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贫血头昏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338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缓解贫血头昏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贫血症:是由于身体无法制造足够的血红蛋白(一种将氧气输送到血红细胞和身体各个组织的蛋白质)造成的,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一个人会觉得乏力和感觉筋疲力尽、心情忧郁和易怒不安。其它症状还包括疲劳、头晕目眩、晕厥、冷漠、易怒不安、注意力集中能力不断下降和无法忍受的寒冷感觉,几乎有百分之二十的女性有患贫血症的危险。

目前一般患者会服用西药治疗,但西药可能会产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中医对贫血头昏一症的认识机理,提供一种缓解贫血头昏的中药组合物,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药效明显,无任何添加剂,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缓解贫血头昏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川芎8-12份,红枣8-12份,赤豆5-7份,牛脑1-3份。

一种缓解贫血头昏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川芎10份,红枣10份,赤豆6份,牛脑2份。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用水煎服,每天一剂, 5天为一疗程。

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药大辞典中均有记载。

川芎:栽培植物,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红枣:又名大枣,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具有滋阴补阳,补血之功效,红枣为温带作物,适应性强,红枣素有“铁杆庄稼”之称,具有耐旱、耐涝的特性,是发展节水型林果业的首选良种。

赤豆:《日华子本草》称亦豆,《本草纲目》称红豆,《本草原始》也称红小豆,《陆川本草》又叫红绿豆、虱拇豆,《中药材手册》称为朱赤豆,《药材学》中又称金红小豆、朱小豆,《本经逢原》称猪肝赤,《本草便读》又叫杜赤豆,以粒紧、色紫、赤者为佳,煮汁食之通利力强,消肿通乳作用甚效。夏、秋季分批采摘成熟荚果,晒干,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一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被开展的长硬毛。叶互生,三出复叶,有长柄,托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小叶卵圆形,长5~10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侧生叶偏斜,全缘或3浅裂,两面被白色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萼5裂;花冠蝶形,黄色;雄蕊10,二体。荚果圆柱形,于种子间收缩,无毛,长5~8厘米,有种子6~8粒,种子长圆柱形,两端截形或圆形,暗红色或赤红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红色赤豆入药治水肿脚气、泻痢、痈肿,并为缓和的清热解毒药及利尿药;浸水后捣烂外敷,治各种肿毒。

牛脑: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脑,牛脑味甘,性温、微毒, 入肝、脾、胃经 ,具有养血息风,生津止渴,消食化积之功效,治眩晕,消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针对贫血头昏一症,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对贫血头昏一症具有良好的疗效,还有调节机体、标本兼治的效果,没有不良反应,本发明无副作用,药效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缓解贫血头昏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川芎8克,红枣8克,赤豆5克,牛脑1克。

制备方法用常规方法。

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用水煎服。每天一剂,5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2一种缓解贫血头昏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川芎10克,红枣10克,赤豆6克,牛脑2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缓解贫血头昏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川芎12克,红枣12克,赤豆7克,牛脑3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下面结合病例对本发明的效果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病例 1 周某, 女,10岁,服药前贫血头昏,服用本发明药物后,每天煎服1剂,服药5天后,贫血头昏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病例2 梁某,男,25岁,服药前贫血头昏,服用本发明药物后,每天煎服1剂,服药7天后,贫血头昏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病例3 杜某,女,41岁,服药前贫血头昏,服用本发明药物后,每天煎服1剂,服药9天后,贫血头昏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