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寒型颈椎病的动植物酊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4795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风寒型颈椎病的症状为头痛头重,遇寒及冷风容易发作,颈项强硬疼痛,转头不利,肩背四肢疼痛,或肌胀麻木。舌质正常或淡,脉浮缓或弦。现代医学目前对此症的治疗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风寒型颈椎病的动植物酊剂。它具有袪风散寒,通络止疼的功能。治疗风寒型颈椎病效果好。能达到搽抹方便,安全有效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丹参、草乌、秦艽、生姜、葛根、荆芥、桂枝、威灵仙、地龙9种原料药构成。

本发明制剂中有关药物成分主要功能与配制。

本发明中的丹参,性味苦,微温。含丹参酮甲、乙、丙色素,维生素e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安神宁心,益气养血。主治心绞痛,心腹邪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瘀血腹痛。

本发明中的草乌,性味辛,温,有毒。含中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等。袪风,燥湿,止痛。主治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麻木,腰腹疼。外用生者治痈疽未溃,疔疮初起。

本发明中的秦艽,性味苦、辛,平。含秦艽生物碱甲、乙、丙,挥发油等。散风祛湿,活血舒筋。主治风湿痹痛,筋骨拘挛,黄疸,便血,骨蒸潮热。

本发明中的生姜,性味辛,热。含挥发油,姜辣素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主治心腹冷痛,寒湿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

本发明中的葛根,性味甘,辛,平。含淀粉,异黄酮类,生物碱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主治头痛发热,项背强,烦渴泄泻,麻疹不透。

本发明中的荆芥,性味辛,温。含挥发油。发表祛风,理血。主治外感风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疗毒,产后血晕,吐血,衄血,便血,崩漏。

本发明中的桂枝,性味辛,甘,温。含挥发油。发汗解肌,温经通脉。主治风寒表 症,肩臂肢节酸痛,经闭腹疼等。

本发明中的威灵仙,性味辛、咸,温。含白头翁醇,白头翁脑,甾醇,糖类及皂甙等。祛风湿,止痛,化鱼骨。主治风湿痹痛,腰膝及四肢疼痛,症瘕积聚。

本发明中的地龙,性味咸,寒。含溶血物质蚯蚓素,蚯蚓毒素,胆固醇,脂酸等。清热,镇疼,定喘,降压,利尿,解毒。

风寒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侵袭,气滞血瘀,经络不通所致。本发明具有袪风散寒,通络止疼的功能。治疗风寒型颈椎病效果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临床应用证明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1、配方及重量比例:丹参12份、草乌12份、秦艽15份、生姜12份、葛根18份、荆芥12份、桂枝18份、威灵仙15份、地龙12份。

2、制作及使用方法:将上述原料药按比例称量配齐,用制药设备器械炮制合格,和70%酒精按比例浸泡制成酊液外用搽抹患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治疗风寒型颈椎病的动植物酊剂,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它主要由丹参、草乌、秦艽、生姜、葛根荆芥、桂枝、威灵仙、地龙等9种原料药构成,制成酊液外用搽抹患处。本发明具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疼的功能。治疗风寒型颈椎病效果好,搽抹方便,安全有效。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卿;常振营;陈冠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振营
技术研发日:2016.04.15
技术公布日:2017.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