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毒性感冒的中医治疗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80735阅读:23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病毒性感冒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背景技术:

病毒性感冒是人们常见的一种疾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咽炎等,主要通过空气或手接触经由鼻腔传染。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中,在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由于其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不易控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因此较难控制,危害很大,甚至会出现重症病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引起,普通感冒较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要弱得多,往往个别出现,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容易患病。

病毒性感冒疾病上在中医上常体现出风热感冒为主,患者常可出现鼻塞,流黄涕,打喷嚏,咽喉红肿疼痛,咳嗽,发热症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病毒性感冒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病毒性感冒的中医治疗新方法,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桑叶10-15g,菊花5-10g,桔梗15-20g,连翘10-15g,杏仁10-15g,板蓝根25-30克,薄荷25-30克,赤芍25-30克,元胡25-30克,马钱子30-35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桑叶15g,菊花10g,桔梗15g,连翘10g,杏仁10g,板蓝根25克,薄荷27克,赤芍25克,元胡28克,马钱子30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桑叶:性寒;味苦、甘;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性微寒,味甘、苦。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连翘: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

杏仁: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的功效。

板蓝根: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桔梗: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薄荷: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等功效,用于治疗血虚阴虚、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自汗易汗盗汗、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等病症。

赤芍: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

元胡:性温、味辛、苦。入心、肝、脾经,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

马钱子: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打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重症肌无力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病毒性感冒的中医治疗新方法:桑叶10g,菊花8g,桔梗19g,连翘10g,杏仁10g,板蓝根30克,薄荷27克,赤芍30克,元胡28克,马钱子32克。

实施例2、一种病毒性感冒的中医治疗新方法:桑叶15g,菊花8g,桔梗15g,连翘10g,杏仁10g,板蓝根25克,薄荷27克,赤芍30克,元胡25克,马钱子35克。

实施例3、一种病毒性感冒的中医治疗新方法:桑叶13g,菊花10g,桔梗15g,连翘13g,杏仁10g,板蓝根30克,薄荷27克,赤芍25克,元胡28克,马钱子30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毒性感冒的中医治疗新方法,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桑叶10-15g,菊花5-10g,桔梗15-20g,连翘10-15g,杏仁10-15g,板蓝根25-30克,薄荷25-30克,赤芍25-30克,元胡25-30克,马钱子30-35克。

技术研发人员:贺国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贺国庆
技术研发日:2015.12.26
技术公布日:2017.07.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