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炎清中药制剂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6922阅读:14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中药制剂口炎清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口炎清是国家著名的中成药,主要成分:天冬、麦冬、玄参、山银花和甘草。

功能与主治:滋阴清热,解毒消肿;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口腔炎症。

内毒素(endotoxin)又名细菌内毒素,是只在细菌被破坏时才被释放的细菌毒

素,是革兰阴性菌(如布鲁菌、肠杆菌、奈瑟菌、弧菌等)外膜相关的热稳定毒素,主要成分

是脂多糖,对宿主有毒性。作为外源性致热原,可引起机体发热、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粒细胞减少症,引发内毒血血症等。

目前,临床上应对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防治采用的方法仍然是广谱、高效抗菌药物

的大量使用,但已上市的抗内毒素药物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并且大量抗生素的使用易造成

细菌的耐药性。因此,抗内毒素治疗方法仍是当今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除了

抗生素以外,中草药、益生元和益生菌对机体内的内毒素清除作用正相继被发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不足,提出一种中药制剂口炎清在清除内毒素方面的新用途。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口炎清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按下述重量份数分别称取各原料:

②、将步骤①所有原料全部投入蒸煮提取锅中,加水浸过药材,开启蒸汽蒸煮两

次,滤过,合并滤液;

③、步骤②滤液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09~1.12,冷却至常温,加入乙醇,搅

拌均匀,静置至少12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30~1.33的

浸膏;

④、向步骤③浸膏加入辅料,按所需剂型的制备工艺制成相应的中药剂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口炎清中药制剂在制备防治内毒素的药物中的应

用,经小鼠药物灌胃试验表明:该中药制剂可降低其体内内毒素的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

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有糖颗粒剂,各原料的用量为:天冬25kg、麦冬25kg、玄参25kg、甘草12.5kg、山银花30kg。

采用下述方法制备:

(1)按上述配方称取五味药材原料;(2)将上述原料投入蒸煮提取锅中,加水浸过

药材,开启蒸汽蒸煮两次,滤过,合并滤液;(3)液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9~1.12(60℃测

定),冷却至常温,加入乙醇,搅拌均匀,静置12小时以上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3(60℃测定)的浸膏(水分35%);(4)加入白糖粉、淀粉浆及粘

合剂、润湿剂等辅料制成软材,辅料用量为所用浸膏重量的9倍,再经过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入袋成为颗粒剂,每袋装药10g(相当于原生药材5.9g)。

服用方法:每日1~2次,每次20克(两袋)。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