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肾亏损型痛经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2479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肾亏损型痛经的中药。

背景技术: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是指女性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肢冷,甚则剧痛昏厥,又称“经行腹痛”。痛经随着月经呈周期性发作,给广大妇女带来极大的痛苦。目前临床上治疗痛经,基本上是用西药止痛药或激素类药物,长期疗效差、易复发,而且副作用大。中医称本病为“经行腹痛”。有虚实之分,临床可分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湿热下注、肝肾亏损五个证型。中医分清类型,分型调理各类型的痛经,能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且无副作用,不易复发。

技术实现要素:
肝肾亏损型痛经症状主要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腰酸膝软,或脸有潮热感、经色淡红、经量少、质稀薄,头晕耳鸣,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数等症状,治疗时以益肾、养肝、止痛为主。针对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肝肾亏损型痛经的中药。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肝肾亏损型痛经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人参3-5克、鹿茸3-5克、女贞子5-7克、枸杞5-7克、桑葚5-7克、熟地黄5-7克、五味子4-6克、鸡内金4-6克、山萸肉4-6克、陈皮5-7克、红枣5-7克。优选地,所述的治疗肝肾亏损型痛经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人参4克、鹿茸4克、女贞子6克、枸杞6克、桑葚6克、熟地黄6克、五味子5克、鸡内金5克、山萸肉5克、陈皮6克、红枣6克。所述治疗肝肾亏损型痛经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加4-6倍量的水浸没,浸泡3小时后煎煮3个小时,过滤,再向药渣中加2-3倍量的水,浸没,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滤液,即得。本发明各原料药的药理作用如下: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功效:补肺健脾,生津止渴,益智养神。鹿茸:味甘、咸,性温。功效:补肾壮阳,益精生血,强筋健骨。女贞子:味甘、苦,性平。功效:滋阴养血,柔肝明目。枸杞:味甘,性平。功效:养肝明目,补肾益精。桑葚:味甘、性寒。功效:生津止渴、补肝益肾、滋阴补血、明目安神。熟地黄:味甘,性温。功效: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五味子:味甘、酸,性温。功效:益气生津,补肾养心,收敛固涩。鸡内金:味甘,性平。功效: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山萸肉:味甘、酸,性平。功效:养肝肾,敛阴止汗救脱。陈皮:味辛、苦。性温。功效:健脾理气,和胃化湿。红枣:味甘,性温。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诸药合用,配伍合理,疗效明确,补肝益肾,补血滋阴,对于治疗肝肾亏损型痛经效果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1一种治疗肝肾亏损型痛经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人参3克、鹿茸3克、女贞子5克、枸杞5克、桑葚5克、熟地黄5克、五味子4克、鸡内金4克、山萸肉4克、陈皮5克、红枣5克。实施例2一种治疗肝肾亏损型痛经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人参4克、鹿茸4克、女贞子6克、枸杞6克、桑葚6克、熟地黄6克、五味子5克、鸡内金5克、山萸肉5克、陈皮6克、红枣6克。实施例3一种治疗肝肾亏损型痛经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人参5克、鹿茸5克、女贞子7克、枸杞7克、桑葚7克、熟地黄7克、五味子6克、鸡内金6克、山萸肉6克、陈皮7克、红枣7克。临床资料:为表明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经过80例痛经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患者均有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腰酸膝软,或脸有潮热感、经色淡红、经量少、质稀薄,头晕耳鸣,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数等肝肾亏损型痛经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自月经结束第一天开始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配方的中药,每天1剂,分两次服用,至下一次月经开始为止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疗效评价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功能活动正常。好转: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治疗效果:治愈63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