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少阴病的中医治疗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8179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少阴病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背景技术:

伤寒六经病之一。外感病病程中,心肾阳虚,虚寒内生或心肾阴亏,阳热亢盛所表现的证候。少阴病的形成,或来自传经之邪,或心肾阴虚,外邪直中,或汗下太过,内夺肾阴。邪犯少阴,既可从阴化寒,又可从阳化热,但就伤寒而言,阳虚的寒证占主要地位。少阴寒化证为阳气不足,病邪内入,从阴化寒,呈现出全身性的虚寒征象。表现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治宜急温少阳,方用四逆汤。若脉微欲绝,反不恶寒,甚至面赤,为阴盛格阳,治宜回阳救逆,方用通脉四逆汤。少阴热化证为少阴阴虚阳亢,从阳化热的证候。多见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赤,脉象细数。治宜滋阴清热,方用黄连阿胶汤。甚而阴液欲竭者,急下存阴。

病因:阳气不足,故脉微。阴血不足,故脉细。虚弱萎靡故但欲寐。心肾水火不济,病邪从水化寒,阴寒内盛,故出现一派寒化症状。若病邪从火化热伤阴而阴虚阳亢,则出现一派热化症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少阴病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少阴病的中医治疗新方法,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知母10-15g,大青叶5-10g,炮附子15-20g,云茯苓10-15g,红参片10-15g,千里光25-30克,菖蒲25-30克,赤芍25-30克,元胡25-30克,马钱子30-35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知母15g,大青叶10g,炮附子15g,云茯苓10g,红参片10g,千里光25克,菖蒲27克,赤芍25克,元胡28克,马钱子30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知母:清热解毒泻心火.砂仁.温胃止呕.安胎行气.元胡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当归补血活血养心.

大青叶: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知母: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主要用于风湿相关的疾病。

云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

红参片: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的功效。

千里光: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菖蒲: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等功效,用于治疗血虚阴虚、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自汗易汗盗汗、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等病症。

赤芍: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

元胡:性温、味辛、苦。入心、肝、脾经,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

马钱子: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打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重症肌无力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少阴病的中医治疗新方法:知母10g,大青叶8g,炮附子19g,云茯苓10g,红参片10g,千里光30克,菖蒲27克,赤芍30克,元胡28克,马钱子32克。

实施例2、一种少阴病的中医治疗新方法:知母15g,大青叶8g,炮附子15g,云茯苓10g,红参片10g,千里光25克,菖蒲27克,赤芍30克,元胡25克,马钱子35克。

实施例3、一种少阴病的中医治疗新方法:知母13g,大青叶10g,炮附子15g,云茯苓13g,红参片10g,千里光30克,菖蒲27克,赤芍25克,元胡28克,马钱子30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少阴病的中医治疗新方法,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知母10-15g,大青叶5-10g,炮附子15-20g,云茯苓10-15g,红参片10-15g,千里光25-30克,菖蒲25-30克,赤芍25-30克,元胡25-30克,马钱子30-35克。

技术研发人员:贺国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贺国庆
技术研发日:2015.12.25
技术公布日:2017.07.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