缘侧壁在所述透明夹层的上方形成凹环槽,所述凹环槽内嵌有橡胶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型纪念骨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在一侧上方连接有枢轴来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在另一侧上方内面分别设有磁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型纪念骨灰盒,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组合成一整体为心型的盒体。
【文档编号】A61G17/08GK204147231SQ201420630109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8日
【发明者】杨建
申请人:杨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