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冷牙痛的中草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2416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风冷牙痛的中草药配方。



背景技术:

牙痛是一种常见疾病。其表现为: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牙痛大多由牙龈炎和牙周炎、龋齿(蛀牙)或折裂牙而导致牙髓(牙神经)感染所引起的。中医认为牙痛是由于外感风邪、胃火炽盛、肾虚火旺、虫蚀牙齿等原因所致。牙龈炎是常见的牙周组织疾病。是由于不注意口腔卫生,牙齿受到牙齿周围食物残渣、细菌等物结成的软质的牙垢和硬质的牙石所致的长期刺激,及不正确的刷牙习惯,维生素缺乏等原因所造成。牙龈鲜红或紫红、肿胀、松软,有时龈缘有糜烂或内芽组织增生外翻,刷牙或吃东西时牙龈易出血,但一般无自发性出血,病人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有时可有发痒或发胀感,口臭明显。

风冷牙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症状,多因牙齿与牙周局部组织疾患所引起。祖国医学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足阳明胃之经脉络于龈中,所以齿与肾、龈与胃关系最为密切。从整体观念出发,牙痛往往与外邪侵袭、炎症、肝肾功能失调与不重视自我保健有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风冷牙痛的中草药配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风冷牙痛的中草药配方,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独脚金1-5克,玄参1-5克,良姜1-5克,天花粉1-5克,雄黄1-5克,白胡椒1-5克,薄荷1-3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独脚金1-5克,玄参1-5克,良姜1-5克,天花粉1-5克,雄黄1-5克,白胡椒1-5克,薄荷1-3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独脚金:性平,味甘、淡。归肾经、脾经、肝经。平肝消疳、健脾消食、清热利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玄参:凉血滋阴、泻火解毒。治疗热病伤阴、舌降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高血压。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良姜: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用于治疗胃寒脘腹冷痛,胃寒呕吐等。

天花粉:味辛,性温;小毒;归肺、肾、心、肝、胆、脾经。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主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疽,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扑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雄黄:解毒,杀虫。用于痈肿疔疮,湿疹疥疮,蛇虫咬伤。

白胡椒:温中下气、消痰解毒的功效。主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解食物毒。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有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和止痒等功效,适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无汗、风火赤眼、风疹、皮肤发痒、疝痛、下痢及瘰疬等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风冷牙痛的中草药配方:独脚金3克,玄参2,5克,良姜3.5克,天花粉4克,雄黄2克,白胡椒2克,薄荷1.5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风冷牙痛的中草药配方:独脚金3.5克,玄参2克,良姜2、5克,天花粉4克,雄黄3克,白胡椒3克,薄荷1.5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风冷牙痛的中草药配方:独脚金3克,玄参2.5克,良姜3克,天花粉3,5克,雄黄2克,白胡椒3克,薄荷2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冷牙痛的中草药配方,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独脚金1-5克,玄参1-5克,良姜1-5克,天花粉1-5克,雄黄1-5克,白胡椒1-5克,薄荷1-3克。

技术研发人员:于秀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于秀珍
技术研发日:2015.12.25
技术公布日:2017.07.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