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四肢烧伤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6194发布日期:2018-11-30 19:1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四肢烧伤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烧伤是一种常见病,目前四肢烧伤患者呈增加趋势,患者平躺在病床上,首先采用换药抗炎治疗,由于伤口肿胀受压存在不利于血液回流、空气流通不畅、不利于炎症的消散和吸收、常出现水肿、不利于伤口愈合的缺陷,为克服现有治疗方法的不足,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增加相应的装置,设置一种使四肢悬空的抬高装置及伤口防护装置用以临床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完成的。医用四肢烧伤治疗装置,包括床体1、远红外照射治疗装置2、四肢抬高装置 3,伤口防护装置4。所述床体1上的床头A8、B23分别与床框10焊接,床框10 内装置菱形棉纤维编织床19,床头A8、B23上端中心分别垂直焊接导管A46、B47。所述远红外照射治疗装置2上的远红外电热箱24内设置四组远红外石英管6,每组三根等距离排列,并分别与远红外电控箱7连线,远红外电控箱7上设置电源指示灯D1、D2、D3、D4及相应的电源开关K1、K2、K3、K4可用于选择单组使用,远红外照射治疗装置2上的远红外电热箱24的照射距离采用升降机构控制,蜗轮减速器14其上蜗轮27的同轴齿轮15与齿条轴16啮合装配,齿条轴16上端与齿条轴管50套焊连接,远红外电热箱24两端横向中心焊接的导杆A48、B49分别与导管A46、B47滑动装配,导管A46、B47的上端分别装置下降行程开关A40、B11,远红外电热箱24两端中心上方分别设置上升行程开关A52、B5,并分别与升降电控箱17连线,其上设置总电源开关K、电源指示灯D、上升按纽AN1、下降按纽 AN2点动操作,齿轮轴管50上端与远红外电热箱24后面的纵向角纲中心焊接,并焊加强板43,组成远红外照射升降调距结构。所述四肢抬高装置3由纵管A25、 B26、横杆A20、B21及系带组件45组成,四肢抬高装置3上的纵管A25、B26分别与床体1上的床头A8、B23焊接,纵管A25上设置垂直活节36、垂直定位槽37,所述纵管(25)可以以垂直活节(36)为支点向上旋转打开,立管A41、B42一端分别与纵管A25、B26焊接,其另一端分别与床框10焊接,横杆A20、B21上的半圆孔D分别吻合放置在纵管A25、26上,可纵向调距,横杆A20、B21上分别装置两组系带组件45,可横向调距,横杆A20、B21采用ABS工程塑料制作,可将两根横杆(20)、(21)分别装置两组系带组件(45),然后分别放置在纵管(25)、(26)上,调定上、下肢系带位置,所述伤口防护装置4上的支架管A22、B51一端分别与低于纵管A25、B26下位的立管A41、B42焊接,其另一端分别与床框10 焊接,支架管A22和B51之间即S弯曲处焊接横连管44,支架管A22上分别设置水平活节38和水平定位槽39,所述支架管(22)可以以水平活节(38)为支点横向旋转打开,患者上床平躺后再分别将纵管(25)和支架管(22)回旋复位,患者平躺在烧伤垫上,护士将被子18搭在防护支架上,构成防护被窝。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新颖、使用便捷、经济、人性化设计。

2、在床体上设置纵管、横杆、立管、系带组件组成的全方位可调结构为四肢的抬高治疗创造了装置优势。

3、设置蜗轮减速器蜗杆传动的齿条升降调距机构具有自锁性,并在远红外电热箱上、下端分别设置行程开关确保了运行安全。

4、设置红外电热箱,内装四组远红外石英电热管,对局部伤口患者选择单组照射治疗又节能,对重度烧伤患者实施全履盖红外照射治疗。

5、设置系带组件45,具有施旋、夹紧、系带可调和锁定功能,为四肢抬高治疗的舒适悬挂提供了条件。

6、设置烧伤防护装置,能够有效的控制渗液的污染,减少了伤口感染的机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右侧视图

图4是图1蜗轮减速器14的传动主视简化图

图5是图4的侧视简化图

图6是横杆20、21的主视图

图7是横杆与纵管的装配图

图8是系带组件45的主视图

图9是图8的侧视图

图10是系带31与锁扣(32)的装配主视图

图11是图10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床体1、远红外照射治疗装置2、四肢抬高装置3、伤口防护装置4、上升行程开关5、远红外石英管6、远红外电控箱7、床头8、枕头9、床框10、下降行程开关11、电动机12、电容器13、蜗轮减速器14、齿轮15、齿条轴16、升降电控箱17、被子18、菱形棉纤维编织床19、上肢横杆20、下肢横杆21、支架管 22、床头23、远红外电热箱24、纵管25、纵管26、蜗轮27、蜗杆28、吊套29、系带夹紧套30、系带31、锁扣32、卷带芯33、系带槽34、导套35、垂直活节36、垂直定位槽37、水平管活节38、水平管定位槽39、下降行程开关40、立管41、立管42、加强板43、横连管44、系带组件45、导管46、导管47、导杆48、导杆 49、齿轮轴管50、支架管51、上升行程开关52、系带夹53、调节螺钉5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实施例参见图1-图11。所述四肢抬高装置3上的系带组件45由吊套29、系带夹紧套30、卷带芯33、系带卡53、调节螺钉54、系带31、锁扣32组成,系带组件45除系带、锁扣外其它均为ABS注塑件。

操作:首先分别将纵管25以垂直活节36为支点向上旋转打开,再将防护装置 4上的支架管22以水平活节38为支点横向旋转打开,患者上床平躺后再分别将纵管25和支架管22回旋复位,护士将两根横杆20、21分别装置两组系带组件45,然后分别放置在纵管25、26上,调定上、下肢系带位置,分别将上、下肢放入系带圈内,拉调锁扣32提升上、下肢,对烧伤患者实施抬高悬空暴露治疗,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消散和吸收,预防污染加重感染的机率。四肢抬高治疗,每日两次,每次两小时为宜。患者休息护士将被子搭在防护架上,患者露出头部平躺在床上的烧伤垫上,封闭周围被子,保持防护被窝内,空气流通,保暖、被子与伤口隔离,不被渗液污染,渗液被烧伤垫吸收,烧伤垫可更换再使用。

本发明适用于四肢烧伤患者的临床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