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关节按摩治疗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351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脊柱关节按摩治疗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脊柱关节按摩治疗装置,包括:成角底座,床身,用于驱动床身俯仰的俯仰电动推杆,颈部牵引机构,脚踝牵引机构和复合按压机构;床身床头端设置有用于推动颈部牵引机构移动实现拉伸动作的颈部牵引电动推杆,床身床尾端设置有用于推动脚踝牵引机构移动实现拉伸动作的脚踝牵引电动推杆;俯仰动作,脚踝牵引以及颈部牵引都痛多电动推杆实现,复合按压机构为单独一个整体设计,电力驱动沿着床身移动,复合按压机构直接实现下压和左右摆动,进而可在复合按压机构工作端安装特定的功能按压指来实现不同功能,上述动力部分完全电控,进而可形成自动控制理疗体系,综上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复合型、高效的脊柱关节按摩治疗装置。
【专利说明】脊柱关节按摩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械领域,具体来说是对人体肌肉、关节及脊柱进行减压治疗康复的脊柱关节按摩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脊柱病及关节病已逐渐成为多发病和常见病,目前没有理想的药物治疗手段,传统临床主要依靠悬吊牵引与手法推拿按摩为主,但是这些对医务人员手法操作要求高,且难有安全保障。
[0003]根据中西医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脊柱的牵引并配以指针按压在发生病变的脊柱两节横突之间,通过上部压力可以扩大两节椎体之间的空隙,拉伸后纵韧带。两侧狭窄的椎间孔被撑开,从而缓解或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减轻肢体的麻木和疼痛,达到治疗的目的。
[0004]在临床治疗使用过程中,见效快、疗程短,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安全、智能的医疗设备,使其结构简单合理、形美观大方、操作简单,可以对脊柱病及关节病进行有效治疗,可以实现有受力测试与反馈的被动牵引与自重牵引,带有振动、热及磁疗的主动按压与自动按压,病人安全保护等,功能全面的脊柱关节按摩治疗装置。
[0006]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操作均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并通过传感器的实时监测进行安全保障,结构简单,方便拆装与运输,功能完善,操作方便,在方便医疗人员治疗的同时,增加了治疗数据的靠靠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治疗效果。
[0007]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脊柱关节按摩治疗装置,包括:成角底座,与成角底座铰接的床身,用于驱动床身绕其与成角底座铰接位置俯仰的俯仰电动推杆,设置于床身床头端的颈部牵引机构和设置于床身床尾端的脚踝牵引机构;上述电动推杆两端分别与成角底座和床身铰接;床身床头端设置有用于推动颈部牵引机构移动实现拉伸动作的颈部牵引电动推杆,床身床尾端设置有用于推动脚踝牵引机构移动实现拉伸动作的脚踝牵引电动推杆;
[0009]作为优选结构,成角底座由角钢型材焊接而成,底面配有若干滚轮以及高度可调节支脚,可以方便设备的固定安装与移动;成角底座通过俯仰电动推杆实现上平面的成角变化,俯仰范围在±30°内变化;
[0010]脊柱关节按摩治疗装置,还包括:复合按压机构;
[0011]复合按压机构包括:横向跨越床身且垂直于床面的龙门框架,按压顶架,设置于按压顶架下端的按压机构和按压指;
[0012]床身左右两侧设置有平移导轨,龙门框架横向跨越床身的框架上设置有与平移导轨配合导向的导向滑块;
[0013]上述龙门框架相对于床身沿着平移导轨滑动动力由操作人员推动实现;
[0014]龙门框架通过设置于侧面的锁定装置(选用常用的滑道制动装置即可)实现平移定位;
[0015]龙门框架与床身接触部分通过龙门框架上设置碳刷与床身两侧设置铜片连接实现龙门框架内部供电,碳刷位置安装有预紧弹簧促使碳刷与铜片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贴合状态;
[0016]龙门框架顶端内壁设置有弧状齿条和与弧状齿条弧度相同的弧状导轨,且弧状齿条和弧状导轨圆弧夹角为60° -90° ;
[0017]按压顶架上设置有与弧状导轨配合导向的导向轮,与弧状齿条啮合的齿轮,以及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电机I;
[0018]按压机构包括:固定于按压顶架上垂直于床面向下延伸设置的直线导轨箱,设置于直线导轨箱内部的丝杠传动机构,以及为驱动丝杠传动机构提供动力的电机II ;
[0019]丝杠传动机构的滑块上固定有按压指固定座,按压指固定在按压指固定座上。
[0020]脊柱关节按摩治疗装置,还包括:转运工具车;
[0021]转运工具车包括:车体框架,至于车体框架能够抽拉取用的活动工具箱,设置于车体框架底部的带锁万向轮以及用于推动车体的把手;
[0022]车体框架位于床身水平状态高度位置,宽度与床身宽度相同,此高度车体框架两侧设置有能够与床身两侧轨道相同且能够完全对接的对接轨道。
[0023]脚踝牵引机构包括:两个长度可调节直杆,设置于直杆上旋转块和设置于旋转块内部的拉力传感器;
[0024]脚踝牵引电动推杆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脚踝牵引电动推杆与床身纵向中心线成15°角对称分布;
[0025]其中,一个长度可调节直杆对应固定于一个脚踝牵引电动推杆伸缩端部。
[0026]按压指包括:固定于按压指固定座下端的横移固定座,由横移固定座向下伸出的连接螺纹杆,与连接螺纹杆螺纹连接的锁紧螺纹套,通过球头铰接与锁紧螺纹套下端的按压指针;
[0027]横移固定座内部横向设置有自由转动的横移螺纹杆,横移固定座侧面外壁设置有驱动于横移螺纹杆旋转的旋钮,连接螺纹杆上端通过内螺纹套套置于横移螺纹杆上;横移固定座下端面连接螺纹杆伸出部位设置有与横移螺纹杆平行为连接螺纹杆横移提供行程的条形孔。
[0028]颈部牵引机构包括:固定于颈部牵引电动推杆伸缩端的高度可调节支板和固定于支板上端长度可调节的横杆。
[0029]龙门框架外部罩置有类椭圆型的玻璃钢外壳,且玻璃钢外壳侧面设置有触摸式控制面板。
[00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颈部牵引机构的拉伸动作由颈部牵引电动推杆伸缩端实现,支板高度可调节以及横杆长度可调节,来满足不同的人体;
[0031]脚踝牵引机构的旋转块的自由转动以保证拉力传感器与牵引绳同轴,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0032]龙门框架为单独装配到床身的机构,且能够在床身上平移,龙门框架横跨于床身以及拱形设计以保证龙门框架与床面预留出治疗空间。
[0033]上述治疗空间内主要包括,人体躺卧空间以及复合按压机构的运行空间;
[0034]复合按压机构的运行动作主要包括,由电机I驱动齿轮配合弧状齿条进行一个按压顶架的弧线运动,弧状导轨与按压顶架上的导向轮配合把持并辅助导向;
[0035]由电机II驱动的丝杠传动机构实现按压指固定座的上下移动,即按压指按压动作的动力;
[0036]按压指为对称两指设计,横向能够调节间距,按压指针也设计成可调节角度定位,形成一个灵活的治疗部,保证治疗质量。
[0037]转运工具车为额外的运输机构,可与床身实现完美对接,主要是位于床身平置时,转运工具车对应高度位置设置有与床身两侧导轨结构相同的轨道,且与床身两侧导轨对接,进而龙门框架即可运行到转运工具车上,进而转运工具车可实现龙门框架所承载结构的单独运输,并且可通过内置的工具箱额外运输一些用具。
[003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体优势在于:
[0039]1、功能齐全,可完成复杂理疗动作,且按压指针可更换,完成加热、震动以及磁疗功能;
[0040]2、与现有理疗床相比,牵引成角大,并且床身和两端的牵引机构可构成复合牵弓I ;
[0041]3、内部构件控制,可完全实现自动化;
[0042]4、理疗过程各项理疗数据可调整,进而保证理疗安全的同时能够达到最佳的理疗效果;
[0043]5、模块化集成,多个机构都为可分离机构。
[004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5]本实用新型共4幅附图,其中:
[004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龙门框架安装玻璃钢外壳后结构示意图。
[004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龙门框架安装玻璃钢外壳前结构示意图。
[004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压机构结构示意图。
[0050]图中:1、成角底座,11、俯仰电动推杆,
[0051]2、床身,21、平移导轨,
[0052]3、颈部牵引机构,31、支板,32、横杆,
[0053]4、脚踝牵引机构,41、直杆,42、旋转块,43、拉力传感器,
[0054]5、复合按压机构,51、龙门框架,52、按压顶架,53、按压机构,54、按压指,55、按压指固定座,56、玻璃钢外壳,57、触摸式控制面板,511、弧状齿条,512、弧状导轨,513、锁定装置,514、导向滑块,521、导向轮,522、齿轮,523、电机I,531、直线导轨箱,541、横移固定座,542、连接螺纹杆,543、锁紧螺纹套,544、按压指针,545、旋钮,
[0055]6、转运工具车,61、车体框架,62、活动工具箱,63、带锁万向轮,64、把手,65、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56]如图1至图4所示的脊柱关节按摩治疗装置,包括:成角底座1,与成角底座I铰接的床身2,用于驱动床身2绕其与成角底座I铰接位置俯仰的俯仰电动推杆11,设置于床身2床头端的颈部牵引机构3和设置于床身床尾端的脚踝牵引机构4 ;上述电动推杆11两端分别与成角底座I和床身2铰接;床身2床头端设置有用于推动颈部牵引机构3移动实现拉伸动作的颈部牵引电动推杆,床身2床尾端设置有用于推动脚踝牵引机构4移动实现拉伸动作的脚踝牵引电动推杆;
[0057]作为优选结构,成角底座I由角钢型材焊接而成,底面配有若干滚轮以及高度可调节支脚,可以方便设备的固定安装与移动;成角底座I通过俯仰电动推杆11实现上平面的成角变化,俯仰范围在±30°内变化;
[0058]脊柱关节按摩治疗装置,还包括:复合按压机构5 ;
[0059]复合按压机构5包括:横向跨越床身2且垂直于床面的龙门框架51,按压顶架52,设置于按压顶架52下端的按压机构53和按压指54 ;
[0060]床身2左右两侧设置有平移导轨21,龙门框架51横向跨越床身2的框架上设置有与平移导轨21配合导向的导向滑块514 ;
[0061]上述龙门框架51相对于床身2沿着平移导轨21滑动动力由操作人员推动实现;
[0062]龙门框架51通过设置于侧面的锁定装置513 (选用常用的滑道制动装置即可)实现平移定位;
[0063]龙门框架51与床身2接触部分通过龙门框架51上设置碳刷与床身2两侧设置铜片连接实现龙门框架51内部供电,碳刷位置安装有预紧弹簧促使碳刷与铜片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贴合状态;
[0064]龙门框架51顶端内壁设置有弧状齿条511和与弧状齿条511弧度相同的弧状导轨512,且弧状齿条511和弧状导轨512圆弧夹角为60° -90° ;
[0065]按压顶架52上设置有与弧状导轨512配合导向的导向轮521,与弧状齿条511啮合的齿轮522,以及用于驱动齿轮522转动的电机I 523 ;
[0066]按压机构53包括:固定于按压顶架52上垂直于床面向下延伸设置的直线导轨箱531,设置于直线导轨箱531内部的丝杠传动机构,以及为驱动丝杠传动机构提供动力的电机II ;
[0067]丝杠传动机构的滑块上固定有按压指固定座55,按压指54固定在按压指固定座55上;
[0068]脊柱关节按摩治疗装置,还包括:转运工具车6 ;
[0069]转运工具车6包括:车体框架61,至于车体框架61能够抽拉取用的活动工具箱62,设置于车体框架61底部的带锁万向轮63以及用于推动车体的把手64 ;
[0070]车体框架61位于床身2水平状态高度位置,宽度与床身2宽度相同,此高度车体框架61两侧设置有能够与床身2两侧轨道相同且能够完全对接的对接轨道65。
[0071]脚踝牵引机构4包括:两个长度可调节直杆41,设置于直杆41上旋转块42和设置于旋转块42内部的拉力传感器43 ;
[0072]脚踝牵引电动推杆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脚踝牵引电动推杆与床身纵向中心线成15°角对称分布;
[0073]其中,一个长度可调节直杆41对应固定于一个脚踝牵引电动推杆伸缩端部。
[0074]按压指54包括:固定于按压指固定座55下端的横移固定座541,由横移固定座541向下伸出的连接螺纹杆542,与连接螺纹杆542螺纹连接的锁紧螺纹套543,通过球头铰接与锁紧螺纹套543下端的按压指针544 ;其中,按压指针544尖端部分为快捷安装部分,且能够尖端部分完成振动(通过内置震动电机实现)、加热(内部设置热电偶实现)和磁疗功能(通过内置磁石或者电磁铁实现);
[0075]横移固定座541内部横向设置有自由转动的横移螺纹杆,横移固定座541侧面外壁设置有驱动于横移螺纹杆旋转的旋钮545,连接螺纹杆542上端通过内螺纹套套置于横移螺纹杆上;横移固定座541下端面连接螺纹杆542伸出部位设置有与横移螺纹杆平行为连接螺纹杆542横移提供行程的条形孔。
[0076]颈部牵引机构3包括:固定于颈部牵引电动推杆伸缩端的高度可调节支板31和固定于支板31上端长度可调节的横杆32。
[0077]龙门框架51外部罩置有类椭圆型的玻璃钢外壳56,且玻璃钢外壳56侧面设置有触摸式控制面板57。
[007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颈部牵引机构3的拉伸动作由颈部牵引电动推杆伸缩端实现,支板31高度可调节以及横杆32长度可调节,来满足不同的人体;
[0079]脚踝牵引机构4的旋转块42的自由转动以保证拉力传感器与牵引绳同轴,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0080]龙门框架51为单独装配到床身2的机构,且能够在床身2上平移,龙门框架51横跨于床身2以及拱形设计以保证龙门框架51与床面预留出治疗空间。
[0081]上述治疗空间内主要包括,人体躺卧空间以及复合按压机构5的运行空间;
[0082]复合按压机构5的运行动作主要包括,由电机I 523驱动齿轮522配合弧状齿条511进行一个按压顶架52的弧线运动,弧状导轨512与按压顶架52上的导向轮521配合把持并辅助导向;
[0083]由电机II驱动的丝杠传动机构实现按压指固定座55的上下移动,即按压指54按压动作的动力;
[0084]按压指54为对称两指设计,横向能够调节间距,按压指针544也设计成可调节角度定位,形成一个灵活的治疗部,保证治疗质量。
[0085]转运工具车6为额外的运输机构,可与床身2实现完美对接,主要是位于床身2平置时,转运工具车6对应高度位置设置有与床身2两侧导轨结构相同的轨道,且与床身2两侧导轨对接,进而龙门框架51即可运行到转运工具车6上,进而转运工具车6可实现龙门框架51所承载结构的单独运输,并且可通过内置的工具箱额外运输一些用具。
[008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诉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脊柱关节按摩治疗装置,包括:成角底座(I),与成角底座(I)铰接的床身(2),用于驱动床身(2)绕其与成角底座(I)铰接位置俯仰的俯仰电动推杆(11),设置于床身(2)床头端的颈部牵引机构⑶和设置于床身床尾端的脚踝牵引机构⑷;上述电动推杆(11)两端分别与成角底座(I)和床身(2)铰接;床身(2)床头端设置有用于推动颈部牵引机构(3)移动实现拉伸动作的颈部牵引电动推杆,床身(2)床尾端设置有用于推动脚踝牵引机构(4)移动实现拉伸动作的脚踝牵引电动推杆;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合按压机构(5); 所述复合按压机构(5)包括:横向跨越床身(2)且垂直于床面的龙门框架(51),按压顶架(52),设置于按压顶架(52)下端的按压机构(53)和按压指(54); 所述床身⑵左右两侧设置有平移导轨(21),所述龙门框架(51)横向跨越床身(2)的框架上设置有与平移导轨(21)配合导向的导向滑块(514); 所述龙门框架(51)顶端内壁设置有弧状齿条(511)和与弧状齿条(511)弧度相同的弧状导轨(512); 所述按压顶架(52)上设置有与弧状导轨(512)配合导向的导向轮(521),与弧状齿条(511)啮合的齿轮(522),以及用于驱动齿轮(522)转动的电机I (523); 所述按压机构(53)包括:固定于按压顶架(52)上垂直于床面向下延伸设置的直线导轨箱(531),设置于直线导轨箱(531)内部的丝杠传动机构,以及为驱动丝杠传动机构提供动力的电机II ; 所述丝杠传动机构的滑块上固定有按压指固定座(55),所述按压指(54)固定在按压指固定座(5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关节按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运工具车(6); 所述转运工具车(6)包括:车体框架(61),至于车体框架(61)能够抽拉取用的活动工具箱(62),设置于车体框架(61)底部的带锁万向轮(63)以及用于推动车体的把手(64); 所述车体框架(61)位于床身(2)水平状态高度位置,宽度与床身(2)宽度相同,此高度车体框架(61)两侧设置有能够与床身(2)两侧轨道相同且能够完全对接的对接轨道(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关节按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踝牵引机构(4)包括:两个长度可调节直杆(41),设置于直杆(41)上旋转块(42)和设置于旋转块(42)上的拉力传感器(43); 所述脚踝牵引电动推杆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脚踝牵引电动推杆与床身纵向中心线成15°角对称分布; 其中,一个长度可调节直杆(41)对应固定于一个脚踝牵引电动推杆伸缩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关节按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指(54)包括:固定于按压指固定座(55)下端的横移固定座(541),由横移固定座(541)向下伸出的连接螺纹杆(542),与连接螺纹杆(542)螺纹连接的锁紧螺纹套(543),通过球头铰接与锁紧螺纹套(543)下端的按压指针(544); 所述横移固定座(541)内部横向设置有自由转动的横移螺纹杆,横移固定座(541)侧面外壁设置有驱动于横移螺纹杆旋转的旋钮(545),所述连接螺纹杆(542)上端通过内螺纹套套置于横移螺纹杆上;所述横移固定座(541)下端面连接螺纹杆(542)伸出部位设置有与横移螺纹杆平行为连接螺纹杆(542)横移提供行程的条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关节按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牵引机构(3)包括:固定于颈部牵引电动推杆伸缩端的高度可调节支板(31)和固定于支板(31)上端长度可调节的横杆(3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关节按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框架(51)外部罩置有类椭圆型的玻璃钢外壳(56),且玻璃钢外壳(56)侧面设置有触摸式控制面板(57)。
【文档编号】A61N2/02GK204233392SQ201420702246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0日
【发明者】雷蕾, 轩亮, 张军, 杜杰 申请人:大连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