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渗入型排水通道的翻边长槽形种植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4796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具有渗入型排水通道的翻边长槽形种植容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容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渗入型排水通道的翻边长槽形种植容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可利用土地资源的减少、环境和水体污染的增加、以及人们对健康、安全农产品的日益关注,可充分利用土地和阳光资源,有利于生产安全健康的高品质农产品的立体空间种植技术已成为许多地方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目前,应用比较多的立体空间种植技术主要是多层架槽式立体栽培方式,即用钢材或其它材料做成支撑架,并将长槽形种植容器搁置于支撑架上进行多层立体栽培,但目前市场上供应的长槽形种植容器在灌溉、排水和栽培基质通气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缺陷。有些结构复杂、操作麻烦、成本较高;有些需要在种植栽培时在槽内外附加安装许多材料,且效果不佳;有些用非常原始的方式进行灌溉和排水,用工大、效果差,还污染环境。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在进行多层架槽式立体栽培时能够很好地解决灌溉、排水和介质通气这几方面问题的长槽形种植容器产品及技术方案,以促进多层立体空间种植技术的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渗入型排水通道的翻边长槽形种植容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在进行栽培时不仅可以方便有效地解决灌溉、排水和基质通气的问题,而且成本低、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渗入型排水通道的翻边长槽形种植容器,其包括:

背板、底板、前板以及两个侧套盖,所述底板分别与背板和前板相连并形成长槽形种植空间,所述侧套盖设于长槽形种植空间两侧;

所述长槽形种植空间底部还设有位于种植空间内的横向贯穿所述种植容器的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从所述底板或背板底部或前板底部向上延伸的上凸条以及从所述上凸条的一侧向上凸条延伸的前挡条,所述前挡条被设置成从上凸条的一侧的底板或背板底部或前板底部延伸越过上凸条上沿后向下延伸,使得前挡条与上凸条具有重叠部分,并在两者重叠部分的间隙处形成自下而上的渗水通道,所述上凸条与所述前挡条的非重叠部分围成出水通道,所述渗水通道连通种植空间以及出水通道;

所述侧套盖套接于背板、底板和前板的侧沿,并设有与所述出水通道相通的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结构设于所述背板和底板连接处,所述上凸条从所述连接处向上延伸,所述前挡条从所述连接处向上凸条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上凸条从所述连接处靠近前板的位置向上延伸,所述前挡条从所述连接处远离前板的位置向上凸条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上凸条与前挡条在重叠部分处被设置成相互平行的直段重叠部分和/或弧段重叠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前板或背板的顶部还设有横向贯穿所述种植容器的翻折部,所述翻折部被设置成具有供长条形管件贯穿嵌入的长槽。

进一步地,所述翻折部向种植空间内翻折,并形成圆弧形长槽,以供圆柱形管件嵌入。

进一步地,所述侧套盖的侧向具有与背板、底板和前板的侧沿相配合的套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侧套盖的顶部在靠近前板翻折部的套接槽处具有下凹段,以便于管件从下凹段嵌入前板翻折部的长槽。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前板的连接处具有弧形连接部,所述前板具有波浪形加强部。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在靠近与前板连接处的位置还具有向下倾斜的倾斜部。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顶部还具有加强翻折部。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底板与前板为一体,所述背板与底部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前板向外倾斜设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进步技术效果:

1、在用该种植容器栽培植物时,其内部本身带有由上凸条和前挡条形成的渗入型排水通道,流入种植容器内的多余的灌溉水或雨水等水分可经过这两者形成的特殊的重叠式间隙渗入到排水通道并快速排出槽外,而槽内的栽培介质则不易进入排水通道;同时该排水通道还具有很好的通气作用,以使栽培介质和植物的根系具有充沛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发育。

2、该种植容器在前板或背板以及侧套盖的对应位置具有翻折部,在用该种植容器栽培植物时,可将灌溉管方便快速地嵌入固定,而不会影响种植容器内植物的栽培和日常的操作。

3、用该种植容器栽培植物,由于在有限的种植空间内,较好的解决了灌溉、排水和介质通气等问题,可以使有限的空间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成本较类似产品低,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为能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种植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种植容器背板、底板和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种植容器侧套盖的外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种植容器侧套盖的内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种植容器安装有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种植容器安装在安装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具有渗入型排水通道的翻边长槽形种植容器,包括背板1、底板2、前板3以及两个侧套盖4,底板2分别与背板1和前板3相连并形成长槽形种植空间,侧套盖4设于长槽形种植空间两侧。

其中,背板1和底板2连接处还设有位于种植空间内的横向贯穿种植容器的排水结构,如图2所示,排水结构包括从连接处向上延伸的上凸条21以及从连接处向上凸条21延伸的前挡条22,前挡条22被设置成从连接处延伸越过上凸条21上沿后向下延伸,使得前挡条22与上凸条21具有重叠部分,并在两者重叠部分的间隙处形成自下而上的渗水通道23,上凸条21与前挡条22的非重叠部分围成出水通道24,渗水通道23连通种植空间以及出水通道24。

本实施例较佳地,前板3远离底板2的一边(即前板3的顶部)还设有横向贯穿种植容器的翻折部31,翻折部31被设置成具有供长条形管件贯穿嵌入的长槽。

在其他实施例中,翻折部也可以设置在背板顶部。

其中,侧套盖4套接于背板1、底板2和前板3的侧沿,并在背板1和底板2连接处设有与出水通道相通的出水口42,出水通道24内水位高于出水口42下缘位置的水即能快速排出,本实施例将出水口42下缘设置在距离底板约10mm的位置,可以在灌溉水或雨水进入种植容器后,在底部产生少量的积水以被介质吸收,既避免水肥快速流失,又可以防止种植容器内的介质形成上湿下干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种植容器由背板、底板、前板和两侧侧套盖围成长槽形种植空间,用于在填入泥土等种植介质后进行植物的种植。为了实现种植容器的排水,本实施例在背板和底板的连接处设置由上凸条和前挡条构成的排水结构,上凸条和前挡条重叠部分处的间隙形成自下而上的渗水通道,上凸条与前挡条的非重叠部分围成出水通道,使得种植空间内多余的水必须沿着渗水通道缓慢渗入出水通道内,进而通过侧套盖的出水口排出。上凸条和前挡条的结构设置,使得水位只有在高于上凸条的上沿时才会渗入出水通道,自下而上的渗水通道保证了种植介质不易进入出水通道内,以防止出水通道被种植介质堵塞,较佳地上凸条的上沿距离底板3-10mm,较佳地重叠部分的间隙为1-3mm的宽度范围。出水通道和渗水通道在没有被水分完全占满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自然成为空气通道,可使空气从种植容器的底部快速地进入到种植介质内,以使栽培介质和植物的根系具有充沛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发育。

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水结构也可以设置在种植空间底部的其他位置,如底板与前板的连接处、底板中间位置等,只要将上凸条设置成从底板或背板底部或前板底部向上延伸,即形成渗入出水通道的水位,前挡条再被设置成从上凸条的一侧的底板或背板底部或前板底部向上凸条延伸,就可以形成渗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其中,本发明所述的上凸条与前挡条的非重叠部分围成出水通道可以包括两种情况:由上凸条和前挡条的非重叠部分以及部分的底板、背板底部或前板底部所围成,如本实施例所示;也可以由上凸条和前挡条直接围成,此时,上凸条和前挡条的底端相接。

本实施例较佳地,上凸条21从连接处靠近前板的位置向上延伸,前挡条22从连接处远离前板的位置向上凸条延伸,且均为圆弧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上凸条与前挡条在重叠部分处可以被设置成相互平行的直段重叠部分和/或弧段重叠部分,构成狭长的渗水通道。

本实施例的前板3的翻折部31向种植空间内翻折,并形成圆弧形长槽,以供圆柱形管件5嵌入,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较佳地,侧套盖4的侧向具有与背板、底板和前板的侧沿相配合的套接槽41,如图4所示,以便于插接。本实施例较佳地,侧套盖4的顶部在靠近前板翻折部的套接槽处具有下凹段43,以便于管件5从下凹段进入前板翻折部的长槽,便于安装。

本实施例较佳地,底板2与前板3的连接处具有弧形连接部25,前板3还具有波浪形加强部32,用于增加种植容器的强度,如图2所示。其中,底板2在靠近与前板3连接处的位置还具有向下倾斜的倾斜部,用于在种植容器放置于平面时,使前部略为垫高,防止种植容器倾倒。

本实施例较佳地,背板1的顶部还具有加强翻折部11。

本实施例中,背板1、底板2与前板3为一体,背板1与底部2相互垂直设置,前板3向外倾斜设置。

图6是本实施例种植容器被安装在安装架上的示意图,从图中可见,多个种植容器被搁置在安装架上,灌溉管件贯穿多个横向方向的种植容器中的前板翻折部,连成一体,便于灌溉,且整齐排列,不影响植物栽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