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郁胆虚证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181阅读:9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肝郁胆虚证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肝郁胆虚证,是指肝失疏泄,心胆气虚而表现以急躁易怒,恐惧,时倦怠乏力,独处时有恐惧感,畏寒,纳眠可,口中和,二便尚调,观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疏泄不利,脾气亦因之运化失职,出现以消化功能减弱为主的证候,如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四肢倦怠,肠鸣失气,及胁胀痛等。心胆气虚多是禀赋不足,本属心胆气弱体质,患者多优柔寡断,遇小事即忧愁不解,善惊易怯;再遇惊恐悲思等不良刺激,心胆阳气更虚,心气不足,心神失养,则情绪低落、心悸、胆怯、失眠。胆气不充而致谋略决断之力不足,故恐惧、惕惕不安、难以决断。谋虑决断之官失职,患者无法正确判断自身及所处环境,故可见自卑绝望,独处时有恐惧感。目前,西医在治疗肝郁胆虚时,只能对症进行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治标不治本,病程长,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肝郁胆虚证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肝郁胆虚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

柴胡5-25 份、当归10-30 份、白芍10-40 份、云苓10-30 份、

白术10-40 份、郁金5-25 份、香附5-20 份、半夏5-20份、

桔梗5-20 份、砂仁5-20 份、川朴5-20 份、枳壳5-25 份、

党参10-40 份、佛手5-25 份、八月炸5-25份、木香5-20 份、

青皮5-20 份、莲子肉10-40 份、扁豆10-30 份、芡实10-40 份、

山药10-40 份、吴茱萸5-15 份、黄芩3-9份,人参3-12份,

桂枝3-9份,生姜3-10份,酸枣仁12-20份,柏子仁12-18份,

黄芪20-40份、甘草5-15 份、大枣3枚。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肝郁胆虚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

柴胡15份、当归20份、白芍30份、云苓20份、

白术30份、郁金15份、香附10份、半夏10份、

桔梗10份、砂仁10份、川朴10份、枳壳15份、

党参30份、佛手15份、八月柞15份、木香10份、

青皮10份、莲子肉30份、扁豆20份、芡实30份、

山药30份、吴茱萸6份、黄芩5份,人参5份、

桂枝5份,生姜5份,酸枣仁15份,柏子仁15份、

黄芪30份、甘草6份、大枣3枚。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中药组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柴胡具有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白芍具有通顺血脉、养血柔肝、缓中敛汗的功效;云苓具有益气安神、健脾和胃、祛除湿热、行水止泄的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郁金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的功效;香附具有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的功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养气补血、利五脏、补五劳的功效;砂仁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川朴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的功效;枳壳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佛手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八月炸具有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功效;青皮具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莲子肉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的功效;扁豆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芡实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效;山药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的功效;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

本发明疏肝解郁,使肝气调达,少阳枢机运转,桂枝汤则内调阴阳,茯苓、干姜温中健脾益气,酸枣仁、柏子仁以养心胆之气,《本草汇言》:“酸枣仁,均补五脏,如心气不足,神明失守”,《本草纲目》:“酸枣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柏子仁具养心血之功,《本草纲目》谓其“养心气,润肾燥,安魂定魄”。黄芪升气、补气,《医学衷中参西录》载:“黄芪性温,味微甘,能补气,兼能升举气机,善治胸中大气下陷”,如此组方三药均可补养心胆气血,如配合心理疏导效果会更好。

本发明中药药物,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和胃、行滞消胀、清心解郁、益气镇惊的功效,对肝郁胆虚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

有益效果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肝郁脾虚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

柴胡9g、当归12g、白芍15g、云苓15g、

白术18g、郁金12g、香附6g、半夏6g、

桔梗6g、砂仁6g、川朴6g、枳壳9g、

党参12g、佛手12g、八月炸9g、木香6g、

青皮10g、莲子肉30g、扁豆20g、芡实30g、

山药15g、吴茱萸6g、黄芩5g,人参5g、

桂枝5g,生姜5g,酸枣仁9g,柏子仁9g、

黄芪20g、甘草6g、大枣3枚。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肝郁脾虚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

柴胡15g、当归20g、白芍30g、云苓20g、

白术30g、郁金15g、香附10g、半夏10g、

桔梗10g、砂仁10g、川朴10g、枳壳15g、

党参30g、佛手15g、八月炸15g、木香10g、

青皮10g、莲子肉30g、扁豆20g、芡实30g、

山药30g、吴茱萸6g、黄芩5g,人参5g、

桂枝5g,生姜5g,酸枣仁15g,柏子仁15g、

黄芪30g、甘草6g、大枣3枚。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肝郁脾虚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

柴胡18g、当归25g、白芍35g、云苓25g、

白术35g、郁金18g、香附12g、半夏15g、

桔梗12g、砂仁12g、川朴12g、枳壳18g、

党参40g、佛手18g、八月炸15g、木香10g、

青皮10g、莲子肉35g、扁豆20g、芡实35g、

山药35g、吴茱萸6g、黄芩5g,人参5g、

桂枝5g,生姜5g,酸枣仁18g,柏子仁18g、

黄芪40g、甘草6g、大枣3枚。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 20 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 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 30 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6 厘米进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 20 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

临床资料

本发明以实施例2 所给出的一种治疗肝郁胆虚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90 例,男53 例,女37 例,年龄35 ~ 55 岁。

二、诊断依据: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肝郁胆虚诊断标准:

1、大便溏薄、少腹胀痛与情绪有关;

2、情绪焦虑或独处时有恐惧感;食少纳呆、神疲懒言、体倦乏力;

3、次症:胁肋胀满疼痛、或胃脘满闷;口苦咽干;咽部异物感;暖气泛酸;观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凡具有主症1、2、3 中各一项,即可辨为肝郁胆虚。

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五天为一疗程。

四、疗效标准:

(1)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停止治疗后,观察和随访两周无复发;

(2)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成形,停止治疗后,观察和随访两周偶有复发;

(3) 有效:临床症状好转,大便塘、黏液减少,停止治疗后症状间断出现,但程度较治疗前减轻;

(4)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8 个疗程,痊愈63 例,随访未见复发;显效15 例,有效6 例,无效6 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

病例1 :

崔某,男,35 岁。患者主诉:协肋胀痛较重,急躁易怒,恐惧,时倦怠乏力,独处时有恐惧感,畏寒,纳眠可,口中和,二便尚调,观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肝郁胆虚证。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4 个疗程,症状及体征均消失,治愈。

病例2 :

隋某,女,46 岁。患者急躁易怒,恐惧,时倦怠乏力,独处时有恐惧感, 嗳气频频,畏寒,纳眠可,口中和,二便尚调,观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诊为:肝郁胆虚证。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5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治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病例3 :邹某,女,52 岁。患者近期出现急躁易怒,恐惧,时倦怠乏力,独处时有恐惧感,心悸多梦,畏寒,纳眠可,口中和,二便尚调,观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诊为:肝郁胆虚证。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 个疗程,情绪睡眠好转,急躁易怒、独处时有恐惧感等好转,饮食好转,大便成形;继续服用3 个疗程,症状、体征均消失,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