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医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8148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医新方法。



背景技术: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医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医新方法,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玄参25-32克,预知子25-32克,甘草25-32克,菖蒲25-32克,细辛25-32克,赤芍25-32克,元胡25-32克,细辛25-32克,马钱子25-32克,甘草7-12克,荜拨7-12克,菖蒲2-7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玄参30克,预知子25克,甘草30克,菖蒲27克,细辛28克,赤芍25克,元胡28克,马钱子30克,荜拨9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玄参: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预知子: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甘草: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菖蒲: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等功效,用于治疗血虚阴虚、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自汗易汗盗汗、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等病症。

细辛: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头痛身痛;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等疾病。

赤芍: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

元胡:性温、味辛、苦。入心、肝、脾经,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

马钱子: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打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重症肌无力等。

荜拨:性热;味辛;归胃、大肠经。功效温中,散寒,下气,止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医新方法:玄参27克,预知子27克,甘草30克,菖蒲29克,细辛30克,赤芍31克,元胡28克,马钱子29克,荜拨7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医新方法:玄参25克,预知子26克,甘草30克,菖蒲29克,细辛30克,赤芍30克,元胡28克,马钱子27克,荜拨7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医新方法:玄参30克,预知子26克,甘草30克,菖蒲29克,细辛28克,赤芍30克,元胡28克,马钱子27克,荜拨7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医新方法,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玄参25-32克,预知子25-32克,甘草25-32克,菖蒲25-32克,细辛25-32克,赤芍25-32克,元胡25-32克,马钱子25-32克,荜拨7-12克。

技术研发人员:贺国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贺国庆
技术研发日:2015.12.24
技术公布日:2017.07.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