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光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5096阅读:13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验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验光方法。



背景技术:

验光是检查光线入射眼球后的聚焦情况,它以正视眼状态为标准,测出受检眼与正视眼间的聚散差异程度。

就验光设备而言,除了验光镜片箱和检影镜等常规设备外,还有电脑验光仪和综合验光仪。电脑验光仪虽是高科技的结晶,但它只能对屈光状态做出初步筛选,而绝不能以它的结果作为验光的标准。综合验光仪集多种检查功能于一体,自20世纪初期诞生后,不断得到改进与发展,它不但能检查球镜屈光度,还能查出散光度数和散光轴向,此外,还能对眼位、调节情况以及双眼单视功能等做出判断。

但是,综合验光仪的检查过程没有考虑年龄和生理屈光度,因此,最后得到的球镜度数和柱镜度数等参数不是非常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验光仪得到的球镜度数和柱镜度数等参数不准确的缺陷,提供一种更加准确的验光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验光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以下参数:年龄、初始球镜度数、初始柱镜度数、轴向以及眼位;

S2、判断所述初始球镜度数为正时,进入步骤S3,判断所述初始球镜度数为负时,进入步骤S4

S3、根据所述年龄、生理屈光度以及所述眼位计算最终球镜度数,进入 步骤S5,其中,每个年龄均对应一生理屈光度;

S4、根据所述眼位和所述初始球镜度数计算最终球镜度数;

S5、根据所述轴向和所述初始柱镜度数计算最终柱镜度数。

本方案的验光方法适用于3~20岁的青少年,生理屈光度是指儿童和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保留的屈光度,3~20岁中每个年龄均对应一个生理屈光度。具体地,3岁~7岁对应的生理屈光度分别为+2.00D、+2.00D、+1.75D、+1.75D、+1.75D,8~9岁的生理屈光度均为+1.50D,10~11岁的生理屈光度均为+1.25D,12~15岁的生理屈光度均为+1.00D,16~20岁的生理屈光度均为+0.75D。本方案中,步骤S1可以通过验光仪来获取初始球镜度数、初始柱镜度数、轴向以及眼位。

较佳地,设初始球镜度数为Q0,最终球镜度数为Q1,年龄为X,且3≤X≤20,生理屈光度为T,步骤S3包括:

S31、判断Q0是否大于T,若是,则进入步骤S32,若否,则结束流程;

S32、所述眼位为正眼位或内隐斜时,进入步骤S33,所述眼位为共转内斜时,进入步骤S34,所述眼位为外隐斜时,进入步骤S35,所述眼位为共转外斜时,结束流程;

S33、当X=3时,Q1=1/2*Q0,当3<X<8时,Q1=Q0*X/30+2/5*Q0,当8≤X≤12时,Q1=2/3*Q0,当12<X≤20时,Q1=Q0*X/24+1/6*Q0,当X=20时,Q1=Q0;进入步骤S36

S34、设内斜度数为Z,当Z<5时,进入步骤S33,当5≤Z<10时,Q1=1/2*Q0,当10≤Z<20时,Q1=Z*Q0/30+Q0/3,当Z≥20时,Q1=Q0;进入步骤S36

S35、Q1=1/2*Q0;

S36、判断Q1是否小于Q0-T,若否,则将Q1赋值为Q0-T。

较佳地,设初始球镜度数为Q0,最终球镜度数为Q1,步骤S4包括:

S41、所述眼位为内隐斜时,进入步骤S42,所述眼位为外隐斜、共转外斜或正眼位时Q1=Q0,并进入步骤S5,所述眼位为共转内斜时,结束流程;

S42、当Q0≤3时,Q1=Q0-0.25,当3.25≤Q0≤6时,Q1=Q0-0.5,当6.25≤Q0≤10时,Q1=Q0-0.75,当Q0≥10.25时,Q1=Q0-1。

较佳地,设初始柱镜度数为Z0,最终柱镜度数为Z1,轴向为M,步骤S5包括:

S51、当0°<M<25°或者155°<M<180°时,进入步骤S52,当25°≤M≤155°时,进入步骤S53

S52、当|Z0|≤1.25时,Z1=-(|Z0|-0.25),当1.5≤|Z0|≤3时,Z1=-(|Z0|-0.5),当3.25≤|Z0|≤4时,Z1=-(|Z0|-0.75),当|Z0|≥4.25时,Z1=-(|Z0|-1);结束流程;

S53、当|Z0|≤1.25时,Z1=Z0,当1.5≤|Z0|≤3时,Z1=-(|Z0|-0.25),当|Z0|≥3.25时,Z1=-(|Z0|-0.5)。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验光方法通过在初始球镜度数、初始柱镜度数、轴向以及眼位的基础上,结合年龄和生理屈光度,从而计算出最终球镜度数和最终柱镜度数,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验光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一种验光方法,设初始球镜度数为Q0,最终球镜度数为Q1,初始柱镜度数为Z0,最终柱镜度数为Z1,轴向为M,内斜度数为Z,年龄为X,且3≤X≤20,生理屈光度为T,其中,每个年龄均对应一生理屈光度,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X、Q0、Z0、M以及眼位;

步骤102、判断Q0为正时,进入步骤103,判断Q0为负时,进入步骤104;

步骤103、根据X、T以及所述眼位计算Q1,进入步骤105;

步骤104、根据所述眼位和Q0计算Q1;

步骤105、根据M和Z0计算Z1。

步骤102中,初始球镜度数Q0为正代表远视,Q0为负代表近视。远视和近视的最终球镜度数计算方法不相同。

本实施例中,远视的最终球镜度数计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31、判断Q0是否大于T,若是,则进入步骤1032,若否,则结束流程;

步骤1032、所述眼位为正眼位或内隐斜时,进入步骤1033,所述眼位为共转内斜时,进入步骤1034,所述眼位为外隐斜时,进入步骤1035,所述眼位为共转外斜时,结束流程;

步骤1033、当X=3时,Q1=1/2*Q0,当3<X<8时,Q1=Q0*X/30+2/5*Q0,当8≤X≤12时,Q1=2/3*Q0,当12<X≤20时,Q1=Q0*X/24+1/6*Q0,当X=20时,Q1=Q0;进入步骤1036;

步骤1034、设内斜度数为Z,当Z<5时,进入步骤1033,当5≤Z<10时,Q1=1/2*Q0,当10≤Z<20时,Q1=Z*Q0/30+Q0/3,当Z≥20时,Q1=Q0;进入步骤1036;

步骤1035、Q1=1/2*Q0;

步骤1036、判断Q1是否小于Q0-T,若否,则将Q1赋值为Q0-T。

其中,在远视的情况下,若初始球镜度数Q0小于生理屈光度T,则结束流程,验光结果为平光,不需要配眼镜。

本实施例中,近视的最终球镜度数计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41、所述眼位为内隐斜时,进入步骤1042,所述眼位为外隐斜、共转外斜或正眼位时Q1=Q0,并进入步骤105,所述眼位为共转内斜时,结 束流程;

步骤1042、当Q0≤3时,Q1=Q0-0.25,当3.25≤Q0≤6时,Q1=Q0-0.5,当6.25≤Q0≤10时,Q1=Q0-0.75,当Q0≥10.25时,Q1=Q0-1。

本实施例中,步骤105根据M和Z0计算Z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51、当0°<M<25°或者155°<M<180°时,进入步骤1052,当25°≤M≤155°时,进入步骤1053;

步骤1052、S52、当|Z0|≤1.25时,Z1=-(|Z0|-0.25),当1.5≤|Z0|≤3时,Z1=-(|Z0|-0.5),当3.25≤|Z0|≤4时,Z1=-(|Z0|-0.75),当|Z0|≥4.25时,Z1=-(|Z0|-1);结束流程;

步骤1053、当|Z0|≤1.25时,Z1=Z0,当1.5≤|Z0|≤3时,Z1=-(|Z0|-0.25),当|Z0|≥3.25时,Z1=-(|Z0|-0.5)。

其中,M=0代表无散光,0°<M<25°或者155°<M<180°代表顺规散光,25°≤M≤155°代表斜向和逆规散光。

下面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利用本实施例的验光方法进行计算球镜度数和柱镜度数。

设小花的年龄为10岁,对应的生理屈光度为+1.25D,右眼的初始球镜度数为+1.50D,初始柱镜度数为-1.75D,轴向为90°,眼位为正眼位。

小花的初始球镜度数为正,即远视,并且初始球镜度数大于生理屈光度,正眼位的最终球镜度数结果为2/3*(+1.50D)=+1.00D,并且最终球镜度数(+1.00D)>初始球镜度数(+1.50D)-生理屈光度(+1.25D),因此最终球镜度数取二者的较小值,即(+1.50D)-(+1.25D)=+0.25D。轴向为90°,即斜向和逆规散光,1.5≤-初始柱镜度数≤3,最终柱镜度数=-(1.75-0.25)=-1.50D。

因此,小花的最终球镜度数应当为+0.25D,即远视25度,最终柱镜度数应当为-1.50D,即散光150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初始球镜度数、初始柱镜度数、轴向以及眼位的基础上,再结合年龄和生理屈光度,从而计算出最终球镜度数和最终柱镜度数, 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