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热型痤疮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6903阅读:7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热型痤疮的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痤疮俗称为粉刺,常发于颜面和胸背部的毛囊性红色丘疹,或黑头粉刺,脓疱,结节,囊肿等。常见颜面部有毛囊性丘疹,形如粟米大小,可挤出白粉色油状物质,间或有黑头粉刺,此起彼落,反复不对,丘疹消退后,皮肤表面可能遗留凹陷性小瘢痕。除儿童外,绝大多数人曾患过本病或患本病,如不及时治疗或防止不当,可能遗留终生难愈的瘢痕,而影响容貌,令众多患者十分苦恼。

痤疮发生原因较复杂,中西医看法各不同,治疗方法也各有千秋,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火热湿熏蒸,火热之性趋上,蒸腾于人体面部或胸背部,复加某些原因引起皮肤腺体口闭塞,滋润皮肤的油脂或汗液不得宣泄,导致面部胸背部皮肤的腺体郁积,郁而化热,而致本病。并且根据患者呈现的具体症状,中医学将湿疹分为肺热型、胃热型、血热型、肝经湿热型、毒热型、湿毒型等。

治疗痤疮的方法较多,如局部外敷药物、口服抗生素、抗雄激素治疗、口服糖皮质激素、光动力疗法、果酸疗法、激光治疗等等。但多数治疗方法不能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把病人治愈,容易复发,甚至有的外用药在病人脸上使用时,留下斑痕。中药治疗痤疮的药方也较多,但少有兼顾不同虚证或上火等病因引起的情况,难以实现标本兼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胃热型痤疮的中药,其具有治疗效果显著、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胃热型痤疮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石膏12-18份,龙胆草12-18份,黄柏8-12份,知母8-12份,防风8-12份,苍耳子8-12份,柴胡12-18份,白鲜皮12-18份,苦参12-18份,瓜蒌皮12-18份,佩兰10-15份,神曲10-15份,苍术8-12份,草豆蔻8-12份,皂角刺10-15份,牡丹皮10-15份,银柴胡8-12份,金银花12-18份,黄芩12-18份,芒硝5-8份,甘草5-8份。

所述的治疗胃热型痤疮的中药,其优选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石膏15份,龙胆草15份,黄柏10份,知母10份,防风10份,苍耳子10份,柴胡15份,白鲜皮15份,苦参15份,瓜蒌皮15份,佩兰12份,神曲12份,苍术10份,草豆蔻10份,皂角刺12份,牡丹皮12份,银柴胡10份,金银花15份,黄芩15份,芒硝6份,甘草6份。

所述的治疗胃热型痤疮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备方法制成汤剂。

本发明的中药中,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除烦止渴;生石膏、龙胆草、黄柏、知母清肺肝胃之热,解毒,侧屈“湿热熏蒸”之热原。防风祛风湿痹痛,祛风却寒,止痉止泻;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通鼻窍、散风寒;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防风、苍耳子、柴胡解表达皮,开启皮肤腺孔,并可抗痤疮炎症。白鲜皮、苦参清热燥湿,抗炎善于治疗湿热所致的疮毒。瓜蒌皮清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可散痤疮之结节,泻下,及时排除大便中的臭毒之物,防止被人体吸收而发为痤疮;佩兰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化内湿;神曲消食和胃,和中助运;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草豆蔻补肾助阳,温中行气开胃,可消除食滞。皂角刺客开启窍道,有利于排脓消炎,消肿解疮毒;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银柴胡清虚热,配合黄柏、知母凉血解毒。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金银花15份,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芒硝清热,泻火通便,消火消肿,润燥软坚;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本发明以解表达皮,清肺胃热,化瘀散结为治则,诸药协同作用,具有清热解表、除湿解毒、清胃益气、活血散瘀之功效,标本兼治,对治疗胃热型痤疮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中药临床观察胃热型痤疮4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50例患者中,年龄 15-30 岁,病程在 1 个月到 3 年。胃热型痤疮症状:颜面有散在毛囊性丘疹,如粟米大小,能挤出白粉色油状物质,间有黑头粉刺,以口周较多,也可见于背部前胸,面部出油较多,口臭口干,便秘,舌红,苔腻,脉沉滑有力。2、治疗方法:将本发明的中药按照常规方法制成汤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早、晚各服用1次,10天为1个疗程。3、疗效标准:痊愈 :皮损消退率≥95%,或仅遗留少许色素沉着,症状消失。显效 :皮损大部分消退,消退率70%~95%,症状明显减轻。有效 :皮损部分消退,消退率50%~70%,症状改善。无效 :皮损消退不明显或者加重,消退率<50%,症状无明显改变。4、治疗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24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治愈的患者随访两年,未见复发。本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对治疗湿疹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胃热型痤疮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石膏15份,龙胆草15份,黄柏10份,知母10份,防风10份,苍耳子10份,柴胡15份,白鲜皮15份,苦参15份,瓜蒌皮15份,佩兰12份,神曲12份,苍术10份,草豆蔻10份,皂角刺12份,牡丹皮12份,银柴胡10份,金银花15份,黄芩15份,芒硝6份,甘草6份。

制备方法: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备方法制成汤剂。

实施例2:一种治疗胃热型痤疮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石膏12份,龙胆草12份,黄柏8份,知母8份,防风8份,苍耳子8份,柴胡12份,白鲜皮12份,苦参12份,瓜蒌皮12份,佩兰10份,神曲10份,苍术8份,草豆蔻8份,皂角刺10份,牡丹皮10份,银柴胡8份,金银花12份,黄芩12份,芒硝5份,甘草5份。

制备方法: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备方法制成汤剂。

实施例3:一种治疗胃热型痤疮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石膏18份,龙胆草18份,黄柏12份,知母12份,防风12份,苍耳子12份,柴胡18份,白鲜皮18份,苦参18份,瓜蒌皮18份,佩兰15份,神曲15份,苍术12份,草豆蔻12份,皂角刺15份,牡丹皮15份,银柴胡12份,金银花18份,黄芩18份,芒硝8份,甘草8份。

制备方法: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备方法制成汤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