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纤维素性炎症的中草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4842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纤维素性炎症的中草药配方。



背景技术:

纤维素性炎症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纤维素。由于血管壁损伤严重,大量纤维蛋白原渗出到血管外并转变为纤维蛋白(纤维素)。病变常发生在粘膜、浆膜和肺。粘膜的纤维素性炎(如白喉、细菌性痢疾),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的粘膜组织、细菌等可在粘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称为假膜,故粘膜的纤维素性炎症又称假膜性炎。由于局部组织结构特点不同,有的假膜牢固附着于粘膜面不易脱落,如咽白喉;有的容易脱落,如气管白喉,脱落的假膜常堵塞支气管而引起窒息。心包膜的纤维素性炎,由于心脏不断搏动,使渗出在两层心包膜腔面上的纤维素形成无数绒毛状物,称为绒毛心。肺的纤维素性炎多见于大叶性肺炎。纤维素性炎多呈急性经过,渗出的纤维素可被渗出物中的中性粒细胞所释放的蛋白酶溶解、吸收。但如果渗出到浆膜腔内的纤维素较多,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时,则可发生机化,导致浆膜增厚、粘连,甚至浆膜腔闭塞,严重影响器官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纤维素性炎症的中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纤维素性炎症的中草药配方,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赤芍10-15克,前胡10-15克,麦冬10-15克,黄连10-15克,土茯苓10-15克,生地苦参20-25克,荨麻10-15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赤芍10克,前胡10克,麦冬10克,黄连15克,土茯苓10克,生地10克,苦参20克,荨麻10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赤芍: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

前胡:宣散风热,下气,消痰。治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呕逆,胸膈满闷。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症。

黄连: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等。

土茯苓:除湿,解毒,通利关节。有治疗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拘挛疼痛、瘰疬、疮疡等作用。

生地:滋阴清热;凉血补血。主热病烦渴;内热消渴;骨蒸劳热;温病发斑;血热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血少经闭。

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藓,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荨麻:性温,味苦、辛。祛风定惊、消食通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纤维素性炎症的中草药配方:赤芍12克,前胡12克,麦冬10克,黄连15克,土茯苓12克,生地10克,苦参22克,荨麻15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纤维素性炎症的中草药配方:羌赤芍10克,前胡11克,麦冬10克,黄连12克,土茯苓10克,生地12克,苦参24克,荨麻10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纤维素性炎症的中草药配方:赤芍12克,前胡10克,麦冬12克,黄连13克,土茯苓10克,生地10克,苦参21克,荨麻10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纤维素性炎症的中草药配方,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赤芍10-15克,前胡10-15克,麦冬10-15克,黄连10-15克,土茯苓10-15克,生地苦参20-25克,荨麻10-15克。

技术研发人员:于秀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于秀珍
技术研发日:2015.12.30
技术公布日:2017.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